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课型】唱歌课【年级】二年级【教材分析】《过新年》是一首欢快、热烈的儿童歌曲,二四拍,五声C宫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采用汉族民间音调河阳歌舞的节奏和曲中模拟锣鼓音响的衬词“咚咚锵”的反复出现,为歌曲增添了热闹的节日气氛,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喜气洋洋过新年的欢乐情景。本课的教学内容均与“新年”有关,沿着“新年”这条主线,通过唱、听、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喜庆的氛围中体会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高美华  赵其萍 《早期教育》2010,(2):14-14,21
相传古代过年时有年兽来捣乱,年兽怕响,于是家家户户放鞭炮驱赶年兽。这个风俗代代相传,直到现在。放爆竹可以营造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人们也相信放爆竹可以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欢愉和吉利。不过,放爆竹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哟!  相似文献   

3.
永远的清明     
节日是热闹、快乐的象征.所以孩子们大都喜欢热闹喜庆的春节,团团圆圆的中秋节.有粽子吃和龙舟赛的端午节.而我最盼望过的却是“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清明节,因为那是属于奶奶的节日,在那一天,我可以对天上的奶奶诉说我绵绵无尽的思念。  相似文献   

4.
《滁州学院学报》2021,(6):15-19
灯笼在《儒林外史》中频繁出现,主要功能可分为照明、营造氛围、标识身份三类,并在塑造人物性格、营造环境氛围的描写中,其象征内蕴不断拓展,初步具备小说物象的基本特点。灯笼不仅增加人物声势、引起观者的势利心理,还营造了喜庆热闹的婚礼和节日氛围,通过灯笼与人物、环境的相互绑定,呈现出更深刻的叙事意义。  相似文献   

5.
赵承华 《山东教育》2003,(18):62-62
1郾结合节日,开展家园实践活动,发挥家长的教育优势。节日的喜庆气氛,传统习俗的浓郁风情,往往会感染孩子,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节日期间的家园实践活动,倍受家长和孩子的欢迎。如我们结合“三八”妇女节请孩子的妈妈、姥姥、奶奶等参加亲子联谊会,孩子们通过制作礼物、表演节目等形式给自己的亲人过节,浓浓的亲情令人感叹不已。再如“正月十五闹元宵”是中国的民俗,我们邀请了孩子的奶奶、姥姥、爷爷等和我们一起开展了《热闹的元宵节》主题活动,通过家长和孩子共同讲述节日的来历、制作元宵、吃元宵、扭秧歌系列活动,使孩子们了解了中国…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乐曲感知音乐情绪、速度、旋律等要素,体验和感受春节时欢腾喜庆的节日氛围。2.在熟悉主题旋律的基础上了解作品结构,通过参与综合音乐活动感受各部分音乐在情绪、速度、音色、节拍等方面的特点。3.在音乐活动中掌握欣赏音乐的方法和表现音乐的途径,提升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素养。教材分析:《春节序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李焕之先生所作管弦乐组曲《春节组曲》的序曲部分,乐曲节奏鲜明热烈,旋律明快优美,富有民族风格,生动表现了我国人民在节日里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热闹欢腾的场面。  相似文献   

7.
长久以来,幼儿园的节日教育活动一直呈现出“节日到,真热闹;节日过,一边丢”的状态。热闹的是层出不穷的形式、花样,丢却的则往往是节日中承载、蕴涵着的丰富、积极的教育意义。细究下来,原因大致有三种:  相似文献   

8.
节日活动是幼儿园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教育幼儿的有利时机。幼儿园开展节日活动,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尤其是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节日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自然、人类自身、社会发展、民族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节日按性质可分为民俗性传统节日、社会政治性节日和现代文化性节日。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教育意义。民俗性传统节日活动,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可以增进幼儿对热烈、喜庆、欢快的节日氛围的感知和体验及对健康民俗习惯、社会礼仪规范的了解,可以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情感和人际交往能力。社会政治性节日,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等,这些节日都具有一定的政治思想意义,开  相似文献   

9.
红运当家     
《父母必读》2013,(2):12-13
一个充满喜庆感的红色果篮,一款以红色为主色调的玩具,都可以迅速让家变得“火红”,充满节日氛围;而舒适又有点小性感的红色内衣,不用再担心宝宝睡觉踢被子的红色马甲睡袋,又可以让家里的人也鸿运当头!  相似文献   

10.
“百节年为大”,自唐宋时期从中原地区迁徙而来的客家人,把农历“春节”视为最隆重、最喜庆的节日。“过年”的热闹与繁忙中,透着客家人浓浓的乡情,对祖先深深的缅怀,对生活无限的感恩。这就是客家人过年的“年味”。  相似文献   

11.
《学前教育》2021,(4):2-2
本期舌尖是在北京市康泉新城幼儿园拍摄的,考虑到杂志出版时正值春节,家家户户的年夜饭桌上都少不了鱼,所以选了“花开富贵鱼”,希望“综放”的它给喜庆的节曰饭桌增色添彩。起初看文稿时感到难在创意,现场拍时又发现难在切鱼。因为要把鱼骨切断,所以刀要快,手要有劲儿;或者可以像我回来试做的那样,用厨房专用剪刀剪!鱼切好了摆造型一点儿不难,再蒸制8分钟,鲜香就扑鼻而来!"咱们拍摄用的是鲳鱼,因为做出来摆盘更漂亮,"曹大厨介绍,“如果家里有孩子吃,用刺儿少的鲈鱼来做更合适。”  相似文献   

12.
连山壮族传统二月二节日被称为"独食节",其核心内容是家人团聚,庆祝开耕,并祈求耕作顺利,农业丰收。"独食"寓意着忌讳外人食用自家东西,以避免农作物受损害。近年兴起的新习俗表明节日内涵在悄然发生变化,节日逐渐突出了与众同乐的喜庆气氛,并与乔迁新居、消除禁忌等内容联系在一起。其传统习俗保留着纯朴的信仰观念与远古的仪式。新习俗旨在通过喜庆的氛围使禁忌得以消除。  相似文献   

13.
颜色在中西方文化中有不同象征意义,英语教师应了解颜色词语的不同含义。一、红色红色是我国文化中的基本崇尚色,它体现了中国人在精神和物质上的追求。它象征着吉祥、喜庆,如把促成他人美好婚姻的人叫“红娘”,喜庆日子要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红福字;男娶女嫁时贴大红“喜”字,把热闹、兴旺叫做“红火”;形容繁华、热闹的地方叫“红尘”;它又象征革命和进步,如中共最初的政权叫“红色政权”,最早的武装叫“红军”,把政治上要求进步、业务上刻苦钻研的人称为“又红又专”等。  相似文献   

14.
活动要求:通过观赏灯会、行灯会、做汤圆、制作灯、谈话等活动,使幼儿充分感受节日的热闹场面和欢乐的气氛;认识人的聪明才智,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活动一观“灯展”和“行灯会”1.正月十三、十四日晚,请幼儿家长配合此项活动,带孩子去观“灯展”和“行灯会”。  相似文献   

15.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陈年的酒……”近日,红安一中会议室内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氛围。这是该校举行迎新春离退休教师座谈会的热烈场面。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节庆活动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是幼儿园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具有传承精神文化之美、展现艺术创造之美、弘扬人文关怀之美的美育价值功能。美育视域下幼儿园节庆活动的组织应遵循适宜性、愉悦性、融合性、自主性、体验性原则,以重庆市人民小学幼儿园节庆活动为例,实施策略包括甄选节日活动中的美育元素,开展适宜的节庆主题美育活动;营造“声、形、色、情”融为一体的浓厚节日氛围,让幼儿眼耳身心都充分感受节日之美;以“趣、乐、活、美”的活动过程让孩子充分体验节日的精彩与美好。  相似文献   

17.
马志响 《师道》2014,(9):14-14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广大教师在庆祝自己节日的同时,不免心生感叹:教师节的节日味越来越淡薄了。 记得笔者刚参加工作那会,人在偏僻村小,但村子的读书求学氛围浓厚。教师节很热闹,学校敞开门来庆贺。村干部积极给我们庆祝节日,让大家倍感自豪。村干部不让老师们自己劳动,而是他们到学校忙碌.布置会场、买菜做菜准备一餐节日的美味,教师们则享受“贵宾”待遇。  相似文献   

18.
“六一”未到,校内外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却早已做足了“准备功夫”,人们每一年都期望打造一个全新的儿童节,可以帮助孩子们在“童趣”中展现“童心”、在“童音”中体验“童真”、在“童戏”中获得“童欢”,真正让儿童成为节日的唯一主人,在自己的节日里尽情欢乐.然而,事实却是一些六一节活动完全背离了这一初衷:要么将“拿名次”当成了节日的“唯一”。  相似文献   

19.
过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小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为我们真实地再现了过年的美好情景。整幅画充满了热闹祥和的节日气氛——看,春联、彩灯,满眼是喜庆吉祥;听,锣声、鼓声,满耳是欢歌笑语,令人忍不住憧憬着新年的到来!过年@朱逸星 @木子  相似文献   

20.
本报讯 金风送爽,五谷飘香。9月10日,山西电大巨幅标语悬空,彩旗高高飘扬,生机勃勃的校园沉浸在一派节日的喜庆氛围中。下午4时,以“尊师重教,奠基未来”为主题的2007年教师节庆祝大会在东院中心广场伴着雄壮的国歌开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