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据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综合实践活动设计须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实地探究、工艺品制作、情境体验等多样化方式,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体内容应立足于学校资源开发,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一样同属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罗煜 《成才之路》2022,(7):96-98
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类新型课程,它通过为学生创设实践情境,引导学生面对各种现实问题,主动去探索、发现、体验,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在学会学习、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的特征入手,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相似文献   

3.
核心素养时代,指向素养发展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的跨情境、跨学科应用能力。立足于儿童经验与真实世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素养发展的学习,是培育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我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因其目标宽泛化、课程形式化、实践碎片化、实施两极化等现实问题而常常陷入无效实施的困境。基于大概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少量体现学科内部基本逻辑及学科之间有机联系的核心概念,打破学科壁垒的同时进一步联通学科知识和真实世界,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依托。基于大概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包括凝练课程目标、重构课程框架、匹配知识情境、设计迁移任务、解决真实问题、优化评估模式六大步骤。  相似文献   

4.
有效性评价是实现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关键,表现性评价是通过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的外在行为表现进行评价。本文以地理实践活动为载体,在分析地理实践力内涵和基本要素的基础上,确定表现性课题目标,设计相对应的表现性任务,通过分析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真实表现构建地理实践力表现性评价PTA量表,从行动能力、成果展示、学科品质三个一级指标及对应的九个二级指标评价高中生地理实践力水平。结果显示表现性评价能够客观反映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水平,也可以分析地理实践力培养成效与存在不足以及不同学生地理实践力水平差异,为后续针对性培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从孩子身边的生活世界出发,以覆盖儿童经验领域的60件事为载体,完整建构关键经验的"全经验课程",为孩子创设了真实情境下的活动化学习机会,帮助他们丰富了经验领域的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6.
社会实践课程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对于优构学生个体经验、增加其服务社会能力及培育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情境学习理论强调的情境理性、问题解决能力、实践共同体等观点与社会实践课程的意义旨归不谋而合。由此,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社会实践课程“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重构以问题解决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性”与“适应性”的学习目标,重构课程“真实情境”、学习“共同体”以及基于“真实任务情境”的课程评价体系,实施成效尚可,但仍需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单纯的教学过程,更要求教师成为生活的探究者、指导者,从生活中生成活动主题,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潜能,形成学生综合能力。但在现实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更多的是因为老师的要求而进行活动,而非主动投入其中。如何通过真实任务情境的创设实现学生主动、真实的学习呢?  相似文献   

8.
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依据在生活情境中发现的问题,从而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路第三小学依托杨浦滨江的在地资源,开展大概念统整下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化探索,学生经历“真实任务情境—明确终期汇报项目—探究并解决问题—形成终期汇报成果”的学习过程,在问题解决和迁移应用过程中,实现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跨学科实践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重要的课程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明确的目的和重大的意义。生物学学科中的跨学科实践偏重于制作、栽培和饲养,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顺利实施跨学科实践活动,需要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开展项目式学习、对活动的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等。  相似文献   

10.
2017年,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以生活情境中发现的问题为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这对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STEM教育方式鼓励学生面对真实的问题情境,综合运用跨学科...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高中英语的情境实践教学方法运用作探析,旨在阐述该种教学模式运用对优化任务驱动和增强学生学习体验所起到的促进作用。情境实践运用能为学生提供接近真实语言学习环境,激活学习思维情感、丰富探究表达过程,有效培养学生目标学习和多元综合运用能力水平。情境化实践运用也是对课程知识丰富和发展,起到活化和优化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项目化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力和执行力,从而促使学生在实践中自然学习,健康成长。在真实情境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项目化实施可坚持由架构项目化学习主题内容和催生项目化学习问题意识,使学生的学习自然发生,从拓宽项目化学习实施空间和总结项目化学习经验,使学生获得人生的宝贵经验,最后通过实施多维评价,促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13.
梁烜 《基础教育课程》2014,(3):52-56,66
正真实性评价是基于一个真实性任务检验学生学习成效的一种评价方式。在真实性评价中,学生要应用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去完成真实情境或模拟真实情境中的某项任务,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状况考察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问题解决、实践、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考等多种复杂能力的发展状况。综合实践活动是由一系列围的。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应用真实性评价,能够更加有效地评估学  相似文献   

14.
陈锦秀 《广西教育》2013,(10):65-6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它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为目的。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学校及周边的资源优势。一、以校园资源为基础,产生实践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学  相似文献   

15.
宋伟峰 《山东教育》2020,(1):106-106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基于《纲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定位.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强调培养与发展人才的综合能力。在此背景下,学科融合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探索了小学英语课堂的学科融合实践路径,尝试通过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融合英语与其他学科,以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活动过程中落实学科育人。  相似文献   

1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教师要通过这门课程,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精神,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的能力。我是从2005年开始担任这门课的指导教师的。十几年来,综合实践活动课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教育的真谛、教育的力量与教师这一职业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性的关键是教师要善于通过多元化链接,创设出学生乐于进行实践与体验的活动环境,这样,学生围绕丰富多彩的活动任务进行有效探究,能真正"动"起来。  相似文献   

19.
综合实践活动特色课程的特性,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素养方面的不可替代性。“三会”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学生探究真实情境中所蕴含的数学关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跨学科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PBL理念的主要特征包括多元的目标、真实的情境、内容跨学科、以学生为主体、全面的评价。学生学习中的生成精彩纷呈,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相似文献   

20.
地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中或之后所形成的解决真实情境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议题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它可以对一些真实的生活情境进行深入探讨,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联系已有经验,构建知识结构,形成具有可迁移性的学科素养,并将其迁移应用到新的情境中,从而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和核心素养的养成。本文在理解议题式教学与深度学习的关系基础上,探讨议题式教学的一般流程及设计方法,并进行案例实践探索,发现在以真实情境设计的地理议题式教学中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被极大地激发,利于学生深度学习和核心素养的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