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意义] 探索风险认知视域下社交媒体用户健康信息规避行为的生成要素及内在机理,为社交媒体的健康信息服务和用户的健康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指导。[方法/过程] 基于刺激-反应-机体(S-O-R)理论和风险信息搜寻与加工模型(RISP),对风险认知视域下社交媒体用户健康信息规避行为的感知过程及影响要素进行分析,从关注诱发、态势感知、情绪发酵、统觉控制4个阶段,构建社交媒体用户健康信息规避行为的生成机理模型。[结果/结论] 阐释风险认知视域下社交媒体用户健康信息规避行为生成要素之间的逻辑关联,揭示要素与各阶段机理的内在关系,提出社交媒体用户健康信息规避行为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释了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内嵌的五重逻辑——政治逻辑、新闻逻辑、市场逻辑、技术逻辑、产业逻辑,指出现有主流媒体正在从"政治逻辑+新闻逻辑+技术逻辑"层面初步完成转型融合,更亟待从"市场逻辑+产业逻辑"层面大胆探索,为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夯实"造血功能、内生动力、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3.
出版知识     
《现代出版》2010,(5):39-39
媒体核心竞争力:指媒体对显在和潜在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难以复制的、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核心竞争力的载体是媒体这一整体;而不是媒体的某个部门或某个产品。核心竞争力是从媒体过去的成长历程中积累而产生的。而不能通过市场交易轻易获得,关键在于资源的有机结合,雨不是某种可分散的资源、要素或技能。  相似文献   

4.
电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了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要素。我国电视媒体要应对“入世”风潮的考验,就必须提高自身经营运作的效率,提升媒体信息投放的效果,并将两者有机结合,最终实现电视媒体的经营效益,这才是真正的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所在。  相似文献   

5.
媒体技术作为出版与传播领域的重要技术支撑,日益凸显着融媒体环境对出版与传播的功能和应用的重构作用,正在成为变革与重构出版与传播模式的关键要素。正确理解与把握融媒体环境下媒体技术的创新途径、实现方法和应用方式,构建数字化的融媒体技术平台,将成为有效应用最新媒体技术手段来打造出版与传播独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抢占媒体技术高地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平台型媒体是平台化进程中的重要表征,是承载与连接网络社会关系的必要介质,通过对技术、政治、资本与情感四个层面的发掘可以厘清平台型媒体权力控制的生成机制。其中,技术逻辑以平台媒介自有法则为依托,以媒介空间的关系再造为结果,对平台遮蔽与结域进行本体反思;政治逻辑主要体现在舆论话语引导、话语管控、公共话语空间的侵占等方面;资本逻辑主要表现为平台资本主义的信息霸权与数据垄断和对平台资本劳工的隐蔽剥削与具身异化;情感逻辑主要强调平台型媒体对网络社群情感的控制与操纵。发掘平台型媒体的权力控制诱因,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了网络社会批判,增强了对施控主体的社会辨识度,为平台型媒体治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形势下,“融合中心化”已成为主流媒体向新型主流媒体演进的必要路径。河北广播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在实践中探究新型主流媒体“融合中心化”的三重逻辑,力图在新兴舆论场中重塑主流媒体价值,从内容生产、品牌塑造、商业营销及媒体融合等多个方面破圈突围,打破藩篱壁垒,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提高舆论引导力与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作为城市形象传播的重要途径,节事活动往往难以获得更加广泛的关注,对城市形象内在含义的强调也不足.为解决这些不足,本文在媒体关系的视野中关注节事活动,总结出“城市媒体事件”的观念,以显示节事活动的调整方向.在一般节事活动的基础上,城市媒体事件应进一步强化五项要素的突出地位:内在城市形象要素、媒体关系活动及其操作人员、不可控媒体、媒体逻辑、日常媒体关系活动.同时这些也是城市媒体事件的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9.
优质内容是媒介融合时代出版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媒介融合时代,优质内容是媒体生存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出版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从内容的生产、内容的再开发、内容的销售三方面探讨了出版产业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泛媒化"不仅造成了舆论生态的改变,也带来了思维方式的革新.作为媒体融合的关键性要素,"媒体"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被赋予不同的价值和使命.本文从"媒体"角度切入,分别以"媒介化""再媒介化""去媒介化"来探析媒体融合的技术逻辑、内容逻辑和认知逻辑.研究认为,媒体融合是以"媒介化"为其前导和基础的,没有"媒介化"作为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晏青  杜美玲 《新闻记者》2022,(12):53-66
社交媒体平台越来越成为粉丝文化生产、传播与治理的重要场域,其中粉丝文化治理是理解此场域的关捩点。研究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发现,微博平台将法律、社区规范、算法技术等统筹起来进行粉丝文化治理,国家、社会与用户三者之间共同构成了平台治理的主体框架和逻辑秩序,并生成“正能量粉丝”与新粉丝文化逻辑。研究揭示了我国社交媒体平台参与社会治理的独特逻辑及其互动结构,为理解我国平台社会中独特的治理模式与粉丝文化趋势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李天雪 《记者摇篮》2009,(12):74-74,36
广播媒体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基本是以节目为单元进行的,在节目、听众和广告这三个基本要素和市场运行中,节目又是核心和关键要素。而要素的实质是质量的问题,质量的优劣又决定着市场竞争的强与弱。那么如何判断广播节目竞争力的大小呢?这就需要通过一个符合媒体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节目听评机制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3.
广播媒体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基本是以节目为单元进行的,在节目、听众和广告这三个基本要素和市场运行中,节目又是核心和关键要素。而要素的实质是质量的问题,质量的优劣又决定着市场竞争的强与弱。那么如何判断广播节目竞争力的大小呢?这就需要通过一个符合媒体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节目听评机制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4.
黄苏晗 《新闻传播》2022,(15):21-24
自2014年关于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意见发布,到2020年关于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实施,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已经成为多元传媒背景下,新时代向主流媒体提出的使命任务。本文关注于主流媒体中的播音员、主持人群体如何发展规划需突破原有的传播模型、内容逻辑,拥抱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信息浪潮变革,进一步共建融媒发展,实现自我身份的重新建构及话语角色的坚守与革新。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21,(3):21-27
本文以2020年网络热点事件为例,阐释社交与智能媒体时代两个重要的舆论特征维度——"出圈"与"折叠",定义前者包括属性与影响两个层面,后者指向事件生成的阶层差异与意见观点的立场差异。"出圈"与"折叠"有其现实社会基础,同时受到传播逻辑的影响,本文从可见性展现、跨圈层互动、平台选择与算法影响三个层面对背后的传播逻辑作出初步解释,并探讨其对于媒体内容生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周宏伟  匡野  宋馨谷 《传媒》2024,(2):50-52
智媒时代,技术革新推动媒体叙事呈现开放多元新态势,对传统叙事语言带来冲击,互动叙事形态构成的媒体传播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探求智媒体中互动叙事传播形态的基础上,本文阐述以智能生成、动态交互、辅助优化为要素的媒体产业传播策略,从情感传递性、参与体验感等方面进行拓展性思考,探讨人工智能助力下媒体生产与传播策略融合的价值,以期为互动叙事研究架构提供理论延展,拓宽智媒体传播策略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资本市场和商业世界每天都在产生海量信息,我们进入了资讯爆炸的时代.受众缺少的已经不是信息,而是对信息的选择、理解、分辨和消化.媒体能否满足受众需求,就看自身是否具备足够的解析力.解析力是媒体的内在能力,相对于竞争力、影响力、公信力、传播力、品牌力等能力,解析力为不少媒体所忽视.随着媒介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将更多地关注受众需求,解析力成为媒体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8.
网络舆论危机的生成是一个复杂、多元的动态系统,具有强互动性、跨时空性、广泛性、强破坏力、群极化性、外溢性等特征.但危机并不是突然爆发的,从网络舆论热点转化为危机舆论,需要经过生成、传播和演变的过程.文章从自媒体传播舆论场的特征入手,探析网络舆论危机生成的结构要素、演化机制和生成动因,以期把握自媒体时代网络舆论危机的生成演化规律,从而更好地应对危机,化解危机.  相似文献   

19.
当前,自媒体、媒体社会化的趋势已不可逆转。有鉴于此,对引发社会舆情的UGC(用户生成内容)爆发点作一番观察,分析其在当今网络舆情中的作用以及基本的构成要素与特征,对传统媒体应对新媒体的挑战、提升主流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无疑具有传播学上的思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探析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数字囤积行为的结构要素与生成机理,有助于丰富信息行为研究的理论范式,为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数字囤积行为现象的解析提供理论与应用参考。[方法/过程]基于I-PACE理论模型框架,从“用户-情感-认知-行为”四个维度,对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数字囤积行为进行模型要素解析,构建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数字囤积行为机理关系模型。[结果/结论]提出移动社交媒体情境下用户数字囤积行为的具体引导策略,为有效破除数字信息时代下的囤积之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