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炜 《青年记者》2017,(5):75-76
自2007年美国学者Antony Mayfield提出社交媒体的概念后,国内外学者都非常关注这一媒体样态对新闻传播业和社会的影响.Antony认为,社交媒体的主要特点是参与、公开、对话、社区化、连通性.虽然这一热词并未在学界和业界达成共识,但大多数研究者和从业者都意识到社交媒体对于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同样,对于以传播民族区域信息、协调民族社会发展的民族区域媒体而言,新的传播平台也引发了区域媒体生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充分阐述社交媒体对社会记忆的建构传承有助于形成基于互联网的社会记忆发展新态势,社交媒体档案记忆的多元化、智能化,亦可推进发展社交媒体建构传承社会记忆的理论与方法。从社交媒体孕育社会记忆建构传承的新环境以及积极影响、消极影响这三个方面逐层诠释社交媒体的社会记忆建构传承,并对如何发挥社交媒体建构传承社会记忆的积极作用,克服避免其消极作用在媒体平台、档案部门、互联网用户等方面提出了应对之策。社交媒体具有记忆价值、人文情感等特质为社会记忆建构传承提供了广泛的发展空间;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树立数据思维、促进记忆“智造”、建立过滤机制等策略为社会记忆的建构传承提供了普世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3.
孙琳 《新闻窗》2013,(4):31-32
社交媒体是近几年出现并流行的“热词”,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和浓厚兴趣。传播学者安德烈·开普勒和迈克尔·亨莱因对它的定义是“一系列建立在web2.0的技术和意识形态基础上的网络应用,它允许‘用户自己生产内容(UGC)’的创造和交流”。社交媒体的传播建立在社交关系的基础上,同时它拥有更完备的个人信息平台与关系管理系统。这是社交媒体的鲜明特色,也是突发事件和热点舆情中更容易形成舆论压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杨洸 《青年记者》2022,(18):15-19
智能媒体是否加剧了舆论极化?本文从媒介技术、信息特征和用户个人心理角度进行综合分析,社交媒体是培育舆论极化的土壤,网络信息特征是激活舆论极化的表象,但是造成舆论极化的根本原因仍在于用户的个人心理。在线媒体的平台技术与人们的选择性接触、动机推理、社会身份和社会认同机制高度契合,因此极化现象得到了加剧。最后本文对极化现象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协同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5.
档案文化产品的宣传工作离不开社交媒体的运用.文章基于网络调研和现状梳理,借鉴“故宫淘宝”在社交媒体上的宣传方式,分析其在微博和微信平台上的传播特点和传播效果.文章认为档案文化产品的宣传应充分利用社交媒体传播平台,构建多平台推广,丰富传播形式,及时发现社会热点与传播内容相结合,并与大众保持联系,不断完善宣传工作机制,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赢.  相似文献   

6.
社交媒体的盛行,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更造就了公众群体力量的增长,使社会变得越来越透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社交媒体的兴起究竟给企业带来了怎样的机遇与挑战?本文试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帮助企业认识在社交媒体时代,企业该怎么做,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潇  刘嘉慧 《东南传播》2021,(10):40-43
近年来,随着短视频的兴起,社交媒体平台延展到社会各个群体之中,成为信息流通的重要平台.本研究通过研究媒介平台化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分析短视频社交媒体平台化的发展趋势,进而分析平台化社交媒体上的多元群体的行为特征,发现现实中多元群体参与平台化治理的困境,从而对今后短视频社交媒体平台化的创新实践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茜 《青年记者》2021,(3):24-25
美国国会暴乱事件发生后,Facebook、Twitter等多家社交媒体平台相继封禁了特朗普的个人账号,并作出相应的监管举措,这表明社交媒体公司针对其平台上可能产生危害的内容的自我管控出现了转折点,并预示着社交媒体在政府政策和自我监督之下将迎来变革的新时代。互联网科技公司面对其平台上发布的危害社会的内容,面临着来自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和审查。互联网科技公司应组成行业联盟,采取积极措施进行自我监管。  相似文献   

9.
青年在社交媒体使用中积聚到更为多元丰富、开放兼容的社会资本,实现了他们与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的互动融合。这为青年在虚拟空间自我认同的产生、建构与交融创造出广阔平台。青年使用社交媒体进行线上自我展示程度越高,其所获取的社会资本就会不断扩充,而仪式化、个体化的社交媒体使用,则会加快青年自我认同的资本积累,提升与之相应的资本权威。  相似文献   

10.
社交媒体平台日益成为信息交流传播的重要聚道,与传统媒体不同,社交媒体内容泛在,平台全球传播,网络生态复杂,为信息操控提供了可能。在当下,信息操纵策略手段多样、组织架构严密、运作流程清晰,为网络生态、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带来风险。对此,应当加大对社交媒体平台信息操控行为的惩治力度,严厉打击信息操控背后的产业链,充分发挥社交媒体平台、新闻媒体的社会监管作用,并对容易引发信息操控的议题做好官方回应,加强我国与美西方国家信息战的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1.
社交媒体时代信息源的变化
  社交媒体的出现,标志着“人人可以是记者”的时代到来。人们自发地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信息,使信息源这一专有名词变得越来越大众化。社交媒体的出现给所有人搭建了一个平等、公开、透明的平台,包括政府、机构、企业、媒体、个人等所有人都可以在此平台上发布信息和消费信息。这就意味着,信息源本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无疑是21世纪最引人瞩目的发明之一,在此基础上社交媒体也在不断发展壮大。近年来,Twitter、Facebook以及我国的新浪微博、QQ、微信等社交媒体吸引了大量的网上用户,其发展势头逐渐开始超过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这种情况开始引起人们的担忧,社交媒体是否会无谓地浪费时间使人分心?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分辨真理和谬误?作者汤姆·斯丹迪奇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研究得出:社交媒体其实在古罗马时期就早已有之,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技术的变革不断得到创新,并且从始至终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时代,社交平台成了大众表达自我和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但是由于市场逻辑的大举进军、传播权利的广泛扩散、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等原因,导致社交媒体出现了过度娱乐化的现象,对我国社会秩序的稳定、公民的理性批判能力、大众传媒的公信力等方面都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本文从社交平台、媒体用户、大众传媒三个方面给出了相关的治理策略,只有这三方形成合力,才能使社交媒体在有趣又有益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的涌现与发展,各大社交媒体平台都在争夺用户的注意力,留住用户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提升用户忠诚度成为了社交媒体平台在运营发展中的重中之重。本文从社交媒体用户忠诚度的概念出发,剖析用户忠诚度的发展演变。研究发现,社交媒体平台的用户忠诚度受到用户体验、社交关系转换成本、用户满意度、用户感知价值、社交媒体平台口碑的复合影响,并依此提出了可行的提升进路。  相似文献   

15.
赵雪 《视听》2022,(2):120-122
数字时代,社交媒体技术的革新影响了人际交往的模式与关系,也塑造着社会的形态与结构.社交媒体平台创造出一个共享的信息空间和交往空间,重塑了人们的认知、交往和行动框架,显示出变革社会的强大力量——在个体层面连接时空、在平台层面连接内容、在组织层面连接关系.然而,社交媒体无限连接也带来了诸如信息过载、社交倦怠、隐私泄露等一系...  相似文献   

16.
谭天  邸智泉 《传媒》2012,(4):56-58
正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媒介融合领域的十大热词是:微博、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社交媒体、乔布斯、网络视频、媒介平台、全媒体、实名制、碎片化。今日传媒,谁主沉浮?是全媒体、融媒体、微媒体,还是云服务、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本文将通过解读这些热词,试图描绘出媒介  相似文献   

17.
李子柒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的成功被广泛地认为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内容创新和基于短视频与社交媒体的渠道创新,是一种破界的逻辑,而本文提出,依托社交媒体平台的技术架构和文化倾向,围绕李子柒出海而形成的是一个更大范围的超文化回声室,是一种重新勘界的逻辑。在这个逻辑转换中,社交媒体平台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生产着特定的内容,包括文本和关系。因此,李子柒现象凸显了社交媒体时代跨文化传播的以下平台化特征:流量中心主义是经济基础;在此前提下,社交媒体平台致力于孵化更加去语境化和个体化的内容以及参与者的紧密互动,打造具有优质的观赏性、适度的时长,以及丰富的情感动员能力的产品。未来的跨文化传播研究,需要超越工具主义思维,关注社交媒体平台在跨文化传播中的生产性;需要超越单线进化论,思考从破除旧的文化界限到重建新的文化界限的辨证过程。  相似文献   

18.
在公共事件报道中媒体频繁引用发布在社交平台上的个人信息,没有权衡好公共利益与个人权益之间的边界,引发诸多法律和新闻伦理问题,遭到来自媒体行业和社会的普遍谴责。文章分析了媒体的社交信源使用所引发的争议性问题,从法律保护和新闻伦理两方面梳理成因,探讨媒体在社交平台个人信息使用中如何更好地遵循新闻规范。  相似文献   

19.
周文泓 《档案学研究》2019,33(2):104-110
充分诠释社交媒体平台的档案特质有助于形成更加成熟可行的社交媒体信息档案化管理方案,亦可推进档案管理理论与方法的数字转型。本文以理论构建的方法从社交媒体档案库的形成基础、档案特性、新特征三个层面逐级推导社交媒体平台作为档案库的内涵及特点。本文论证了社交媒体平台可被视作档案库这一提法,并提出形成的社交媒体档案库是基于社交媒体活跃的信息活动构建的信息资源库,因其具有档案价值和日益普遍的档案化管理行为而实现档案库的建构,这个档案库亦从时空、主体、关联性以及价值等方面呈现新特征,由此成为档案管理数字转型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20.
郑映月 《东南传播》2022,(11):20-22
我国社交媒体迅速崛起,且影响力也呈现出了逐渐提升的态势,并在我国数字媒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这一背景之下,社交传播模式则由此发生了较大改变。本文从现阶段我国社交媒体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结合社交平台自身属性,对短视频传播展开了详细阐述,同时对传播中所涉及的各项传播要素的内在关联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社交平台的短视频传播逻辑进行探索,以期作为同类社交平台短视频发展研究的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