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9 毫秒
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3年版)》第五章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和过程,在教学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教师在本章教学中要坚持大历史观,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中、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思想的“脉”与“进”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增进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整体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运用多种方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进一步解读和阐述,比如用“中国梦”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愿景,用五百年的社会主义发展史来讲授社会主义历史发展,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讲授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关系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传承创新,用人们接受的大实话、大白话来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这些新的讲授方式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载体,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载体的内容与形式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理论阐述与现实推进的结合、言传与身教的结合,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普及载体从静态向动态、从具体阐述向形象隐喻、从注重承载方式向承载内容、从宏观叙事向个人情怀的变化,值得认真学习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指导;两者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不断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彰显出其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5.
依据2014年至2022年期间上海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上共1 120位选课学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问卷,对历年大学生的关注热点进行语义分析和汇总梳理,综合分析“00后”大学生思想动态变化趋势,研究发现:“00后”大学生的理论学习主体意识凸显,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日渐提升;他们重点关注如何运用理论解决现实发展问题的途径和方式;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易受到外部媒介信息的影响。综上,为“概论”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提供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使中国进入“世界历史”并成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以形成的时代条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是这个理论体系得以形成的主体条件。深入分析这两大历史条件,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这个理论体系的理解,而且可以使我们从中得到若干启示,更好地坚持好发展这个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采用“设问-自学-讨论-总结”四步教学法,使学生通过自学对理论性较强的章节进一步理解、消化,对比较熟悉的章节通过讨论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的水平与质量。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这个理论体系的基本线索就是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如何正确认识,把握和运用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丰富和发展这个理论体系,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进一步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9.
张天勇 《文教资料》2014,(25):155-156
为有效应用“问题—过程”教学模式,要把握学生的情感要求,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坚持以“问题”为中枢建设教材、社会、学生关切有机融汇的教学内容和以“问题”为抓手充分体现学生自身临在感的问题教学,本文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问题—过程”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运用冯契“以得自现实之道还治现实”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考量《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中的问题:该课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及与其他政治思想理论课的交叉重复关系;该课“知识点”与“理论性”的关系;如何对待大学生学习该课的知识背景;如何深刻理解该课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意义,从而为认识和把握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根本任务,提供了一个有启发意义的思考框架。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之基和思想之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容量体现为它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思想理论不断创新的整合汇总,具有时间的连贯性和空间的涵盖性。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被包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实践的思想结晶,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三个阶段性成果,三者的关系在继承上体现了整体性,在发展上则显示了阶段性。这个实践显示出来的厚重价值,积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沉甸甸的分量。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来源,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个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表明了党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升华。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梅荣政教授的专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研究》正是深入研究这条实践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的创新力作。这本专著围绕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主题,  相似文献   

13.
导读     
1978年12月,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党形成了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涵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这一理论体系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又指导和推动了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深入发展.在这个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胜利推进,中国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对这个科学理论进行学习研究与宣传,是理论工作者应尽的责任.郑传芳教授的专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若干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是他多年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5.
巩铭  祁丽  马晓玲 《科教导刊》2023,(3):130-132
“翻转课堂”是通过“还课堂”于学生提升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恰当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有助于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教学相长。运用翻转课堂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需要做好前期分析、课中环节、课后环节三个过程的有序衔接。  相似文献   

16.
2018年新文科首次官方亮相,各界开始致力于创新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文科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本研究从新文科建设内涵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入手,明确了管理沟通课程教学目标,在传统教学成果的基础上,借助基于产出导向的教育理念,结合现实问题开展项目式教学改革,以期改变传统课堂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进入”课程,实现师生角色转换,以及课程、教学、评价的转变与重构,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时政色彩浓厚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其艰深的政治性、学术性、理论性、抽象性让大部分学生感觉难以与复杂的社会现实联系起来,现实与理想总是存在一道鸿沟。要激发学生共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探索中国发展之路,达到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目的,教学方法改革是关键。在三年的教学实践中证实,运用"问题—解析"模型,能提高该课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条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认识: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和发展的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成果;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党通过理论上的觉醒逐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指导人的实践活动的功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提高高职“两课”教学的实效性,是摆在所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要真正发挥“两课”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必须在坚持“两个转化”的前提下,加强“两课”教学改革的实效性研究。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并要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多媒体辅助教学、数字化学习(E—learning)已逐步被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