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眭的过程。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可见,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积极实施探究性学习,教师应该把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有效地探究,让学生亲历自主探究之旅,从中感受数学之美,体会探究之乐,获取成功之喜。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有效地探究,让学生亲历自主探究的过程。从中感受数学之美。体验探索之乐,获取成功之喜。  相似文献   

3.
高效的数学课堂离不开数学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经历和体验,初步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观察,深化概念学习;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展数学运用能力。从而让学生在有效的数学活动中经历数学的学习过程,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陈炜 《新教师》2022,(5):50-51
<正>“问题”和“趣味”一直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较为重要的两个方面。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做到“疑趣相融”,使数学课堂教学既有儿童趣味,又有数学味道,值得每一位教师认真探索。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驱使学生探究学习的内驱力,能促进学生经历思考过程、建构知识。小学数学教学要关注思维构建,更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兼顾趣味,否则数学学习就会枯燥乏味。构建“疑趣相融”的数学课堂,让数学教学有趣味,让学生学习有动力,在质疑、释疑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5.
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教学教学模式,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各种探究互动,经历知识的获得和应用过程,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提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依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将探究性学习应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在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获得良好的发展,进而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兴趣培养活动,可以促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主动学习数学知识,增强学习信心,进而提升学习效果。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了教师忽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原因是教师没有认识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明确当前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性、不平衡性,将兴趣培养融入教学,让学生能够产生数学学习兴趣,扩大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模式,让其能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有基础知识的深刻理解,也有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提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构建符合当前的教育理念,在构建策略上需要从学生的数学学习认识出发,教师要树立生本理念,从兴趣、思维、过程三个方面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思考,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经历数学知识“再创造”过程的学习方式。小学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简单地证明事实,而是努力让学生有所发现,获得体验,培养探究的意识和习惯。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实施研究性学习呢?  相似文献   

9.
正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小学数学学习应该是自主、有效的,学习的过程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应该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海洋中吸取营养,培养健康活泼的个性。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创建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建构高效的课堂,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从而体会数学的奥妙。一、教师良好的导入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调控或者自我控制的能力还比较  相似文献   

10.
何太阳 《小学生》2012,(10):78-78
<正>《数学课程标准》中对学生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作了明确的要求:学习数学知识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经历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数学活动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一、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新知呈现的过程在小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数学内  相似文献   

11.
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学主要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并且能够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当自主创新教学模式,采用游戏教学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教师可主要围绕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要践行这一理念,小学数学教学应当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让学生掌握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数学学习方式。为此,小学的数学课堂教学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五官"热情,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一、调动"听觉"热情,发展倾听能力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师有必要进行多样化的练习设计,来体现出练习训练的科学性、差异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一、设计“探究性”练习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探索、自主建构的过程。一方面,教师可为学生创设探索性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利用练习来让学生自主探究并获取知识。如教学《…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开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表现。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改革教学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教学的开展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小学数学的教学更加科学化、人性化、高效化。而教学评价的改善,就是教学方法改进和教学理念改革的直观体现。教师要注重教学评价的改善,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和学习兴趣,进一步树立对于数学的热爱。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出发,论述了应当如何在教学中开展教学评价,建立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5.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经历思维的过程,参与思维的训练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由于数学课程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与发展。所以本文基于此背景下简要分析如何构建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是概念教学模式,并提出具体的数学教学方法,希冀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动性,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数学是学生接触数学的最初阶段,随着知识的逐渐积累,数学的学习也会经历一个慢慢地从简单进入到复杂的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让学生能学得更轻松,理解起来更容易,这就是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老师必须具备的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教育是为了让学生茁壮成长,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重中之重。小学科目以语、数、英三门为主科,在数学学习中,需要格外注意学生的学习情绪。除去课堂上的知识积累,在课下也应当注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家长和老师应该多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努力,针对数学教学中的个别问题进行了简单总结。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必将有助于他们发现数学、创造数学,有助于他们运用数学的能力和数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在建模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更能让学生抓住事物的本质,体会数学的价值,享受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提示了数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活动。因而,作为教师应当为每一位学生营造适合自身发展的平等、愉悦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地自主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促进个性发展。那么,如何在数学学习中让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积极性较低,教师难以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当积极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号召,让新的教学思想逐渐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让传统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起来,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发展情况,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让班级内每一位学生都可以长时间保持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