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苏轼的人生哲学受到后人的推崇,这种人生哲学的形成与道家思想有密切关系.苏轼道家思想的心路历程主要体现在其人性的回归、与道的自我融合、走向逍遥三方面.  相似文献   

2.
从东坡赋氙涉及的思想内容来考察苏轼的人生哲学可以发现,苏轼是在融合儒、释、道、庄等各家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人生体验,最终形成了其独有的荣辱得先天系于心的实用主义的忧患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3.
苏轼早年对《庄子》的崇尚,屡次遭贬,坎坷波折的人生境遇下,对庄子人生哲学的欣赏和借鉴,无不向世人昭示着庄子齐万物、一死生,委顺自然的人生哲学深刻影响了苏轼谪居时期超然物外的处世哲学的形成。苏轼谪居时期所表现出的随缘放旷的乐观精神,任性逍遥、心闲意适的生活态度,足以表明苏轼此时已经超越了物质因素与生活形迹的束缚和影响,由思想到行动都达到了委顺自然,随遇而安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张瑜 《文教资料》2011,(19):11-12
苏轼一生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步入仕途之时抱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抱负,然而在其政治受挫、遭遇"乌台诗案"后,身心疲惫的苏轼又试图在佛道中寻求心灵的宽慰。心胸宽广、生性乐观的苏轼在与佛道的结合中自身的文人心态发生了积极转变,他没有完全沉溺于佛道以寻求解脱和避世,而是将佛道思想为我所用,进而转化成为自己人生哲学的精华部分。儒释道的积极融合标志着苏轼人生哲学观的正式形成,而"超脱旷达、随遇而安"便成为他人生的真谛。  相似文献   

5.
在苏轼的思维空间和文化实践中,"心安"不仅仅是一种品德和心态,而且是融合着儒佛道三家思想的一种有序的文化境界,标志着苏轼以独善方式行兼济之志的人生哲学为根基,运用以变应变的处世之道,达到"心安"的人生目的的具有整体性思想结构的形成,是苏轼之所以成为一个典型的文化个体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雨意象在苏轼诗歌中出现的次数多,频率高,涵义丰富。以写雨为主题的诗歌中,雨意象的运用寄托着苏轼悯农、爱民的思想。在雨主要起烘托作用的诗篇中,雨意象姿态万千,意韵悠长,一方面充分体现了苏轼“随物赋形”的创作主张,另一方面,表现了苏轼乐天知命、闲适恬淡的性格特点。总的来说,苏轼对雨意象的钟爱,与他崇尚老庄乐天知命的人生哲学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7.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深刻地揭示了物我对立产生的历史灾难。纵观其行文兼及其一贯的思想,可以将其概括为两大类,即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的“万古愁”和叔本华所概括的“人生悲剧”。苏轼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从哲学层面上回答如何解决这两大灾难。  相似文献   

8.
《前赤壁赋》是文学史上的经典名篇,历来以哲理、诗情、画意相互融合见称。深入欣赏这样的名篇,必须对其思想内容准确把握。本文从苏轼的人生哲学层面来分析《前赤壁赋》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9.
《前赤壁赋》是文学史上的经典名篇,历来以哲理、诗情、画意相互融合见称。深入欣赏这样的名篇,必须对其思想内容准确把握。本文从苏轼的人生哲学层面来分析《前赤壁赋》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0.
苏轼贬琼期间整理和完成了一系列作品,其中包括《东坡易传》,该书主要体现了苏轼对《周易》的理解,《周易》也为苏轼指导自己贬琼期间的人生哲学。《周易》同人卦认为,同天下人首要在于君子正道,即要刚健、文明、中正。其次,需要分层次地"同人",力求心性倾同。苏轼贬琼期间能够做到中正诚同,实则是他坚持《周易》人生哲学的结果,也为他度过在海南艰难困苦的贬谪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余秋雨先生《苏东坡突围》的分析论述有其独到之处,同时也有一些主观色彩较浓的地方,从而引发了作者的一些思考:"乌台诗案"原因的多重性;被贬黄州后,苏轼人生观、心理状态的纠结性。以期为人们正确、多元地理解苏轼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苏轼诗的分析,侧重论述了他在不同人生阶段扬弃悲哀的宏观哲学的四个层次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从赤壁矶的江山风物、人文景观和苏轼的仕宦经历、宗教信仰等角度,全方位地解读苏轼的一词二赋,通过探寻这位千古奇才钟情赤壁并借此产生传世之作的缘由,进一步了解苏轼卓尔不凡的生命意识、人生哲学和文化性格。  相似文献   

14.
苏轼是一位乐天旷达的名士,他的思想杂糅了儒释道三家,他的处世态度,文学作品的内容和风格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佛老思想的影响。《前赤壁赋》亦是这种思想影响下的一篇冠绝千古的佳作。  相似文献   

15.
苏童作品审美精神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对精神家园追求的失败以及在失败过程之中散发出的颓废之感。首先,苏童作品中流露出对生与死的关注,这是苏童生命哲学的重要内容。其次,苏童对历史的解构彰显了人性之中的"恶",这也是追逐精神家园失败的一大佐证。作品中以边缘人物和底层人物构建起来的小人物舞台,在破碎、拼贴的历史中或残忍或暴力,这不但是对历史的控诉,更是对人性中恶的伟大昭示。最后,苏童追寻精神家园的失败反而造就了其作品颓废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6.
苏轼与李廌师友关系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与李廌之父李惇为同榜进士,李廌缘父执之谊与苏轼结交,遂得侧身门下,荐名于“苏门六学士”之列。李廌一生贫困潦倒,而苏轼特以故人之子相待,在生活、仕途、文学等各个方面给予他诸多帮助。苏轼善待李廌,而幼年丧父的李廌也以事父之礼敬事苏轼,奔走师门,于苏门诸学士为最勤。李廌除了与苏轼交往外,还与苏辙及苏轼诸子相交游。  相似文献   

17.
《庄子》一书对苏轼的散文创作影响深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在人格境界上,苏轼接受了庄子齐一万物的相对主义哲学观,形成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在创作观上,苏轼受庄子"物化""忘我"思想境界的影响,形成"虚静""忘我"的创作观。在审美追求上,苏轼接受庄子无待、天游的和与自然同一的思想,他的散文创作表现出对平淡自然的审美风格的追求。  相似文献   

18.
荣辱两忘、苦乐齐观是苏轼的处世哲学,反映在他的诗歌中,主要可以从三个层面去把握:一是他认为人生处处有悲苦,但并不是只有悲苦,悲苦和欢乐是循环的,同时存在着的,因而人们应该扬弃悲苦;二是苏轼承认悲苦是人生不可避免的要素,是人生必然的组成部分,因而人们不能执于悲苦,而应从悲苦中解脱出来;三是苏轼一反往代诗人把人生看成倏忽即逝的悲观甚至绝望的观点,而把人生看成一个漫长的持续的时间过程,因而有到处为家的意识,始终能泰然自若地委身于持续的波涛之中,表现出一种昂扬乐观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苏东坡集儒、释、道三家思想之大成,在逆境人生中将"道"、"静"、"忍"、"游"、"适"等哲学思想,巧妙地融合运用在他的人生修炼过程中,走过了一条漫长的思想文化熔铸之路,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性格和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