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宁 《新闻窗》2006,(5):20-21
贵州1日报6月15日头版头条刊发副总编辑霍邢平的通讯《黔草肥黔羊》,展现了中国最贫困的县——贵州省晴隆县立足科技兴农,发展畜牧业取得的巨大变化。这篇作品,通过对普通农民和基层科技工作者的人物塑造,“以人见事”,完成了对新闻事实和新闻主题的形象化展示。  相似文献   

2.
《军事记者》2001,(4):39-40
癸酉①,师陈于章。邴夏御齐侯④,逢丑父为右④。晋解张御欲克,郑丘缓为右。⑤齐侯日:“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榔克伤于矢,流血及屦⑥。未绝鼓音。日:“余病矣!”张侯日:“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日:“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张侯日:“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桴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  相似文献   

3.
陈力丹 《新闻传播》2004,(11):33-34
消息体裁的新闻,目的在于客观地报道发生的事实,一般不允许作者其中发议论、作价值判断,但是,有些新闻事件需要较多的解释,带有一定的社会宣传意义。那么,用通讯体裁写新闻就较为适宜,因为通讯的特点是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这四种基本的方式报告事实,写作起来相当灵活,还可以由作者发表意见。当然,通讯仍然要以报告事实为主,不然就无法与评论相区别了。正由于通讯体裁灵活,写好通讯其实比消息要困难。这种困难并非指写作本身,而是说把较为抽象的事件写活了很不容易,需要选择一个适当的通讯切入口。选得恰当,才便于讲道理。特别是事件通讯,必须要通过“人”来反映,围绕“人”做文章,通过人的活动、思想展现事实。因而,通讯一般地带有情感色彩,这也正是通讯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4.
相对于一般新闻而言,鲜活、生动的事件性新闻更具有新闻的故事性,贴近群众的关注点和兴奋点,新闻价值也更为突出,因而对读者更具吸引力,能激起读者的关心。这类新闻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仅"可看",而且"可讲",能够在读者的口头传播中扩大新闻影响力,提升新闻价值。正因如此,努力提高事件性报道在版面上所占的比例、一版头条多用事件性新闻,不仅仅是吸引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报纸为谁服务?我们将为读者提供怎样的产品?这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了解我们目标读者群体的需求,二是依靠我们适销对路的产品吸引目标读者群体。深度报道是越来越多读者关注的“点”,而这个“点”则是我们报纸打动读者的突破口,而如何将深度报道做得“举重若轻”,如何做  相似文献   

6.
7.
刘保全老师是一位勤奋多产的学者.近些年来,刘老师曾先后在全国"新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80余篇,约计700万字.  相似文献   

8.
童铘 《新闻实践》2009,(9):48-51
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如何How--"5W和1H的"新闻策划模式,已经因其线性思维无法满足网络时代新闻策划的需求.笔者在上篇<事件性新闻策划的十字架模式>(载于本刊第7期)中,在细化、深化"5W+1H"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事件性新闻策划十字架模型.在本文中,笔者主要谈谈十字架模型在新闻策划中的实战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消息体裁的新闻.目的在于客观地报道发生的事实.一般不允许作者其中发议论、作价值判断。但是有些新闻事件需要较多的解释,带有一定的社会宣传意义.那么用通讯体裁写新闻就较为适宜.因为通讯的特点是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这四种基本的方式报告事实,写作起来相当灵活.还可以由作者发表意见。当然,通讯仍然要以报告事实为主.不然就无法与评论相区别了。正由于通讯体裁灵活,写好通讯其实比消息要困难。  相似文献   

11.
这套《资深报人佳作赏析》,堪称是新闻“棋局”中的名谱精选,只要您认真去读,细心去品,下功夫去“悟”,必会“悟”有所获。又是一年春草绿。在新闻写作的百草园中,又一丛郁郁芳草破土而出,这就是在众多新闻界重量级专家关心和指导下,由京报集团同心出版社精心策划、出版的《资深报人佳作赏析》系列丛书。  相似文献   

12.
13.
优秀的人物消息.最重要的是作品中的人物能否走进读者内心.给人以深刻的感触或影响。读第21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品、孙继炼、罗路云合作的人物消息《江汉刚:维和战场钢铁汉》,我们领略到了“速写”的文思与“重彩”之笔邂逅时主人公的画面感、立体感。这篇作品.在短短920来字的篇幅中,准确地传导新闻要素、凝炼地记述新闻事件、巧妙地刻画时代英模,充分展示了文体的张力和活力。这里之所以借用“速写”和“重彩”两个绘画语言.是因为舍此无法贴切地表达对这篇消息的认知。  相似文献   

14.
让我们以及更多的人进一步掌握好、运用好受众最多、传播最快、影响最广的新闻写作文体,对于繁荣我国新闻事业、提升我国传媒影响力和竞争力,是一件不可不做、不可慢做的大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庄滨华 《新闻爱好者》2021,(3):F0002-F0002
英语新闻的阅读属于语篇范畴,新闻写作对语言的准确性、灵活性有一定的要求.在新闻写作中,只有了解语义,调动语殳的元功能,准确表达事实,才能让读者了解新闻内容,确保新闻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新闻英语》(2016年3月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的作者刘彦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主持人,著有《扶稳,坐好!电影口语探宝之旅》和《时...  相似文献   

16.
杜立  曹辉 《传媒》2023,(3):37-38
范长江说:“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为人民谋幸福的科学家理应通过新闻宣传让人民知晓他们的事迹。本文立足于报道主题、新闻叙事、案例发掘三个方面,探究新闻报道何以在民本视域下成功塑造科学家形象,究其原因,在于报道主题的二元融合、新闻叙事的“三化”(平视化、场景化、轻量化)表达和对人物案例的三重发掘。  相似文献   

17.
毛江凡 《今传媒》2016,(6):33-34
深度报道,是指区别于常规或一般性新闻报道,以深度调查、理性分析等新闻手段,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并揭示事件背后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而事件性新闻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突发性、贴近性、时效性,即老百姓身边日常发生的事情。有人认为,深度报道和事件性新闻,二者难以兼顾。其实不然,深度报道做得好,策略得当,不仅能推进事件性新闻的良性发展,也是实现新闻作品创新求变、叫好又叫座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以一起笔者亲自参与的新闻案例为样本,来阐述事件性新闻在深度报道中的策略与思考,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闻采访与写作》是国内高等学校新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专业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经多年建设,该课程的教材已不在少数。然新闻传播实践日新月异,传播技术突飞猛进,全媒体时代已来临。媒介融合的现实背景,使传统的新闻采访方式与新闻写作方式都发生了变革,  相似文献   

19.
吴小权 《东南传播》2011,(11):145-147
修辞在新闻报道中应用广泛。本文以《南方周末》为例,探讨修辞在调查性报道文本中的实际运用。本文主要对修辞在调查性文本中恰当运用和使用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得出修辞积极使用的经验,如运用合适的描写,使用有权威性的准确数据,添加背景性的材料,同时也指出使用不当之处,如修辞格中所选喻体艰涩难懂和记者身影出现的次数频繁。  相似文献   

20.
新闻评论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在公共事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2009年番禺垃圾焚烧事件为例,通过对《南方都市报》相关评论的分析,解析新闻评论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舆论监督、引导公众、促进社会民主、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