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初中《生物》两栖类一章的教学中提到 ,青蛙的皮肤有辅助呼吸作用。由于教材没有设置相应的实验 ,学生对这一生理现象存有疑义。针对这一问题 ,我首先让学生讨论并提出实验设计方案 ,在实验室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进行科学实验 ,得出正确结论。现把理想的设计方案介绍如下 :1 目的要求1.1 探究青蛙的皮肤有呼吸作用1.2 练习设计对照实验2 假设及分析青蛙的皮肤能进行呼吸作用 ,那么青蛙的呼吸作用应包括肺呼吸和皮肤呼吸 ,在单位时间内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应比只用肺呼吸时多。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 ,就会导致容器内的气…  相似文献   

2.
本节教材分为两部分:一、青蛙;二、两栖纲的特征和起源。通过本节教材的教学应达到以下目的: 1,使学生获得关于青蛙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基础知识,掌握青蛙适于两栖生活的形态结构上的特点;了解青蛙与人类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两栖纲的主要特征和两栖动物的起源。 3.通过解剖青蛙的实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青蛙形态结构的知识,学会解剖青蛙的方法。 现对两栖纲的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物教学》2017,(6):61-63
通过模型演示、Flash演示、体验胸廓的变化等途径,使学生理解气压与容积的关系,进而掌握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原理及过程,同时思考呼吸系统的健康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树立关爱自身、健康生活的意识。  相似文献   

4.
2006年12月到2007年4月,对内江市几个主要农贸市场两栖类贸易的种类、数量、价格和来源进行了调查.发现内江农贸市场上出售的两栖类主要是青蛙(Rana nigromaculata)和沼蛙(Rana guentheri),另有少量牛蛙.市场上的数量随季节的不同波动较大,其中12月没有,1月开始有较少出现,4月最多,分析原因可能是受季节和需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将“人体呼吸系统组成和呼吸运动的过程”设计与制作在一个模型中,在学生掌握呼吸系统组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呼吸运动的基本原理,并同时演示肋骨、膈肌和肺的协同变化。可使学生将人体呼吸系统组成与呼吸运动过程的认知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6.
青蛙的呼吸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懂得青蛙用肺和皮肤呼吸,即青蛙呼吸不光靠肺,还靠皮肤。实验准备: 青蛙两只,笼子一个,脸盆一个,温度计一支,冷水、热开水、温水。  相似文献   

7.
把一只青蛙放进沸水中,它会立刻跳出;而把青蛙放进冷水中慢慢加温时,青蛙会习惯这种环境微变直到被煮熟。这个故事通常被经济学家用以告诫企业领导防微杜渐的重要。我第一次听说“温水煮青蛙”时,也觉得有意思,且深为能发现此现象并将此类比到社会生活领域的经济学家所折服。但转念一想,以我和那么多动物打过交道的经验(有时还是“残酷”的实验),作为两栖类变温动物的青蛙,似乎不可能在主要生存技能方面如此弱智。再说了,如果让我和青蛙换位思考,即便水温上升再慢,总有一个致痛温度。届时,本能也会驱使我垂死挣扎,断不会听凭那水被我改造为…  相似文献   

8.
美延 《初中生必读》2009,(12):39-39
也许你在童话里读过青蛙的梦、蚂蚁的梦。然而,在现实的自然界中,这都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据动物学家研究,一些爬行动物,特别是比爬行动物低级的动物,像鱼类、两栖类以及昆虫等都不会做梦。  相似文献   

9.
王振奎 《生物学教学》2004,29(11):36-36
初中《生物》课本第一册(下)第八章“两栖类”一课中,在有关青蛙身体结构内容中,有这样一段叙述:“蛙眼只对活动的物体有反应,对于静止的目标视而不见,所以它只能捕食活动中的昆虫。……青蛙口腔前端的底部附着有肌肉质的舌,舌的游离端指向口腔里边。舌上有粘液,能够粘着捕获的昆虫。”对于课文中的这段叙述,学生只能凭各人的想象去领会,而实际中学生能亲眼看见青蛙用舌捕获活动中的昆虫的机会很少。  相似文献   

10.
在“观察和解剖青蛙”实验中 ,传统的方法是将青蛙用乙醚麻醉或用“双毁髓”法将青蛙处死 ,然后再进行观察和解剖。我们借助青蛙冬眠的习性 ,在 5年的实验教学中 ,采用冷冻法麻痹青蛙 ,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与传统方法相比 ,冷冻法更为简便易行 ,不仅排除了有害刺激性气体对学生身体的伤害 ,而且避免了“双毁髓”过程中由于青蛙挣扎造成的课堂秩序混乱。操作方法是 :将青蛙放入冰箱内 (温度控制在 -1℃~ -3℃内 ) ,历时 2h~ 2 .5h ,当青蛙不能再动弹时 ,就可以进行外部形态的观察和解剖。解剖时能清晰地看见青蛙心脏有节律地搏动、肺…  相似文献   

11.
寻找青蛙喉门的简捷方法荆门市盐池初中傅明星(434500)在解剖青蛙的实验中,要用细玻管插入喉部向肺里吹气,观察肺的结构。教学中,学生很难找到青蛙的喉门,往往把青蛙的食管当成气管,于是把玻管插入食管拼命向胃里吹气。还有的在寻找喉门的过程中,用玻管到处...  相似文献   

12.
在“观察和解剖青蛙”实验中,传统的方法是将青蛙用乙醚麻醉或用“双毁髓”法将青蛙处死,然后再进行观察和解剖。我们借助青蛙冬眠的习性,在五年的实验教学中,采用冷冻法麻痹青蛙。与传统方法相比,冷冻法简便易行,效果较好;不仅排除了有害刺激性气体对学生身体的伤害,而且避免了“双毁髓”过程中由于青蛙挣扎造成的课堂秩序混乱。操作方法是:将青蛙放入冰箱内(温度控制在-1~-3℃内),历时2~2.5h,当青蛙不能再动弹时,就可以进行外部形态的观察和解剖。解剖时能清晰地看见青蛙心脏有节律地搏动、肺随呼吸均匀地舒缩。…  相似文献   

13.
<正>可以在陆地生活的青蛙,仍然保持着生活在水中的习性,即每隔一段时间就得回到水里。用肺和皮肤呼吸的青蛙,如果皮  相似文献   

14.
也许你在童话里读过青蛙的梦、蚂蚁的梦。然而,在现实的自然界中,这都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据动物学家研究,一些爬行动物,特别是比爬行动物低级的动物,像鱼类、两栖类以及昆虫等都不会做梦。但是,某些爬行类和比爬行类高级的哺乳类与鸟类都有做梦的本事,尤其是与人很相似的猿猴、黑猩猩,做起梦来还很像我们人类哩。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的: 1.认识青蛙的外形特征,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2.知道青蛙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教育幼儿要保护青蛙。3.理解新词语“两栖动物”、“冬眠”的含义。教学准备: 1.有关图片:①青蛙卵;②小蝌蚪;③长出后腿而还未长出前腿的蝌蚪;④长出前腿的蝌蚪;⑤刚脱掉尾巴的青蛙;⑥经过冬眠的青蛙。2.把黑板布置成一个大池塘。池塘里有蝌蚪、莲花、水草,有的水草上有蛙卵。教学过程: 一、以谜语开头,引起幼儿的兴趣,集中他们的  相似文献   

16.
无尾两栖类已经成为研究亲缘识别机制的模式脊椎动物。无尾两栖类幼体亲缘识别不仅依赖于所处的生态和社会环境以及遗传背景,同时也会随着发育历期改变而变化。无尾两栖类幼体与亲缘个体一起生活,可以加速幼体生长发育,也可能抑制生长发育,这取决于亲缘个体问互助行为所产生利益和竞争代价之间的权衡,同时还受实验条件、亲缘识别能力和生活史策略的影响。无尾两栖类幼体亲缘识别能力还可以延续到成体。同时,无尾两栖类幼体在实验室条件下亲缘识别失败,并不一定代表其缺乏亲缘识别能力,而在实验室条件下识别成功也可能只是其他识别过程出现的附带结果。所以,我们还需要开展大量的野外实验研究,才能全面理解亲缘识别机制和进化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 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的青蛙,仍然保持着生活在水中的习性,即每隔一段时间就得回到水里。用肺和皮肤呼吸的青蛙,如果皮肤干燥,就会影响呼吸,所以它们时常会到水  相似文献   

18.
青蛙青蛙是两栖纲无尾目的动物,成体无尾,卵产于水中,体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异,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青蛙体型较苗条,善于游泳。颈部不明显,无肋骨。爪不能灵活转动,但四肢肌肉发达。  相似文献   

19.
《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文章短小精炼,语言浅显易懂,寓意含蓄深刻,是训练语言,发展思维,提高认识的好材料.课文讲的是青蛙和小鸟为天的大小争论起来的事.全文以三次对话为线索,即先是小鸟说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青蛙不相信,引出了争论的话题.接着青蛙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提出了与小鸟不同的看法.最后是青蛙坚持己见,小鸟劝它跳出井口看一看.这就叫“坐井观天”,它比喻了有的人目光短浅,还自以为是.本课教学重点是读懂故事,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看法为什么不同.教学难点是了解寓意,理解成语“坐井观天”的意思.对于本课的教学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一、观察图画,激发兴趣,初步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相似文献   

20.
<正> 在整个高中生物知识体系中,涉及青蛙的知识点有细胞分裂、生命活动调节、生殖发育、生物进化、食物链与食物网、细胞工程等。以青蛙为题干信息的题目能有效考查学生对生命现象的理解和对生物学原理的运用能力,是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为了在教学中突破这一难点,现归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