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计背景1.面向群体:学生2.学科:传统文化3.课时:l课时4.年级:五年级5.课前准备:幼儿搜集春联,教师制作课件(对联的由来、发展,对联的故事,对联的妙对等)。课堂目标I.知识与能力:通过搜集对联,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知道对联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2.
从对联与桃符的现实意义出发,探求其潜存的文化内蕴。认为对联与桃符各自具备不同的文化特质,充分把握二者各自的构成要素和使用意义,将有助于现代生活中对联艺术的发展和升华。  相似文献   

3.
<正>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石头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今天给大家介绍几副对联背后的有趣故事。  相似文献   

4.
一、设计思想与设计创意对联写作是许多省份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选择内容,是新课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一个经典的案例,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而我们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在对联的写作修养上多有缺失,因此,引导学生创作对联力不从心,从而淡化弱化甚至回避对联写作训  相似文献   

5.
2004年高考语文新出现了对联题。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是一种能充分体现汉语美的特质,体现汉语人文精神,集语音、词汇、语法锤炼于一身,沟通古今的极好形式。对联的可讽可歌、亦庄亦趣且伸缩灵活、包罗万象的艺术特性,使它成为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增设比较能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对联题(春联),使这一"旧瓶装新酒"的中国传统风俗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中考试题的改革,对联题在中考试卷中已占一席之地。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形式优美、内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现象,深爱大众欢迎。中考卷中的对联题客观上起着一种导引作用,让学生在欣赏对联的语言形式之美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考生做对联题,应掌握一定的技巧。下面就2002年全国各地中考卷中出现的对联题谈谈其解题技巧。  相似文献   

7.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对联之所以有诸多魅力,较多运用各种修辞方法是重要原因之一。而其中比喻用得相对较多。因此,分析对联中比喻的运用,可从另一侧面理解为什么许多对联在写景状物、言情达意时那么准确、鲜明、生动。  相似文献   

8.
一、引 言 最近,我国不少著名语言学家都撰文重谈了中国语言学的“两张皮”现象和解决“两张皮”的中长期策略,如王宗炎、刘重德等老先生,中年语言学家钱冠连、刘润清、连淑能、杨自俭、潘文国、郑延国等诸先生。中国对联的研究与翻译也存在同样问题。 中国对联是汉民族独特的文化瑰宝。随着中国楹联学会的成立(1984),“中国对联学”的提出和研究(1993),中南大学文学院设置  相似文献   

9.
刘伟 《教学考试》2024,(19):4-8
<正>“趣味语用”栏目植根于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丰富的语言实践,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获得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达到符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本期栏目我们选择了《对联的产生与发展》《对联:二行格律诗》两篇文章,探究对联的产生及其发展,引发对继承、发扬对联创作的文化传统的思考,结合举例,  相似文献   

10.
黄雪华 《快乐阅读》2013,(11):15-16
对联融合了中国传统的文化、民俗、语言艺术,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它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不知不觉地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不但对对联知识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而且利用对联知识优化语文学习,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朱军 《教育》2013,(21):46-47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包括古文、诗、词、民族音乐、对联以及古代自然科学、日常生活中的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各地区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江苏南通的地域文化,即江海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江海文化与江苏许  相似文献   

12.
对联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珍贵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学的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是文苑百花丛中的一枝艳丽的奇葩。从三是五帝至今,纵观历朝历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广袤无垠的祖国大地上的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址,以及古代先贤们的不朽业绩,除史书典籍等文字记载之外,还有为数颇多的匾额和对联点缀其间,或抒发感慨,状写景物,或记述业绩,赞扬动德,为后人留下优美而丰富的艺术遗产。近年来,各地联友成立的省市级祖联学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对联理论的研究与对联创作硕果累累,成绩斐然。可以说,对联这门根联学将与江河同在,与历史同步,似岁…  相似文献   

13.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它熔思想性、知识性、文学性、趣味性于一炉。教师巧妙地运用对联来导入新课、分析教材,总结历史知识,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以及达到弘扬祖国优秀文化艺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它熔思想性、知识性、文学性、趣味性于一炉.教师巧妙地运用对联来导入新课、分析教材,总结历史知识,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以及达到弘扬祖国优秀文化艺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对联是中国文化的特产和绚丽的奇葩,也是一种为历代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世界上独一无二。千百年来,聪明智慧的历代中国人民,承继泱泱诗歌大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创制了浩如烟海、蔚为大观、无以计数的对联佳品。当名人将它移植到“勤学”这芳草地时,其芳香便愈加沁人心扉。  相似文献   

16.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中有数不尽的经典之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而且。对联是中考“文化品味”专题训练的子项之一。如何让学生顺利理解并掌握对联的知识以及快速应对,是个关键问题。为此,我特设计了一节趣联妙对欣赏课,让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上图书馆、网络搜集趣联,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学在进入明清以前,主要是诗体文学,以诗歌为主流。诗歌文学中,对仗是一种最基本的修辞方式,后来由对仗这种修辞方式逐渐演变成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对联。对仗是对联的核心要素,科举时期,对课是每一个学生的必修课。明清以后,对联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之中,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有名的对联大师。新文化运动以后,由于教育价值取向的变化,教学中对联逐渐呈现衰颓之势。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力的增强,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价值又得到再认识,对联才又回到课堂。可是由于一段时间的间断,教师对对联的一些规则在认识上难免存在不一致,这给对联的教学和传承造成了极大的障碍。只有更全面地理解对联的规则,才能更好地继承并丰富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8.
范百和 《考试周刊》2014,(58):14-15
<正>"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是悬挂或贴在墙壁和楹柱上的对偶联语,是用汉语描述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一种影响深刻的民俗文化形态。对联与诗歌在文化领域中各领风骚,因此,对联在我国的灿烂的文化艺术殿堂中占据一席之地,放射奇异光彩。关于对联产生的年代,众说纷纭,迄今无定论。从它的发展史看,它荫芽于律诗之前,发展于律诗之后,鼎盛于诗词日益衰落的清代,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9.
陈天波 《中学文科》2007,(12):118-118
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有着独特的价值。在历史教学中巧用对联,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加强思想教育,弘扬传统文化,从而使历史教学收到良好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李弗不 《高中生》2013,(10):58-58
有些中国人外语说得比外国人还好,同样,有些外国人汉语说得比中国人还棒。中国有很多独特的文化,令一些外国人求知若渴,爱不释手,对联就是其中之一。你别看人家是外国人,可写起对联来。也不见得逊色于中国人。不信?咱们一睹为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