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中国儒家文化奠基人孔子诞生.孔子出生整整2500年之后,公元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了.迄今,我们的共和国已有了65年辉煌历史! 从孔子出生,到新中国的诞生,经历了春秋、战国、秦、汉、魏、晋、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中华民国等诸朝各代.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云南省昭通地区的建置沿革进行了系统考证。其起于唐·虞,历经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民国,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相似文献   

3.
“天下大势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 ,曾多次出现过“分”与“合”的历史现象。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争霸和群雄兼并 ,出现了秦、汉王朝的统一 ;而秦汉王朝统一后却又出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分裂割据的局面。隋唐王朝统一后 ,再次出现了五代辽宋夏金分裂割据的局面 ;不过分裂并没有长期存在 ,最后是元、明、清三朝的统一。造成这种历史现象的原因 ,公认的有几种 ,而中国地理条件之局部的独立性和整体的统一性 ,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原因 ,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笔者认为在学科研究综合化趋势越来越加强的今天 ,古代史教学中应把…  相似文献   

4.
历史教材的特点是头绪多、内容繁,学生常常感到对每节课的内容都学懂了,掌握了,但综合考查时总是张冠李戴、丢三落四。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学习中没有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教师在教学中没有理清线索,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没有系统化。历史教材是有基本线索可寻的,因此,“集中头绪,理清线索”,是上好历史课、解决学生不能系统掌握历史知识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如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悠久漫长,经历了2300多年,但大致可分为五个历史时期。(一)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历经战国、秦、汉);(二)封建社会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历经隋、唐);(四)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时期(历经五代、辽、宋、夏、金、元);(五)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制度的逐步衰落时期(经历明、清两个朝代)。通过这样“集中头绪”,学生可用时期记朝代,也可用朝代记时期。我在教学中采用“第一时期战秦汉,第二时期三两南,第三时期隋和唐,第四时期五代、辽宋、夏金元,第五时期明和清,封建历史线索明”的口诀,把历史教材的科学性和教学语言的趣味性融合为一体,寓乐于教,使学生牢固掌握了所学的内容。中国近代史...  相似文献   

5.
<正>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界于秦汉和隋唐两次长期大统一间的一个大动荡时期。这个时期,战争连绵不断,朝代更替频繁,经常处于若干政权并立的局面。为什么秦、汉的大统一局面走向分裂?为什么分裂的三国两晋南北朝局面又会重新走向隋、唐的大统一?本文试就这一历史进程,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王黎冰 《新作文》2013,(Z1):77-80
杂家是道家的前身,道家是杂家的新名。汉以前的道家可叫做杂家,秦以后的杂家应叫做道家。研究先秦汉之间思想史的人,不可不认清这一重要事实。——胡适《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杂家,即是中国战国末至汉初的哲学学派,以博采各家之说见长。杂家的特点是"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杂家虽只是集合众说,兼收并蓄,然而通过采集各家言论,  相似文献   

7.
【列车长心语】“陕西”这一称呼最早出现于西周初年。以行政区命名始于唐朝“安史之乱”以后,设陕西行中书省,明清为陕西省,一直沿用至今。“秦”最早为古代部落名。春秋时为国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都陕西省咸阳市,国号也为秦。汉以后,西域人称中国为“秦”,秦作为陕西的简称最早是因陕西为战国时秦地而得名。后来逐渐变成陕西的别称,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封建社会"盛世"的界定,将中国封建社会盛世分为汉、唐、清"三大盛世,"运用文献典籍分析考证的方法,分别从地理学思想、地理探险、地图学、方志学及域外地理知识增长诸方面总结和挖掘"三大盛世"时期地理学发展的主要成就,探讨影响封建社会盛世地理学发展的原因。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盛世地理学发展的原因表现为:(1)政局稳定的社会环境造就了地理学发展的客观条件;(2)辽阔的疆域,为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空间环境;(3)为了巩固政权与发展生产,统治者重视地理学技术与成果的应用;(4)当时科学技术也促进了地理学的进步;(5)与域外文化宗教等方面的交流为地理学发展提供了契机。最后指出我国封建社会盛世地理学发展的轨迹和趋势,以及数千年绵延而不断的光荣传统。  相似文献   

9.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中国儒家文化奠基人孔子诞生。孔子出生整整2500年之后,公元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了。迄今,我们的共和国已有了65年辉煌历史!从孔子出生,到新中国的诞生,经历了春秋、战国、秦、汉、魏、晋、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中华民国等诸朝各代。在此期间,辉煌、灿烂、博大精深的中华古代农耕文明,以1840年为时间上的标志,在外国列强坚船利炮携来的海洋文明的猛烈撞击下,以一种甚为屈辱的方式,开启了近代历史的进程。此后一百多年,伟大的中国人民经过"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的奋斗历程,以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那一刻为象征,开启了新的纪元。  相似文献   

10.
<正> 一、中国法学教育的历史 中国历代各朝都有官办的法律教育机构,尤其是秦、汉、隋、唐以及明、清,不仅设有专营法律的官职,更把法律的考试作为择它的条件之一。近代中国法律教育受西方法学教育的影响,清政府设立了京师法学堂,各地公立私立的法律教育机构也相继建立,中国的法律教育机构与体系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1.
一、知识链接(一)中古史1.完成大统一的朝代有秦、西晋、隋、元等。2.大的分裂时期有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和五代辽宋夏金时期。3.地方势力起兵发动的叛乱有西汉初年的七国之乱、唐朝的安史之乱等。4.清朝前期平定了“三藩之乱”、准噶尔部的叛乱和大小和卓的叛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二)中国近代现代史1.港、澳、台问题的形成。2.解决港、澳、台问题的方式、方法:一国两制。3.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区别:属于内政,设立特别行政区后台湾可以保留军队。4.阻碍台湾问题解决的两大因素: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5.影响国家统一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史的内容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个发展时期,朝代更替频繁、内容丰富、错综复杂.为了帮助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掌握学习过的知识.复习课主要应指导学生理清历史线索,在此基础上掌握重点、要点.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关于朝代更替.要求学生按时间顺序掌握主要朝代的名称、建立时间、开国国王、末代国王、都城名称(包括古今地名).方法上可指导学生自己归纳整理.二、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这方面应让学生注意掌握以下内容:(一)封建社会的五个时期.如:战国、秦、汉(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的分裂);隋、唐(封建社会的繁荣);五代、辽、宋、夏、金、元(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级中学《中国古代史》选修教材(人教社2003版)第15页的《春秋战国时期水利工程图》中,把“关中”标注在周都城洛阳以南与韩交界处,我以为是一处明显的错误。“关中”最早称呼来自于战国时期,一般认为是渭河冲积平原一带,因为它地处函谷关以西、大散关以东、箫关以南、武关以北,四关之中而得名。在战国时,它是秦国的发源地,后来又是秦朝的统治中心,因而又叫秦中;秦汉以后关中称呼一直没变,现在它仍是陕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带,陕西省也因此简称为“秦”。关中海拔约500米,因为它面积大而号称800里秦川。《中国古代疆域的变迁》…  相似文献   

14.
元朝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自唐末五代以来长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同时,唐以后开始出现的政治中心在北方、经济中心在南方的形势在元朝大一统的背景下进一步强化。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定都于大都(今北京市),为保证北方的粮食供应,元廷通过海路、运河等方式,源源不断地从南方运输大批的粮食。正如《元史·海运志》所讲:“元都于燕,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而在运输方式上,除利用运河漕运外,元代大兴海运。究其原因,主要是海运具有运费低廉的优点犤1犦(卷三四《漕挽之宜》)。但海运也有运输不够安全…  相似文献   

15.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曾多次出现过“分”与“合”的历史现象。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争霸和群雄兼并,出现了秦、汉王朝的统一;而秦汉王朝统一后却又出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分裂割据的局面。隋唐王朝统一后,再次出现了五代辽宋夏金分裂割据的局面;不过分裂并没有长期存在,最后是元、明、清三朝的统一。造成这种历史现象的原因,公认的有几种,而中国地理条件之局部的独立性和整体的统一性,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原因,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笔者认为在学科研究综合化趋势越来越加强的今天,古代史教学中应把地理条件渗入到“分”与“合”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16.
云南远自战国、秦、汉以来,文化上就深受中原的影响。在雕塑艺术上,从昭通出土的画象砖、陶偶,和晋宁石寨山等地出土的战国、西汉铜器看来,就已具相当水平,足与中原抗衡。现仅就昆明地区唐、宋以来保存下来的,作者亲自寓目的雕塑艺术,略作介绍,供有  相似文献   

17.
<正>江西在中国十大文化大省中排名第三,是因为它在中华文化的极盛之期--宋明时代取得了最高成就,一批文化巨人叱咤风云,为华夏文明的进程作出了无与伦比的巨大贡献。江西,春秋属吴地,战国属楚地,秦为九江郡,汉为豫章郡。汉代的豫章辖区与后来的江西省大致相当。历南北朝至唐代,江西人文一直在深蕴厚蓄之中。宋代以来,江西人文蔚起、名人辈出。江西繁荣发达的古代文化,至少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一是文章节义之乡;二是禅宗的腹地;三是理学的心脏地带;四是诗人与词客的沃土;五为道教的重镇;六为经济与治术之地。就文学而言,江西可谓"名家巨擘贤材荟萃,鼎钟野瑟相激百世"。正如近代学者梁启超所说:"我国里  相似文献   

18.
汉初贾谊的《过秦沦》,鲁迅先生曾称之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汉文学史纲要》)。然而对于其上篇分析秦亡的原因得出的结论“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二句如何解释,至今众说纷纭。一说:“攻守之势异,是说从前据险守固,各个击破;今则祸起家门之内,到处皆是秦的敌人,进攻和防守的形势完全变了。”(朱  相似文献   

19.
山西处黄河中游,有中华民族"文化摇篮"之称,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国科举隋大业元年(605年)始,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终,历经1300年,横跨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作为一种考试制度延续上千年的历史,这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都绝无仅有。历代科举中,山西共产生3000余名进士,有40余人进入鼎甲。本文尝试对山西历代的状元、榜眼、探花的情况进行小考。  相似文献   

20.
岑首 《学习之友》2006,(8):47-47
在秦汉以来的封建社会中,“万岁”是皇帝的专用祝词,后来还成了皇帝的代称。但实际上,多数皇帝却是短命鬼。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各朝可以查出生卒年份的皇帝有二百零九个,其中活过八十岁的只有四人;七十岁至七十九岁也是四人;六十至六十九岁二十四人;五十至五十九岁三十五人;四十至四十九岁二十九人;三十至三十九岁四十八人;二十至二十九岁三十四人;不足二十岁三十一人。超过三分之二的皇帝寿命不足五十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