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课堂教学过程这堂课的教学是从复习前节教材《东汉的政治和经济》开始的.教师先讲,公元25年,刘秀建立了东汉政权,定都洛阳.接着提问学生:东汉政权是怎样建立的?这个政权代表什么阶级的利益?东汉田庄的情况怎样?东汉政府为什么要度田?人民为什么要反度田?教师小结说:广大农民反度田的斗争说明,从东汉政权建立起,阶级矛盾就十分尖锐.到东汉中期,相继爆发了羌族人民的武装起义和羌、汉两族人民联合起义.东汉中期以后,由于外戚宦官交替把持政权,把东汉政治推向黑暗腐朽的顶点.东汉末年,终于爆发了黄巾大起义.(由此引入新课,板书课题,按讲授提纲逐一讲解)  相似文献   

2.
《古诗十九首》诞生于东汉末叶政治极端黑暗、社会环境极度压抑的社会背景之下,因而组诗的内容浸透着当时士人富于时代性的感情体验:一方面,他们对当时的黑暗环境和自己的不幸际遇而感到悲伤与绝望;另一方面,又对未来前途充满了悲观与迷茫.  相似文献   

3.
《古诗十九首》诞生于东汉末叶政治极端黑暗、社会环境极度压抑的社会背景之下,因而组诗的内容浸透着当时士人富于时代性的感情体验:一方面,他们对当时的黑暗环境和自己的不幸际遇而感到悲伤与绝望;另一方面,又对未来前途充满了悲观与迷茫。  相似文献   

4.
在东汉宦官、外戚专权,政治黑暗的形势下,汉中李固家族三代为官正直清廉,敢于同权贵进行斗争。他们不仅是东汉贤儒的典型代表,也是清流派正直官吏的典型代表。李固为维护朝纲同腐朽的宦官势力斗争的正义性及其高贵品质,对后世有着深刻影响,永远值得称赞。  相似文献   

5.
许氏是姓于唐尧,许由为其始祖的地位不可否认,东汉中晚期汝南平舆许氏大望族形成,许Fu之后具备了门阀世族资格,两晋南北朝时政治失势,由一流门阀沦为二三流地位,汝南月旦许为许劭、许靖二从兄弟主持,世人对其褒贬不一,但处于东汉末黑暗腐败的政治环境中,它在扶正压邪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是历代人向往的舆论监督形式。  相似文献   

6.
东汉后期,外戚宦官交替擅权,政治黑暗腐败,豪强地主势力不断发展,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顺帝以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南匈奴、鲜卑、乌桓等族不断侵扰,羌汉人民起义连绵不断。在抗击诸族侵掠,镇压羌汉人民起义的过程中,安定皇甫规、酒泉张奂、武威段颎为维护东汉王朝的统治和地主阶级利益,建立了一定的“功绩”,被统治者誉为“凉州三杰”,成为东汉后期政治舞台上“知名显达”的人物。  相似文献   

7.
南阳人才在东汉时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峰,南阳人凭借他们的渊博的知识,杰出的才能和优越的政治地位,对东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对东汉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和科学的进步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促进了东汉一代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而且一直影响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相似文献   

8.
秦汉时期的“诸生”是习儒而未仕者的泛称 ,包括经师的门徒、弟子和官学的郡国生徒、太学生、鸿都学士等。诸生是秦汉时期参预政治的基本群众。在秦和西汉初 ,诸生不仅是博士和经师学术上的继承人 ,而且是他们政治上的助手。东汉中期以后 ,由于政治黑暗 ,诸生对政治也逐渐由配合转为批判 ,进而在党锢之祸中与宦官进行面对面的斗争。诸生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在政治斗争中具有依违其间的特性 ,因而每当有重大政治变动时 ,往往就会发生分裂  相似文献   

9.
东汉中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皇权异化,士大夫对皇权表现出明显且复杂的制衡性:既有道义制衡,亦有权力制衡。东汉中后期士大夫对皇权的制衡,对当时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汉后期的政治特征以及士大夫阶层在形成和发展前期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0.
赵壹作为汉代情小赋的高手,基品传世的虽不多,但却以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风格赢得了世人的高度上瞩目。他的抒情小赋大胆拦击东汉的黑暗府配政治并与之决裂,这在汉以前或以后的抒情小赋中都是不多见的,同时在赵壹的同时代,用纯粹的五言形式,直接抒发文人对政治的不满和激愤之情的诗歌,甚为罕见,赵壹开创了以五言诗入抒情小赋的先例,为抒情小赋创造出了一种新形式。  相似文献   

11.
东汉王朝曾一度中兴,但随后的政治形势更趋黑暗,士人生于其间,往往无能为力,有志不得施展,因此,在其作品中感慨命运的悲惨屡见不鲜。具有悲情色彩的抒情赋在东汉兴起,更可见士人遭际与时代的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读书人的学问与文章,不外平政治与人生。尤其在社会动荡、民生多艰之际,国家命运与个人身世之叹便成为文人关注的焦点。《古诗十九首》深刻反映了东汉末年评议人对自身生命意义的探索与追求,游子的羁旅别恨,仕途的坷坎无望,人生的短促易逝,是他们心中永远难解的情结,然而他们并不因此沉沦,而是在黑暗中艰难地抗争,谱写了一曲曲沉重而又奋进的人生咏吧调。  相似文献   

13.
东汉外戚的权势在中国历史上的实属罕见,他们仗恃淑房之宠、掖庭之亲内干机密,出纳王命,典领军队。卫国安邦,对东汉政治的兴衰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潜夫论>作词频分析,彰显出王符对民本问题的高度关注.王符论及民的地位、价值等政治哲学问题,提出了爱民恤民的治国方略,特别是从民权意义上论及民本,这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新突破.王符关注民众的苦难现实,抨击实行残民政治的黑暗势力,通过社会批判的实践深化了民本理念.他无愧于东汉史上具有超前性、富有思维力度的民本思想家.  相似文献   

15.
荀彧其人     
东汉末年,宦官、外戚交擅权柄,政治愈加腐败黑暗,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激化,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特别是在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之下,东汉政权名存实亡。“汉室倾颓,奸臣窃名,主上蒙臣”,继之而来的是豪强蜂起,竟相问鼎,“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在此所谓“朝士肝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少负壮志,以天下为已任的曹操起兵山东,征战讨伐数十年,终于统一北方,立足中原。在此过程中,一代政治家,曹操  相似文献   

16.
从绿林、赤眉起义,到黄巾起义,东汉王朝经历了从"中兴"到腐朽的过程,随着社会危机日益加重,爆发了大规模的社会批判思潮,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对东汉政权的建设和稳固提出了理性的反思。本文试图从世家大族、边患、外戚宦官专权、经学衰败这四个方面探讨了东汉社会批判思潮兴起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从古至今,政局的变化往往最先在士人心中引起震动,这种震动又往往通过作品得以记录和传达.东汉末年,社会黑暗,政治腐朽,加之党锢之祸的影响,士人们的心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从崇奉儒学到背弃传统;由关注社会到关注自身;从追求不朽到及时行乐,这种变化在<古诗十九首>中留下了鲜明的印记.  相似文献   

18.
许氏得姓于唐尧,许由为其始祖的地位不可否认。东汉中晚期汝南平 舆许氏大望族形成,许 之后具备了门阀世族资格。两晋南北朝时政 治失势,由一流门阀沦为二三流地位。汝南月旦评为许劭、许靖二从兄 弟主持。世人对其褒贬不一,但处于东汉末黑暗腐败的政治环境中,它 在扶正压邪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是历代文人向往的舆论监督 形式。  相似文献   

19.
分封制是东汉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汉封君封地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点是东汉中央掌权者与封君之间政治关系和经济利益的具体体现.东汉的王国与郡之间在建制上是频繁转换的,侯国、汤沐邑与县之间在建制上也是频繁转换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历年来的考古发现考证了邓城、樊城的演进历程。邓城至少从西周中期就作为邓国都城建于今樊城西北的现址,直到西汉晚期一直是汉水北岸的政治、军事中心,东汉至南北朝时期下降为一般的县城,其政治、军事中心的地位渐被樊城取代。樊城并非西周晚期仲山甫封地,而只是东汉以后逐步兴起的军事重镇。汉水北岸的城市中心在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完成了从邓城向樊城的转移。邓城是襄樊的城市之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