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蚕到死丝方尽”常被用来赞颂一种以身殉职的“春蚕精神”。说到春蚕,让我想起“作茧自缚”这句成语。一提到它,人们往往想到它的贬义。不过,这只是人的片面认识;蚕如果有知,大概不会承认人制造的这个成语。  相似文献   

2.
春蚕     
一天,妈妈买回两条乳白色的小东西——春蚕。看着春蚕,我不禁想起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蚕,这个小生灵,为什么值得人们如此称颂呢?两条蚕在大口大口地吃桑叶,发出诗一般的声音。我的心快要按捺不住了,想早点儿看看它们怎么吐丝。每次观察蚕,我发现它都在吃桑叶,难道这就是它的工作吗?这样的工作未免太枯燥了吧!我不由疑惑起来:“这么好吃懒做的东西,值得人们称颂吗?”几个月后,蚕终于吐丝了。奶奶用麦秸秆扎成一座“山”,蚕上“山”了,慢慢地吐丝,最后把自己包在丝里,变成了茧。我仔细地观察着蚕茧。时间过得太慢了…  相似文献   

3.
自吴组缃的《谈<春蚕>——兼谈茅盾的创作方法及其艺术特点》发表以来,出现了不少否定老通宝形象典型性的评论文章.通过引证有关地方文献和近代蚕桑习俗,分析了近代杭嘉湖蚕乡特有的文化背景,可以明确:近代杭嘉湖蚕乡商业气氛浓郁,老通宝完全有可能按照资本主义的生产经营方式来组织春蚕生产,而小说的生活原型——作者茅盾的“丫姑爷”就是如此来进行1932年的春蚕生产的.因此,老通宝是生活在商业意识较强的近代杭嘉湖蚕乡这一典型环境中的富于资本主义冒险精神的蚕农典型.  相似文献   

4.
《春蚕》(六册)这篇课文塑造了一个勤劳、慈祥的母亲的形象,字里行间饱含着对母亲深厚的感情。文章言简情真,真是一曲母亲的颂歌。为了表现母亲的辛劳,文章把春蚕的喂养过程和母亲的辛勤劳动紧紧结合起来叙述。“春天一到,桑树才发出新芽,母亲就照例拿出几张蚕种来”。“照例”这个极普通的词,把母亲成年累月的劳苦表现出来了。当蚕儿的生命诞生后,母亲就带着孩子们摘桑叶;当蚕儿一天天长大,吃得多  相似文献   

5.
人们习惯把教师比作“春蚕”,不言而喻,这是对教师职业的歌颂与赞美。多年以来,我们的教师无怨无悔地把自己当作“蚕”,沿着一条一成不变的发展轨迹,蜕皮、成长、缚茧,把自己牢牢地圈在了“茧”中。笔者这样说,并不是批判对“春蚕”的褒扬之意,而是认为当前教育的快速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初中语文第三册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一文在第3节以“春蚕”为例简介蚕的一生时说:“吐完最后一段丝”便“停止自己的奋斗”。又在第6节尾、第7节头照应这一说,强调丝尽则蚕死。配套教参(89年版P59)也说:“本文引用这诗句为题,主要是取其字  相似文献   

7.
《春蚕》中运用了大量的吴方言词语,课本对“蚕花”、“看蚕娘娘”、“作兴”等加了注释,但还有相当一部分未予注解,这给教学带来一些不便。为便于教学,现试释如次:①白老虎:名词,即“白虎星”,凶神恶煞,詈语,专指女人。“你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目的1、学会生字词;能用“照例”、“总要”造句。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和“母亲”养蚕的辛苦。(教学重点)3、学习课文按喂养春蚕的顺序有条理地叙述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9.
    
上课铃响了,叶小智把手伸进抽屉拿书本。蓦地,他的手碰到了一个冰凉的圆东西,取出一看,是个扁平的小铁盒,再揭开一看,呀,两条蚕 !蚕儿白白胖胖的,正津津有味地吃着桑叶。   “哪来的蚕 ?”叶小智惊叫起来。   同学们纷纷围拢来,左猜右猜,怎么也猜不出蚕的来历。“得了吧,叶小智,在你抽屉里就是你的”。“反正你的蚕没了,这是上天给你的补偿。”   同学们的话激活了叶小智脑海里的记忆——   昨天上午,李老师正上着语文课,带大家学习巴金的《春蚕》,叶小智心血来潮,暗暗掏出蚕来拨弄,直到一只大手掌伸到眼皮底下,…  相似文献   

10.
“春蚕到死丝方尽”,于是我们赞扬蚕的伟大,蚕的无私,我们说得天花乱坠,然而蚕不会开心。因为它的茧并未背负如此沉重的意义。茧的存在仅仅是为了繁衍,仅仅是为了蜕变,但为了生存而结的茧却被人类堂而皇之地扼杀……人们“抽丝剥茧”,却也把美好的赞扬送给失去了生命的幼蚕。事实上,这丝这茧是我们的掠夺品而非春蚕的祭品。  相似文献   

11.
《春蚕》塑造了一个为了子女而含辛茹苦的母亲形象。教学时,可抓住课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 一、扣题理线索。 在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后,可扣题思考:母亲为什么养蚕?蚕的生命是怎样开始的?蚕上“山”前怎样喂养?蚕结茧后还要做哪些事情?从而划分文章的段落,理清文章的条理。  相似文献   

12.
<正>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千古绝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知在多少人心中产生共鸣。但是,从生物学角度来看,春蚕还没到死时,丝早就吐尽了。也就是说,不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而是“春蚕未死丝已尽”。 诗句中所说“春蚕”是家蚕的幼虫。在家蚕的一生中,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家蚕的幼虫发育到一定阶段才能吐丝,而且蚕吐丝也只局限在幼虫时期。为什么春蚤能吐丝呢?这  相似文献   

13.
这篇说明文介绍了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及其对人类的贡献,赞颂了“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献身精神。它既有科学性,也有文学色彩。其重点和难点是四至六自然段。标题摘自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个标题概括了课文内容结构。“春蚕”——说明对象,“(春蚕)到死”——说明生长发育过程;“丝”——介绍吐丝过程;“(丝)方尽”——以象征手法赞美春蚕的献身精神。本文以由远而近、纵横结合的方式,引出说明对象,它从养蚕到制绸的历史说起(远、  相似文献   

14.
陶平生 《中等数学》2014,(12):11-14
蚕吐丝作茧,把自己包在里面,比喻自己束缚自己.陆游诗云:“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现实生活的许多问题中,“作茧自缚”也未必是坏事(如航天员遨游太空、潜水员深潜海底,就需要穿上太空服、潜水服将自己与外界隔离).  相似文献   

15.
多年前我第一次读到茅盾先生的《春蚕》,小说中老通宝等的形象和蚕乡景象,至今仍在我脑海里浮现! 今天在春蚕时节重读了《春蚕》,对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阅读训练     
李娜妮 《广西教育》2007,(9C):25-27
科学家与春蚕 1912年春天,居里夫人的两个女儿养了一些蚕。病中的居里夫人有①(瑕、暇、遐)观察蚕儿如何吃桑叶,又怎样吐丝、结茧。她看了好久好久:蚕有求于人的只是几片绿叶,而贡献给人的却是精美②(纤、迁、钎)亮的丝;它们极忍耐地朝着一个目标——结茧的方向努力,一直到吐完自己的最后一根丝。看啊,看啊,居里夫人感动极了,恍惚觉得自己也化作了一条春蚕。  相似文献   

17.
比较可以显示事物的异同,突出事物的特点,有利于揭示事物的内部规律。阅读教学运用比较的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迅速深刻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而且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读写能力,使他们的思维得到发展。一、不同课文可比因素的比较 1.标题的比较。《蚕姑娘》和《春蚕》都是以蚕这种小动物的名称来作标题的,仅从字面看,两篇课文的标题似无多大差别。然而《蚕姑娘》用的拟人手法,把蚕当做人来写,文章也用这种手法介绍了蚕的生长发育过程,显得亲切自然,饶有趣味。而《春蚕》用的是双关手法,题意既指蚕,又指养蚕的母亲,文章也以蚕和母亲两条线索并行而以后者为主展  相似文献   

18.
赵玉芳 《考试周刊》2008,(49):225-226
《春蚕》是茅盾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我国现代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名篇。《春蚕》主要通过老通宝一家人在蚕事季节里,借债买桑叶,没日没夜地拼命劳动,虽然蚕茧获得丰  相似文献   

19.
五年制第六册14课和六年制第七册8课《春蚕》,是茅盾先生的名作。虽然大量篇幅是描述蚕儿从孵化出来到结茧上山的全过程,但实际上却是在着力表现母亲花费的心血,陈述“我”对母亲的崇敬和怀念,是一篇描写细腻、借事抒情的好文章。可是认真推敲起来,该文有两处的数词,用得不够妥当。第一是第二自然段第一句“我家门口有几株桑树”中街“几”,查字典,它表示两种意思:在疑问句中,是作为“多少”的疑问词;在陈述句中,是表示“不定的数目”的数词。显然,课文中的“几”是表示“不定的数目”的,按照习惯,它表示“十以下”,因为给人只是“不太多”的感觉。但是,课文中间却说“我家”养了“几张蚕种”的蚕儿。这就与前面产生了矛盾:一张蚕种的蚕儿至少要百十株大桑树才能保证桑叶供应,几  相似文献   

20.
《春蚕》是茅盾创作的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中的一篇。小说写于一九三二年,当时的社会背景怎样,茅盾在回忆《春蚕》的构思过程时曾经提到。教师可据此作些补充性的介绍。茅盾回忆说:“先是看到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以及国內政治的混乱造成了那时的农村破产,而在这中间的浙江蚕丝业的破产和以育蚕为主要生产的农民的贫困,则又有其特殊原因,——就是中国厂经纽约和里昂受了日本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