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魏亮 《英语广场》2016,(12):10-11
与巴尔扎克的许多小说一样,《欧也妮·葛朗台》也是描写金钱造成的悲剧。小说中心故事,欧也妮的爱情悲剧,发生在1819年至1829年的法国内地小城索漠。巴尔扎克在书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葛朗台老头、查理、欧也妮,描写了在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中,人性因金钱而起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17世纪的法国,真情不复存在,金钱和财富成为人们奉行的标准。人际关系中最接近人类自然本性的感情也完全地消失在利己主义的斗争之中,家庭关系完全被纯粹的金钱关系所替代。文章介绍了《欧也妮·葛朗台》中金钱禁锢下的各个人物的人生。  相似文献   

3.
名家推介 巴尔扎克在法国文学史上光辉璀璨,成就卓然,为同时代的作家所认可。 雨果在巴尔扎克的葬礼上说:“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属于头等的一个,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出类拔萃的一个。他的才智是惊人的,不同凡响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  相似文献   

4.
巴尔扎克细节描写的艺术功能,有助于增强文学作品的真实性,揭示人物个性的本质特征,增强作品情节的丰富性,揭示作品主题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5.
国内对《欧也妮.葛朗台》的流行评论多聚焦于对老葛朗台吝啬性格的剖析,是一种选择性误读。该小说中心主人公是欧也妮,主要内容是欧也妮的人生悲剧。老葛朗台对金钱的狂热追逐和贪婪占有,是欧也妮悲剧的主要原因。欧也妮所代表的温情主义与老葛朗台代表的金钱崇拜形成两种价值观的冲突;面对金钱魔力的挤压,欧也妮的生存空间和心理空间逐渐萎缩恶化;欧也妮的生活轨迹展示了金钱对人生命运的改写,成为"被黄金锁缚的女子"。  相似文献   

6.
《天净沙·秋思》是著名的“元曲四大家”之一——马致远的名作。当年马致远以一首悲秋怀乡的绝唱,不知感染了多少读者。今天,再细细玩味,其中的悲凉仿佛伸手可触,使人仍能得到美的享受。不妨我们再来感受一次:  相似文献   

7.
那河,蜿蜒在山林之间。它,是全村人的命脉,是我们与外面的惟一通路!河上有一条窄窄的小船,那船沧桑中透出古朴,它是我们惟一的水上交通工具。  相似文献   

8.
《欧也妮·葛朗台》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小说,是其《人间喜剧》中"最出色的画幅之一"。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大多对小说中老葛朗台的形象进行了详细剖析,却忽视了对小说中的女性悲剧色彩进行剖析。这是对《欧也妮·葛朗台》的一种选择性误读。在小说中,欧也妮·葛朗台也是小说的主人公,同样在小说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欧也妮·葛朗台的悲剧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对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历史课和政治课、语文课各说一套,互相抵触,致使有的学生这样发问:初中的社会发展史和高中的历史课说新生的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进步性,可是语文课分析到的每一个资产阶级分子都是大坏蛋;难道全由坏蛋组成的阶级还有革命性、进步性吗?像《守财奴》中的葛朗台老头难道也有革命性、进步性的一面P-57语文教师该怎么回答?我想略陈己见以备参考。  相似文献   

10.
姚娟 《学语文》2005,(3):13-13
《守财奴》节选自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家庭的苦难》一章,文中的主人公葛朗台是世界文学长廊中塑造的最成功的守财奴形象之一。他生活节俭,对家人苛刻,除了占有金钱,他不知道世上还有什么更令人快乐的事。为了钱,他可以逼走因破产而前来投奔的侄子。对妻子进行精神折磨,直到其死亡。剥夺女儿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乃至一生的幸福。他临终前最后一个动作是  相似文献   

11.
用现代的批判意识去审视《诗经·豳风·七月》,会发现《七月》就是豳地流传下来的一首周人时令歌,一首源于朴素的生活实践的时令歌,而且在艺术上具有嵌套式时间结构、“赋”中有“兴”以及兼有“风”“雅”之制等重要特点,在教学与科研中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我想,如果把生活拍成一部电影,我一定不会是出现在镜头前的第一个人.也不会是在独白中念出抒情段落的第一个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诗经·周南·汉广》为分析对象,从其题旨、艺术手法、结构三大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明确这是一首“男女相悦,求女不得”的情诗,同时又是一首情景交融的佳作,通过一唱三叹的叠咏,把主人公的相思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4.
春,缓缓弥漫了整个岁月。惬意的风带动漫山的云,缥缈虚无。  相似文献   

15.
约翰·凡·安德里亚的《基督城》作为早期西欧空想社会主义史上的第三颗明珠 ,描绘了他所设想的一个理想社会的蓝图 ,其中对教育进行了重点的论述 ,涉及自然科学、全面发展教育、妇女教育等问题 ,在今天看来 ,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论法国》一书中,约瑟夫·德·梅斯特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法国大革命观。梅斯特从保守主义的立场出发,以“神意”来解释法国大革命,强调大革命是神意对法国的严惩和重塑法国的手段。同时,他还力图证明法兰西共和国的无效的旧制度下君主制的良好,以此为波旁王朝的复壁提供理论基础。对梅斯特法国大革命观的探讨,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梅斯特的政治思想,也可以为我们全面评价法国大革命提供一些不同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在京都的圆山公园,我想描绘枝叶低垂的樱花树盛开的姿态与春宵的满月相互呼应、融合的情景。  相似文献   

18.
张荣 《现代语文》2009,(7):11-12
经中的婚恋诗极具艺术魅力,以朴实生动的笔触,真实地展示了当时社会人们对生活极大的热情,对爱情美好的憧憬。《将仲子》一诗的主题历来争议颇多,本文从典型的历史背景、特殊的恋爱环境、羞怯含蓄的爱情表白、原生态的大胆追求四个方面分析,认为该诗是一首隽永含蓄的少女诗意的恋歌。  相似文献   

19.
20.
找一处断崖,用扁担戳一个洞,人住进去,牛住进去,粮食住进去,日子住进去,就成了窑洞。在窑洞里生。在窑洞里长,在窑洞里上学。我们怎么能不喜欢窑洞? 我的家乡,有数不清的断崖沟壑。有断崖就会有窑洞。它不同于南方水滴穿石而成的阴湿,也不是地壳变动巨石架空而成的惊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