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白居易是唐代创作最丰的大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在世自辑诗文集的著名诗人。白居易之得名,"在《长恨歌》一篇"。虽然,《长恨歌》与《长恨歌传》的创作旨归不同,但其讽劝倾向与白居易《新乐府》之《李夫人》相同,并且《长恨歌》之感伤与白居易《寄湘灵》诸诗之情爱自伤一致。由于《长恨歌》产生于"少府无妻春寂寞,花开将尔当夫人"之时,所以,笔者认为,白居易《长恨歌》是古今帝妃婚恋与个人情爱自伤的产物,亦即古今三重婚恋悲情的结晶。  相似文献   

2.
多层面、多角度地阐述了从文学创作到接受这一极其复杂过程的内蕴。从创作角度,分析了《长恨歌》的创作基础.描述和揭示作者从事创作内在机制的活动和采用的构思方式,认为白居易的《长恨歌》以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传说为题材,同时受中唐通俗文学的影响,站在平民的立场上,用“个别”示“一般”的方法,在对李杨爱情悲剧进行歌颂哀叹的同时,显示出封建社会广大男女爱而不能的社会悲剧。因而,使《长恨歌》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历史原貌,成为一篇伤感的爱情咏叹调。  相似文献   

3.
《长恨歌》主题有三种说法:一是爱情说,一是政治讽喻说,一是双重主题说,而我认为爱情说更好更切题。一、杨贵妃杨贵妃的美,如花倾国,她迷倒了一个君王,迷倒了一个长安,迷倒了一个国家,迷倒了一段历史。“杨家有女初长成”,她如亭亭玉立的荚蓉,尚含苞待放,便名动长安,她水袖飞扬,眉目生辉,眼眸里水光点点,愁肠百结,柔情千转,梨涡内笑意盈盈,巧笑倩兮,  相似文献   

4.
关于《长恨歌》的主题,历来存在较大争议。探讨了关于《长恨歌》主题的三种主要观点:讽谕说、爱情说与双重主题说,并以求通过对《长恨歌》主题复杂性的探索,找出一种以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观念去把握作品主题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自唐以来,虽然历代诗评家在《长恨歌》的题旨问题上褒贬不一,颇多争议,但谁也不能否认,这首长诗仅用了840字便将男女间的至情至性演绎和发挥到了一个极致。虽然自居易一再表示自己毕生的诗歌创作是为了“惩劝善恶之柄,执于文士褒贬之际焉;补察得失之端,操于诗人美刺之间焉”(《策林六十八》),但在他众多的讽喻诗当中,一曲“长恨”却似天外来音,让人在感时伤世之外,很难不为诗中那份地老天荒之情而唏嘘感叹。  相似文献   

6.
讽喻说、爱情说失之偏颇,双重主题说也有缺陷。《长恨歌》的主旨,应是长恨。  相似文献   

7.
许巧敏 《文教资料》2010,(18):76-78
与日本传统"私小说"追求小说的客观性不同,大江健三郎的作品具有超越现实的深广度,本文拟以《个人的体验》为例,从对怪诞的人物、理性化的结局和梦的描写三个方面探讨其作品的这一特性。  相似文献   

8.
《长恨歌》自问世以来,众说纷纭,奠衷一是,没有一种观点得到认可。本文以“情”说起,浅析了一个作家创作一部作品,这和他的生活时代、个人经历、以及创作动机是有密切关系的。白居易的《长恨歌》致所以广为传诵,经久不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自己所诡的“感人心者,其先乎情”,自己感动了,形诸诗篇,才有感动别人的可能,可以说作者借《长恨歌》,使自己的感情得到了一次倾吐,在感伤哀怨的意绪中完成了对李、杨二人忠贞不渝爱情的歌颂,对其悲剧的结局给予了无限的同情。  相似文献   

9.
大江健三郎的《个人的体验》是大江早期最重要的创作之一,《个人的体验》结尾处主人公鸟选择同婴儿一起生活下去这一行为的突然转变一直是本书研究的一个焦点。在情动理论的视域下,人之存在本身即是一个情感的流变过程,情感的流变影响人的行动之力。当鸟选择自我欺骗,试图逃避自己照顾婴儿的责任时,悲苦的情动机制在运作,他的行动之力甚至生命之力本身都减弱了。而当鸟选择面对自己的责任时,随着愉悦情动的发生,行动之力与存在之力则得以生成、增强。情动的运作也意味着鸟行为的转变。在情动的运作下,鸟决定面对自己的责任,实现了自身的转变与成长。  相似文献   

10.
大江的代表作《个人的体验》描写了人生的悲剧性以及对其的超越,刻画了“生存的荒诞感、存在的虚无和人类对命运的抗争”,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受到了萨特存在主义的影响,同时又广泛吸收日本的文学精神而加以超越,形成了他独特的“日本存在主义”。  相似文献   

11.
陈寅恪先生认为《长恨歌》与《长恨歌传》用诗传合一的体式来书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爱情故事,在结构上为“一不可分离之共同机构”。其实由于叙事诗和传奇体裁迥异,它们不但展现出诗歌和小说的不同艺术魅力,同时还反映唐中期诗歌与小说互相借鉴、交融,共同臻于艺术妙境的创作状态。在体裁艺术上同样为“不可分离之共同机构”。  相似文献   

12.
《长恨歌》在翟理斯的《中国文学史》中最早被译为英文,此后的一百多年里一再被重译,版本多达十几种,是大多数唐诗英译集的必选篇目,被入选的次数已不可尽数。在译介的同时,英美汉学界也不乏一些与《长恨歌》主题、题材和诗歌艺术等方面的相关论述。本文拟就该诗在英美的翻译和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琵琶行》与《夜闻歌者》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2):107-108
《琵琶行》与《夜闻歌者》是白居易通过歌声关注妇女命运的两首诗歌,表面上写的是歌女,而实则抒发自己的报国无门,被贬之苦,从而达到感世咏叹的目的。然而两首诗在人物身份、对话方式、演技描写、外貌描写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笔者就从这方面着手来分析这两首诗。  相似文献   

14.
长篇小说《长恨歌》的英译本"The Song of Everlasting Sorrow"被誉为"是一部真正的经典"。译者选取了多样的翻译策略,使得原文本中典型的"他者性"适应西方读者的审美习惯和认知能力,作者和读者、忠实度与可读性之间的矛盾和角力转化为十分和谐的共处,令译本呈现出了王安忆文学世界的力与美。对《长恨歌》的译介研究不仅仅是特定文学文本的个案解析,更为中国当代文学翻译如何走出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在《长恨歌》丰富的叙述中,由“小历史”与个体的生命体验、“民间社会”与个体的生命伦理、“日常生活”与个体的生命意义等所构成的生命关学及其叙事伦理尤值得关注,它们使《长恨歌》成为汉语叙事的“典范”和文学史链条上不可替代的“孤本”。  相似文献   

16.
建构在语言乌托邦中的自我认同--评王安忆的《长恨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安忆对上海的认识与体察是深刻的、彻底的。在《长恨歌》中,她选择了上海弄堂的王琦瑶。并通过建立一个极精致的语言乌托邦,把王琦瑶放置其中,让她在这种温婉、流畅、隐约的语言中不断地认识自己,在她生命的流逝与缺失中不断地体悟生命的本真、上海的实质。  相似文献   

17.
王安忆的《长恨歌》与90年代的上海怀旧思潮是相对独立的关系,它既不企图煽动怀旧情绪,也不完全是为了回应这股热潮,而是作者在思潮萌芽初期提出的敏锐预言。其预言性与警示性,隐含于文本中怀旧乌托邦的形成与毁灭的过程中。"上海怀旧"是"重写文学史"的副产物,而王安忆为表达"反怀旧"立场所凭藉的阴性叙事手法,同样与"重写文学史"相关。在怀旧思潮的席卷之下,《长恨歌》的反怀旧预言反而成了怀旧的代言,这是历史发展过程中文学作品无法避免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关于上海的"文学怀旧"热潮是官方文化导引方向和商业文化消费模式的合谋,而王安忆的小说《长恨歌》作为"上海怀旧文本"的一个特例,既体现出对于怀旧热可贵的反思态度,却又未能完全独立于消费文化的牵制之外。本文通过反思这一"反思型怀旧"文本,从小说的三个中心意象及其兼含反思性与消费性的矛盾特质来挖掘《长恨歌》丰富复杂的文化态度,以及这部作品对于构建上海城市文化身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通过探析湘夫人、湘君的关系,阐述了两种灵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实属人间真情的流露,是神曲谱写的人性恋歌。  相似文献   

20.
诗歌翻译的标准和好坏一直是翻译界争论不休的问题,特别是汉诗英译问题.英译本中能称得上是精品或极品的却是凤毛麟角.比较流传千古的<长恨歌>的两个英译本各有千秋.诗歌翻译应做到在传达原诗内容的同时,兼顾原诗的形式,体现其音象美、视象美、义象美、事象美,保留其意象,达到其最佳近似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