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鹿世昌 《考试周刊》2014,(5):178-179
苏教版教材的配套教辅用书——苏教版小学硬笔习字册,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可供学生按照范字练习写字,帮助他们把字写好。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因对新课标写字教学要求的认识不足,习字册的作用被老师弱化,放任学生书写,使得写字教学不够深入,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本文就此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剖析,努力探究用好苏教版小学硬笔习字册的有效策略,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陈劼 《考试周刊》2014,(67):48-48
<正>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写字能力的培养,是第一学段语文教育的重点。第一学段的写字要求突出一个"好"字,要求学生一出手就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同时要求写字姿势"正确"。怎样才能做到"好"呢?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第一册的写字部分的编排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数量少:全册汉字要求认的是400个,而要求写的字仅100个。学生每课的习字量只有三四个,且都是按字形规律编排的笔画简单的独体字。教材科学的编排  相似文献   

3.
一、写字教学存在的两种倾向(一)教学方法陈旧死板,缺少创新意识小学l—6年级均有识字写字教学任务。在非公开课的教学中,不少教师习惯先教拼音,再逐个分析字形,然后给每个字组词,最后布置抄写生字,往往缺少识字教学环节。学生除了课本就是学习资料,周而复始地上学(听课)一回家(做作业),被动思考、被动学习,创新意识几乎被扼杀。  相似文献   

4.
与教材配套的钢笔习字册,由描红仿影与临写三个部分组成,遵循了习字的规律,体现了编者描红、仿影、临写三步走的习字意图,为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搭建了良好的习练平台。但在平时大量的听课与检查中发现,教师轻习字过程而只重写字结果是普遍现象,表现在习字册上为学生的描红、仿影不到位,双眼皮甚至与例字笔画格格不入等。  相似文献   

5.
陈风琴 《小学生》2013,(10):1-1
中国汉字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创新的成果和智慧的结晶,古老的汉字承载了中华文明久远深邃的历史。汉字蕴藏着广博的内涵,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审美价值。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写好汉字,培养其正确的审美观。《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艺术、美术课程中都要加强写字教学"。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让学生写好汉字,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特意配套了《小学硬笔习字》。《小学硬笔习字》与课文生字同步安排,每课针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课文安排了相应的生字、词汇、句子等内容的书写练习。低年级段主要安排了铅笔字的  相似文献   

6.
【课前思考】《画家与牧童》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当以识字、写字、读文为主。本课有1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8个要求会写的字,2个要求会写的词。另外还有一些词语需要孩子们了解、积累、运用,如"浓墨涂抹、轻笔细描、和蔼、批评、惭愧、一……就……、一会儿……一会儿……"等。《画家和牧童》是一篇传说故事,在课堂上让孩子们通过有滋有味地读故事,自然而然地学会生字、生词,并感受故事中戴嵩的虚心  相似文献   

7.
与教材配套的钢笔习字册,由“描红”“仿影”与“临写”三个部分组成,遵循了习字的规律,体现了编者“描红、仿影、临写”三步走的习字意图,为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搭建了良好的习练平台。但在平时大量的听课与检查中发现,教师轻习字过程而只重写字结果是普遍现象,表现在习字册上为学生的描红、仿影不到位,“双眼皮”甚至与例字笔画格格不入等。下面是笔者关于提高习字册使用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问银河》是二年级下册的最后一篇课文,我突然别出心裁,想换一种授课方式。正巧,临时有急事,不能上语文课,便改为自习课。经过一番紧急备课,我向孩子们提出了自习课的任务和要求。任务:自学第24课中《问银河》里的生字;要求:先读通课文,再将生字表中的生字进行认读,会口头组三个词语,最后自己观察生字的间架结构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抓住关键笔画,认真完成《习字册》。傍晚放学时分,我匆匆赶到教室,发现课代表早已将收好的《习字册》整齐地摆放在讲台上。拿起笔,一本本书写端正漂亮的作业展现在眼前,之前的担心顿时烟消云散。“驶”“轮”“坝”“宽”等易错生字的正确率竟是百分之百。  相似文献   

9.
听一位教师执教一年级的研究课《这儿真好》,引发了我对当前小学语文低年级写字教学现状的一些思考。这节研究课的前半程,教师上得很流畅,学生相当活跃。在这节课的最后十分钟里,老师安排的内容是“精心”指导学生书写好“象”、“极”、“玩”、“年”四个一类生字。按理说,十分钟时间安排写四个生字,应该是绰绰有余的。可在教学中,老师先引导学生逐一给这四个生字组词、扩词,然后再引导学生逐一书空识记字形,接着又引导学生逐一观察、评价老师所“范写”的字存在的问题,最后又带着学生温习了一遍“写字歌”。待到教师将上述环节教学完毕,…  相似文献   

10.
写字教学“三法”1.激发写字兴趣。良好的开端是顺利进行活动的关键。写字前对要写的字进行猜字谜、一字多组词等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有一个想写好字,一定能写好字的念头。2.教给写字方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援人以渔。”在写字教学时,要教给学生写...  相似文献   

11.
正识字写字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传统的识字写字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总是教师的"独角戏"。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教师必须抓住汉字的构字规律,有针对性地使用教学方法,让识写科学化,让学生快乐地独立地识写汉字。一、量力而行,选择科学的识字方法师:(屏幕出示"幼"字)小朋友们学得真快啊,今天我们又要认识四个生字了。我们先来看  相似文献   

12.
<正>《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年级段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每天的语文课中用10分钟来练习写字。低年级是写好铅笔字的重要学段。如何能让孩子们练出一手好字,以下的五个禁忌五个应对策略是需要老师们注意的:一、忌姿势不正确万事开头难。一年级的孩子们开学第一课就是正确的握笔  相似文献   

13.
<正>众所周知,在现阶段小学(特别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写字教学作为识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写字,从娃娃抓起是人们的共识。为了提高低年段学生写字的质量,不少学校都安排了专门的写字课。比如我们学校就安排了每周一节写字课。尽管这样练字,但学生们写的字并无长足的进步。翻开《习字册》,不少学生写的字仍然是歪  相似文献   

14.
一次,我正在布置作业:"每个生字写5遍."就听有个同学小声说:"都会写了,还让写!"我没说话就下课了.在班会上,我提出一个问题让大家讨论:老师应该怎样留作业?一个平时思维活跃的孩子发言了:"老师,您平时教的生字,我在课上就记住了.可我的字总写不好看,我能不能不抄生字,自己练练字?"经他一说,大家立刻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有的想少抄生字多练口算;有的却想多练朗读;还有几个同学要挤出时间写观察日记……看着孩子们兴奋的样子和期待老师认可的目光,我感动了--八九岁的孩子也有自己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呀!  相似文献   

15.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重点。对此,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摸索出了生字词教学的一些方法,概括为六个步骤。一、生字预习有必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教学中,学生对生字词的预习是必不可少的。我让孩子们把课文中的"二会字""四会字"读熟,按照笔顺表书空两遍。倘若学生真能扎扎实实地落实,那他们对  相似文献   

16.
一天下午放学,我和往常一样走进教室,学生正在等着我布置作业。一个学生说话了:“每个生字写两遍,后面组个词,再让好朋友听写一遍。是吗?魏老师?”我发现学生的脸上都没有一丝高兴之意。看来,我日复一日固定不变的作业布置模式已经让孩子们厌倦了。一丝愧疚涌上心头,我话锋一转:“同学们,那你们想怎么写呢?”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我回家读读课文就行了,因为我已经会写生字了。”  相似文献   

17.
生字书写微视频,立足课本,以指导学生把生字写正确、写美观为基本出发点,适当地渗透书法教育,或单字成一个视频,或以三四个字成一个视频,时间一般为3分钟左右。它可在课堂上、写字课上、家中播放,供学生观看学习,增强写字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的写字水平。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第一册的写字部分的编排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数量少:全册汉字要求认的是400个,而要求写的字仅100个.学生每课的习字量只有3-4个汉字,且都是按字形规律编排的笔画简单的独体字.  相似文献   

19.
<正>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以一年级下册为例,全册要求会认识550个字,会写250个字,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与一年级上学期不同,一些孩子有识字基础,而且从字形上讲,难度不大。复习生字时我将要求会认的字分为四次进行识字比赛,收到效果比较好。但本学期教学开始后的一段时间,我发现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感觉特别有效。  相似文献   

20.
学生进入小学校园后,每天都有学习任务。一年级新生主要学习汉语拼音、识字、写字,每天都有读、写、背的任务,孩子们年龄小,记忆快,遗忘也快,光靠课堂40分钟的学习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孩子们回家完成一定量的作业。首先老师要与家长取得有效沟通,尽快熟悉本班学生家庭辅导情况;其次老师要精心设计家庭作业,利用好作业册,布置的作业要有趣味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再者,孩子的作业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赏识,老师要注意用多种方式反馈并评价孩子的家庭作业。总之,要让孩子在快乐中巩固旧知,学到新知,养成良好的完成作业的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