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传统的劳动价值理论中,劳动生产率作为影响商品价值量的重要因素,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成反比,已是理论界长期广泛应用的定论。但若深化对这一理论的研究,我们还能发现,从简单劳动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两个前提出发,我们完全能获得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关系的另一解: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提高或降低),与劳动劳动量的支付能力成正比,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无关,与单位时间内商品的价值总量成正比。这一认识也是对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间的真实关系的描述,这样的认识并不妨碍我们对传统经济理论的若干重要问题的理解,且可能提供出一个解释现代社会诸多经济现象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2.
"商品价值量"原理重点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理解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和实现,必须准确把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重涵义.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条件下,社会商品价值总量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3.
劳动生产率的结构层次及其与商品价值量决定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生产率有个别劳动生产率、部门劳动生产率、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和国际劳动生产率四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劳动生产率对商品价值量决定的意义是不同的,但无论哪一个层次的劳动生产率都会使社会商品价值总量增加。  相似文献   

4.
龚维远 《新高考》2010,(1):9-11
在高考中,有关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题经常出现在选择题中,很多考生只知道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是反比关系,但不会具体运用,从而出现错误选择。本文介绍几则用劳动生产率来计算商品价值量的方法,以提高同学们的解题速度、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5.
一、课堂再现本学期初我们到区内一所重点中学观摩了政治教研组的一节研究课,内容是商品价值量计算。该教研组把《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题"影响价格的因素"中的"商品价值量计算"单独抽出来作为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无疑是在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高考的考情和趋势开展教研工作。该堂课的主要教学流程是:(1)复习影响价格的两个因素(供求和价值)、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讲授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6.
在理解和把握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量等概念的基础上明确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是: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明确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价值量的计算题可是说是高考政治试卷中的一棵常青树,它能较好地考查考生对教材基础理论的理解和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因此备受命题人的青睐。从此类试题的考查特点来看,主要考查价值量与价格的关系,涉及的基础理论包括价值量、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及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的关系。近年来,此类试题又与货币的币值、汇率的变动、货币流通等知识相结合,凸显了高  相似文献   

8.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详细论述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Ⅰ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Ⅱ。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关于商品价值量由哪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问题,理论界的争论颇为激烈且至今尚无定论。本文认为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Ⅰ决定,并分析了三点理由,得出了三点启示,这对于我国现阶段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高考中,政治科频频出现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题。然而,在指导学生复习这一内容时,很多教师没有很好归纳出解题方法,导致学生碰到简单的题目勉强会做,稍为复杂一点就被难倒,更不用说快速准确地答题了。下面笔者谈谈如何快速准确地计算商品价值量。  相似文献   

10.
11.
林岗 《教学与研究》2005,7(7):52-58
本文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包括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其相互关系、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等做了阐发,在明确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这个命题的同时,还深入讨论了生产者的价值转换系数与其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的新命题。  相似文献   

12.
无论从单个商品来看,还是从商品价值总量来看,商品价值量都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反向变动,即成反比。考察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复杂程度同时提高发现,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仍然成反比,而与劳动复杂程度成正比。商品价值总量的增加只能用社会分工的发展来解释,这正是被众多文献所忽视的。  相似文献   

13.
商品价值量是高考政治学科非常重要的考点,2008年高考全国各地政治学科的试卷共有5道涉及这一考点的计算题。这几道题目将数学知识和经济学知识有机结合,着重考察考生提取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下面首先就这5道题进行正确和错误思路解析,然后归纳总结解答这类题目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正计算题是高考政治试卷中一种常见的题型,《经济生活》中涉及计算的知识点有10个左右,如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货币的升值和贬值、货币的流通量、通货膨胀率与纸币的贬值率、汇率、恩格尔系数、贷款利息、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其中商品的价值量是一个重点、难点。近年来,一些省市的高考试卷中都有价值量计算的题目,如何做这种题目?我认为必须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结合笔者近十年的教学经验,我有一些比较深刻的体会。一、明白相关的概念(1)什么是价值量?即价值的大小。价值量分为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单一商品价值的大小)与商品的价值总量  相似文献   

15.
经济生活计算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这类试题的综合性比较强,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比较高,因而受到了很多命题者的青睐。其中,与商品价值量有关的试题出现的频率最高,但这类问题在教材中并未详细讲解,不管是对教师的教学,还是对学生的学习来说,都是一个难点。因此,对这类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归纳并总结其解题方法和技巧,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十分重要。笔者认为,要准确解答与商品价值量计算有关的试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高考真题】(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12题)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的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  相似文献   

17.
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如果劳动量为零时产量为零,产量随劳动量的增加而先递增上升然后递减上升,且随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而上升,则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随劳动量的增加先减少然后增加,并随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而减少。近年来出现的关于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的理论的主要错误是混淆了决定价值量的、抽象的社会必要劳动与决定使用价值量的、具体的有效劳动,以及混淆了劳动量的变化与劳动生产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商品价值量的计算连续在2007年、2008年的高考中出现,由此可见,这个知识点的重要性。笔者就商品价值量的计算结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探索,对2007和2008两年的高考题进行阐述,希望对正在一心一意紧张备考的学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成正比的争议涉及两个命题:一是,一定长度的工作日总是表现为相同的价值产品。二是,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本文回应的是关于第二个命题的争议。在这个问题的争议中,认为在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的规律将不再成立的人,即主张"成正比"的人,其论证的主要依据是建立在劳动生产率等于劳动复杂程度和劳动强度的假设上的。然而这个假设是不成立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本身"表现为一个工人在一定时间内,以同样的劳动力强度使之转化为产品的生产资料的相对量。"其与劳动强度和劳动的复杂程度没有直接的关系,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复杂程度是成反比的。更为重要的是,市场竞争是通过使商品便宜而不是使商品昂贵来进行的。如果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单位商品价值提高从而使商品变得昂贵,那么,资本家就不会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来进行竞争。显然,这不是事实。  相似文献   

20.
正确理解和把握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对于进一步理解、把握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等知识都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而一直是高一经济常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中也仍然是一个重点的教学内容。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必修模块《经济生活》课本对这个原理是这样表述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虽然教师对这一原理已进行了长期的探讨和研究,但仍然有进一步探讨和深思的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