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人民新闻事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支强大的队伍:一支是专业化的新闻大军,一支是不脱产的通讯员队伍。延安《解放日报》社论《展开通讯员工作》中说:“我们的报纸就不仅需要有能干的编辑与优秀的记者,而尤其需要有生活在广大人民中间的、参加在各项实际工作里面的群众通讯员。”一个新闻机构的职业记者再多,它只能跑一些“点”,而散布在四面八方、各个地区、各个部门的通讯员掌握着“面”;点面结合,就能更充分地反映出各条战线、各个地区、各个部门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甘当无名英雄”,“兢兢业业为他人做‘嫁衣裳’”。与张万象同志共过事的人都这样讲。 记得,有一次在与新华社国内部编辑座谈时,张万象同志讲,“当编辑就要有牺牲精神,否则当不了好编辑”。到今年,张万象同志在新闻这块沃土上,已经耕耘了30年,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做编辑工作,要说“牺牲”,张万象同志“牺牲”够多的了。经他组织编辑的稿子究竟有多少,好稿有多少,现在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但是,令他感到安慰的是,自己不仅为党的新闻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也交了一大批记者朋友。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新闻工作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同社会主义的文学、艺术、出版等事业一样,虽然各有自己的特点和具体发展规律,但是它们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组成部分,都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他又说:“我们的新闻改革还面临许多新任务。改革的目的,正是为了使新闻更好地成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更好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这两段话阐明了以下两层意思:  相似文献   

4.
“有偿新闻”现象的出现,不论是对党的新闻事业,还是对新闻队伍,都产生着极大的不良影响。首先,新闻由此会出现有悖真实、客观、公正原则,久而久之,将会极大地损害新闻事业的信誉。再者,“有偿新闻”的出现,对新闻队伍侵蚀更大。在金钱和物质利益的引诱下,许多人愿意当记者,不愿当编辑;不少记者、编辑忙  相似文献   

5.
穆青新闻作品研讨会: 在中国记协和新华社联合举办的“穆青新闻作品研讨会”开幕之际,中共新华社党组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为党的新闻事业和新华社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穆青同志表示诚挚的敬意,对参加这次研讨会的新闻界老前辈和其他同志表示欢迎和感谢! 穆青同志既是党的新闻战线上德高望重的老领导,又是在人民群众中享有盛誉的名记者。半个多世纪以来,他把自己的全部身心奉献给了党的新闻事业并作出了重大贡献。党的新闻史上许多具有重  相似文献   

6.
浅议舆论监督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舆论监督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光荣传统,是党赋予新闻传媒的重要任务。刘少奇同志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指出:“你们是人民的通讯员、是人民的记者,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反映人民的呼声,要敢说人民不敢说的、不肯说的、不想说的、想说又说不出来的话,要把新闻工作办得让人民满意。”新中国成立后,我党把舆论监督作为防止腐败、巩固人民政权的重要任务赋予给新闻传媒。1950年4月22日,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在报纸刊物上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决定》指出:“在报纸刊物上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为了巩固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保障党和国…  相似文献   

7.
胡耀邦同志在《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讲话中谈到新闻事业的性质问题时,一开始就明确地提出:“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喉舌,自然也是党所领导的人民政府的喉舌,同时也是人民自己的喉舌。”新闻事业是喉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曾强调:“党的新闻事业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这充分说明了新闻宣传在党的事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新闻队伍素质的高低和新闻事业的成败息息相关,可以说党的新闻事业能不能办好,关键在有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新闻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9.
坚持新闻报道、包括新闻采访工作的党性原则,是我们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生命,也是我们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必须坚定不移地遵循的基本准则。笔者认为,记者、通讯员在日常采访中,其党性表现,主要应强调以下几点: (一)唯实。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陈云同志也说过:“不唯上,不唯书,要唯实。”这些至理名言,无疑是我们搞好新闻采写的重要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0.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作出决定,追授万明同志“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表彰他忠于职守,勇于献身的精神。万明同志生前是四川省《青年世界》杂志社记者、共青团员。他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相似文献   

11.
大力弘扬新闻职业精神,是新闻界正在广泛开展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全面理解、把握和实践这一精神,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加强新闻队伍的能力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深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闻职业精神.作为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职业品格,是长期新闻实践的产物。特别是我们党的新闻事业创立以来,一代又一代新闻工作创造了永载史册的辉煌,形成了许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为新闻职业精神注入了崭新内容.使之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党的新闻事业的历史就是弘扬新闻职业精神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胡耀邦同志在《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讲话中,明确地向我们指出:“从最根本的特征来说,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喉舌。这不但是站得住脚的,而且是不能动摇的。”他又说:“新闻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新闻工作的任务。党的新闻  相似文献   

13.
记者只负责采访写作,版面编辑负责组稿拼版,这种传统的办报方法已愈来愈不能适应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在呼吁:记者与版面编辑是办报“流程”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记者要有版面意识.版面编辑也要有新闻意识.笔者由于工作的需要,既担负着记者的角色,采写新闻同时又要参与版面的拼排.在这里,结合工作中的一点体会仅从记者的版面意识这个角度谈点粗浅的看法.一、记者为什么要有版面意识在《湖北日报》前年举办的青年编辑记者培训班上,一位资深版面编辑深有感触地说,由于记者缺乏版面意识,不少稿件到夜班编辑这里“受阻”不好处理,甚至因此被“压死”.与此同时,不少记者有时出埋怨,自己的稿件在版面上没有处理好,见报效果并不理想.这两种感触实际上反映了同一个问题:记者的版面意识.然而,再深入探讨,便可发现这是当前新闻改革与版面改革的双重要求.随着新闻事业的飞速发展和激烈竞争,必然要依赖广大新闻工作者素质的不断提高.记者既要有专长,又要成为“多面手”.在沿海城市的一些新闻媒体中,采编合一成为一种趋势.作为报纸来说,记者既要能采写新闻,又要能用电脑编排版面,在这里、记者、版面编辑已经合为一体.现在,这种办报趋势已经渐渐向内地发展.因此,记者应具备版面意识,甚至  相似文献   

14.
新闻战线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老同志。我钦佩那些历尽艰辛在事业上做出成就的老记者。他们在几十年记者生涯中不避风险,深入生活,用自己勤奋的笔记录了时代风云,反映了火热的斗争,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为党的新闻事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更敬重那些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岗位的老编辑。他们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平凡琐碎的工作,默默地燃烧自己,帮助别人,仅仅是因为没有留下自己的宏篇巨制而鲜为世人所知。这种任劳任怨、甘当无名英雄的献身精神,尤其值得我学习。人民日报社原科教部主任凌建华同志,就是这样一位默默无闻地为党的新闻事业献出了  相似文献   

15.
时常听到不少通讯员发出这样的感慨:“我写了稿件若干,篇篇都如石沉大海”;“我的稿件采用后成了‘压缩饼干’”;甚至连新闻单位内部的记者也常有埋怨:“消息变成了简讯”、“长通讯变成了短新闻”。言下之意就是掌握了稿件“生杀大权”的编辑老爷“笔下无情”。其实,这些不完全了解编辑工作的同志或多或少地“冤枉”了编辑。编辑亦有编辑的苦衷。有人说,编辑工作是为他人作嫁衣,这话不假。  相似文献   

16.
正确实行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功能。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新闻宣传要多做团结、安定、鼓劲工作,不能没有舆论监督。而充分利用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正是发挥党的传播媒介优势,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重要体现。 马克思说:“报纸最大的好处,就是它每日都能干预运动,能够成为运动的喉舌,能反映当前新的整个局势,能使人民和人民的日刊发生不断的、生动活泼的联系。”革命导师这里所指的运动就是现实生活。因此,可以这样理解,新闻舆论监督,便是新闻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新闻工作研讨班的讲话中向全国新闻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殷切的希望:“到生活中去,到群众中去。”这是党中央新的领导核心在新的历史时期向我们发出的重要号召。为什么说新闻工作者要到生活中去,到群众中去?它较之党政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有哪些特殊性?其一,这是我国新闻工作发挥喉舌作用的需要。我国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党的政府的和人民  相似文献   

18.
胡耀邦同志在《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讲话中,明确地向我们指出:“从根本的特征来说,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喉舌。”他又说:“新闻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新闻工作的任务。党的新闻工作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也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就是用大量的,生动的事实和言论,把党和政府的主张,把人民的各方面的意见和活动,及时地,准确地传播到全国和全世界。”这两段话,指出了党的新闻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同时为我们指  相似文献   

19.
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是党和人民政府的喉舌。新闻要起到喉舌作用,就要宣传好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胡耀邦同志在《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重要讲话中说:“党的新闻事业是要代表党和政府讲话的,是要按照党的路线和政策来发表议论、指导工作的。”他又说:“看一个新闻单位工作好不好,就看它的这个主要任务完成得好不好。完成得好,工作是正确的;没有完成或完成得不大好,工作就肯定是发生了偏差。”新闻是变动着的事实的报道,但并不是所有变动着的事实都能成为新闻。事实所以  相似文献   

20.
近日从报上读到一条奇闻,某地组织记者,赴洪涝灾区来访,曰:“新闻扶贫”。新闻是客观事实的报道,既不象衣被可以防寒,也不象救生艇可以救人,如何“扶贫”?细读之后才知道,所谓“扶贫”,乃是记者勤奋采访,及时报道灾情和抗洪救灾情况,把灾区人民的斗志和困难迅速告知全国人民和国际社会。奇闻奇就奇在这里。赴灾区采访的新闻记者辛勤工作,当然是值得表彰的。这些同志的精神无疑是党的新闻事业的骄傲。但是,他们所做的一切,仍然是职责范围内的正常工作,难道就因为到了灾区,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