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回归生活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要求之一是: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1]“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腾飞”,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宗旨。学生已经成为课程改革关注的焦点,因此,当前的课程改革应关注学生生活、提升学生主体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讲,课程改革必须回归学生生活世界,注重学生精神生活的重建,并赋予其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一、现实的素描:…  相似文献   

2.
文化视野下的高职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反思高职课程改革的重要视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课程改革要增强文化的自觉意识,协调好传统课程文化和现代课程文化之间的关系,关注学生的社会实践,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  相似文献   

3.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基本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一种课程形态。它强调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设置这门课程,其主旨就在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它的产生既顺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整体走势,又体现了我国课程改革追求课程综合化的现实需要,可谓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结构的  相似文献   

4.
课程改革与生活化原则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要“改革课程内容过分强调学科体系严谨性、过分注重经典知识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要“改革教材脱离学生生活经验,难以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需要的倾向“.这一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其中蕴含有中外教育史上倍受人们关注的重大课题:“教育与生活之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5.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目标,其目的是要改变当前学校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相似文献   

6.
一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其目的是要改变学校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逐渐转为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转为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并逐渐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个体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爱的阳光     
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走近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扑面而来,它比过去的教育教学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更关注人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更关注人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更关注学生的尊严。因此,在课程改革中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爱的阳光     
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走近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扑面而来,它比过去的教育教学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更关注人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更关注人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更关注学生的尊严。因此,在课程改革中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颁布,各个学科都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基本任务,英语学科亦是如此。小学英语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教育要回归原点,关注人的发展;教学要走向服务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从意义出发,推动深度学习;研读文本、重视情境、梳理主线、构建结构化知识、关注内化提升、迁移创新,是实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条件。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课程应由“学科”走向学生,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重建学生的生活世界,让课堂教学从一味地“拓展知识”转向“回归生活”,还学生以生活,还学生以快乐,赋予教育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改变课程内容"难、烦、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随之出现的是"课程生活化"的口号。"课程生活化"指的是课程内容要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课程生活化"要得以实现,离不开"课堂教学生活化",也就是要把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作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更关注人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更关注人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尊严。这是因为我们要培养的不仅仅是知识性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适应新时代竞争的人——心理上的强。因此在课程改革中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小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更加强调要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提出数学要融入生活,认识到数学教学来自生活、用于生活。在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形成国际视野和开放意识,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实践、敢于创新,追求卓越,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生活化”是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因此,在各学科课程中都应非常强调教学的“生活化”。当然,信息技术教学更应注重“生活化”。一、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实际。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课应教给学生什么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做到的,应是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应该是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经常…  相似文献   

14.
<正>《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组织教学,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服务。"着重强调课程的生活化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只有满足生活需要的教育才有意义,因为教育的源泉是生活。因此,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设计更多学生喜欢和熟悉的生活化题材,并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将  相似文献   

15.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教育要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知识、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立需求,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学  相似文献   

16.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目的是要改革学校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力求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关注生命体验,关注儿童发展和生活是新世纪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也是新世纪课程改革的一个指导思想。要实现课程改革人性化的基本努力方向,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就首先要突出课程实施主体体验,在一定的课程情境中生成新的课程意蕴,因此,体验课程应当成为新世纪课程改革的一个生长点。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要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要达到这一目标,涉及到课程改革的方方面面,其中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建立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成了新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突出了“学生经验”在各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要求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可见,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合理、充分地考量“学生经验”有着举足轻重的时代意义。一、主张学生经验,是现代课程的价值取向关于课程,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定义;从哲学上说,不同的定义隐含着不同的意识和教育信念,也即隐含…  相似文献   

20.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联系生活实际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并明确写入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思想品德教学强调联系生活实际,抓住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也是对多年来我国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弊端的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