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然而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各种外来文化流入中国,冲击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孩子在外来文化的包围中成长,逐渐忘却中华传统文化,甚至对自己的文化产生了冷漠感。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分别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亲切感,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陈风芹 《考试周刊》2013,(21):39-39
<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它源于祖先,是我们炎黄子孙的宝贵财富,理应得到后人的重视、传承与发展。现如今,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新时期网络等新兴事物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迷恋于如今的网络流行元素,从而逐渐忘却传统文化,甚至对祖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因此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语文作为承载传统文化、蕴含丰富人文精  相似文献   

3.
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越来越远离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加之现代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少、慢、差、费"现象,用方块汉字传承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正面临断链的危险,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也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更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  相似文献   

4.
李楠 《学周刊C版》2019,(18):106-106
随着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全面推广使用,语文教材承载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被越来越多人认同。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引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更要注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本文从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意义出发,对语文课堂传统文化渗透的技巧展开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语文教学素材,对学生的价值观、人文素养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有效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道德素养和文化自信等。本文基于中职语文教学课堂现状,分析了中职语文教学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传承对策。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7,(50):71-72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改革的深入,在高校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是现代高校语文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传统文化在现代经济社会的涤荡下,传承与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利用高校语文教学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可以有效提升高校语文教学水平,实现现代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本文立足高校语文教学实践,探索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的有效路径,以期指导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文化素养至关重要。而小学语文教学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主阵地,如何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传承,从而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尝试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高中课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学生学习语文既在于学习知识,更在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当前外来文化入侵的现象日益严重,面对这一现状我们应该将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将语文教学变为传承传统文化的舞台,以此来传承传统文化。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找到两者之间的切合点,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相似文献   

9.
张晓 《教师》2024,(6):12-14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小学语文教学作为文化传承的基础环节,承载着培养学生文化认同、道德情操及思维能力的重要职责。基于此,文章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承与发展价值,分析了目前融合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教学的挑战,如资源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兴趣缺乏等,并提出了资源整合、方法创新和兴趣激发等策略。这些策略旨在指导小学语文教育,促进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教学的深度结合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语文课堂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也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本文将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与策略加以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历史与文化发展的精髓,同时,也是我国珍贵的文化财富。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渗透传统文化,既能够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笔者依据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本文当中阐述了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渗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李银英 《亚太教育》2021,(2):132-133
汉字历经几千年的传承演变与积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小学识字写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必然要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特别是低年级的语文教师,更要在言传身教中传承传统文化,把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融入识字教学中,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3.
朱红珍 《教师》2019,(4):45-46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劳动奋斗中形成的智慧结晶,礼敬文化始终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是中华民族的行为典范和内在素养的集中写照。而语文教学工作担负着传承优秀礼敬文化的历史使命。优秀传统礼敬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良好的育人功能,能够塑造学生的思想品格,增强学生的人文气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成长为现代化的优秀人才。文章主要从语文教学中礼敬文化传统传承的意义分析入手,重点介绍了语文教学中礼敬文化传统传承的方法,为全面有效地提升礼敬文化传统在语文教学中的传承效果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职语文教学是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教育内容,不仅要传授高职学生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同时高职语文教学也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担负着艰巨的任务。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素质教育下对高职语文教学的新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可以更好地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同时也可以通过高职语文教学来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基于此,文章具体围绕如何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开了探讨,为提升高职语文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责任,向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但可以更好地促进高中的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有利于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古典诗文的教学以及古典名著的阅读,选择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利用我国的传统节日开展相关的课外活动来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担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从而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6.
语文学科和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联系,语文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在传承传统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学语文教学应该紧密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中华传统文化最优秀的基因,充分发挥语文学科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在祖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翱翔,使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7.
正2020年初,教育部正式印发了新的中职语文课程标准,优化了语文课程体例和组织形式,新增了中华传统文化、历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教学内容,并进一步明确了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是中职语文课的课程目标之一。中职语文教学有义务承担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中职语文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加强对中职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民族性格和精神发展的土壤。当今现代媒体发展迅猛,各种外来文化争先涌入,对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了一定的挑战。青少年学生是国家、社会的接班人,应当肩负起弘扬、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香港新高中的文言文教学,力求增进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其课程指引文、教学教材均有值得讨论和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而语文教学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主阵地,如何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吸收、消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这需要每一个语文教师发挥聪明才智,创新传承途径和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20.
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有着丰富的内涵。语文课堂是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展开启蒙教学,引领学生解密汉字,进行阅读体验,参与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让学生逐渐从感知到传承再到爱上传统文化,在文化的传承中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