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钟林 《山东教育》2005,(21):123-124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越来越少,但教师从精神上惩罚学生,即“心罚”学生的情况却时有所闻。教师心罚学生的“武器”主要有三种: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越来越少,但教师从精神上惩罚学生.即“心罚”学生的情况却时有所闻。教师心罚学生的“武器”主要有三种:  相似文献   

3.
对于教师来说,不能对学生施行体罚是众人皆知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就有明确的规定.然而,不能对学生施行"心罚"也许部分教师就从来没有注意过.  相似文献   

4.
5.
本文主要讨论了教师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更好地发挥言传身教该注意的师表问题。即教师在仪表形象上要注意的“三要”和在言语交际中要避免的“三忌”。  相似文献   

6.
王安兰 《山东教育》2005,(30):50-50
在生活中,由于体罚孩子的危害时时见诸报端,所以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但随之而来的是,心罚现象又逐渐浮出了水面。据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心罚在某种程度上讲,危害远大于体罚。  相似文献   

7.
针对近年来学校教育中出现的不当惩罚,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严禁教师有任何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行为,这无疑是英明之举。可是,有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却在认识上出现了偏差,为了保住政绩,一概不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与“罚”沾边。谁要是“罚”了学生,“体罚”、“变相体罚”、“心罚”等罪名和“一票否决、责任自负、高职低聘”等处分则随之而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惩罚作为一种手段和方法,从古至今久用不衰.随着教育应当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这一思想的出现,惩罚是否可用之于教育成为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面对一幕幕因教师体罚而致学生伤残、死亡甚至自杀的惨剧;面对一件件因教师“心罚”而致学生抑郁、堕落乃至杀人的悲剧,全社会有识之士都会痛心疾首地大呼: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身心,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惨痛的教训引起人们的一再反思,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文规定: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有识之士的疾呼和教育部的明令在起到相应作用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禁罚”矫枉过正的后果:在媒体对体罚和“心罚”引发恶性事件的一再披露中,在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三令五申中,在社会各界对体罚和“心罚”的口诛笔伐中,在某些家长的大做文章和学生的无理取闹中,一线教师们变得手足无措,“谈罚变色”,使得惩罚似乎也应顺应时势退出教育舞台。但是,教育中真的不需要惩罚了吗?几度思考,几经争锋后,又一强烈呼声响起: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惩罚,将何去何从?思想不清则方向不明。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首先应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相似文献   

9.
“体罚”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个词,也是学校教育中屡“禁”而不“止”的一个问题。对于这一令许多教育实践工作者不得已而为之的“教育措施”,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本文试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来审视体罚,以期为摈弃体罚的思想与行为提供理论依据,为解决该问题提供对策。1.法学角度看体罚我国制定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一系列法律文件中都明文规定:禁止教师体罚学生。具体而言,《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五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  相似文献   

10.
体罚研究是一个涉及国家教育法规的敏感性课题。本文对学校体罚的研究原则、概念 和方法作了一个尝试性的探索,廓清了传统体罚与现代“体罚”的界线,提出了彻底抛弃传统体罚,合理 设计现代“体罚”教育方式的新构想,现代“体罚”,其实是一种建设性的惩戒方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离和科学教育思想的普及,家长对犯错误的孩子大打出手或是用罚站、罚跪的形式进行体罚的越来越少了。因此。体罚正在逐步退出教育的历史舞台。但是,对孩子的另一种惩罚却被许多家长忽视,并有意无意地施于孩子,而且与体罚相比,其危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是“心罚“。  相似文献   

12.
体罚是最古老的教育手段之一。听长辈说,他们读私塾时,先生布置的课文背不来便要挨戒尺。自己上学时,也亲眼目睹过老师让迟到的学生罚站,对调皮的学生讽刺、挖苦,甚至打骂,等我本人为人师时,我吃惊地发现体罚好像是部分中小学教师情有独钟的管理学生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教师体罚学生是指教师以暴力的方法或以暴力相威胁,或以其他强制性的手段,侵害学生身体健康的侵权行为。有调查表明,教师中认为对学生的体罚应绝对禁止的占39%,认为“可以”或“偶尔可以”的占61%,其中23%的教师振振有词地说:“体罚也是教育方法之一,应允许。”体罚学生屡禁不止,几乎校校有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体罚伤害事故屡屡发生,触目惊心,请看下面材料。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育法律法规的相继颁布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已不多见,但在教育过程中,一些班主任和老师对“问题学生”往往采取疏远、隔离以及嘲讽等态度。这些在不少人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行为,实际却是典型的校园“冷暴力”。校园“冷暴力”的存在是对学生人格和权利的不尊重,既危害学生的健康成长,又妨碍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因此,校园“冷暴力”的滋生和蔓延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  相似文献   

15.
2009年01期《体罚》一文,虽然作者教育体罚运用的很巧妙,读后却有些上当的感觉。对待犯了错误的学生,比如扎了老师的车胎,老师本是“道听途说”,不足为信。更何况,老师从自己的感受进行推测,先入为主地把被批评的学生认定为作案者,有失公允。  相似文献   

16.
陈润社 《陕西教育》2001,(10):18-19
目前,素质教育取代传统教育已成为教育的主旋律,但传统教育中的体罚学生现象在各地、各校都不同程度的普遍存在,且呈愈演愈烈之势,严重损伤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发展,给素质教育蒙上了一层阴影。  相似文献   

17.
“心罚”与“体罚”相比,同样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心罚给学生心灵造成的创伤是难以愈合的。 1“心罚”的种类 一,嘲笑讽刺;二,把学生赶出教室,或用膝盖或趴在地板,窗台上写作业;三,撕毁作业或试卷;四,罚站或罚蹲在桌底;  相似文献   

18.
刘丹 《教育导刊》2005,(12):26-26
很长一段时间,奥数被人为地贴上了诱人“标签”,全国上下中小学校、家长、学生对奥数的追崇趋之若鹜。为了给学生“减负”,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以不同方式“封杀”各类奥数学校,然而即使这样,也未能撼动奥数的火爆之势。究其原因是:奥数“培优”背后存在种种“变异”。  相似文献   

19.
那是我第一次用“体罚”的方式教育学生,但这次“体罚”所产生的效果完全出乎我的预料,也使我更加深切体会到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学生身上永远有值得老师学习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