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一、巧用图像的面积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相关的过程量(如图1所示),如v-t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F-s图象中,图线与  相似文献   

2.
潘立新 《物理教学探讨》2003,21(12):15-15,48
在v-t图像中,图线坐标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的路程大小,改变坐标轴表示的物理量,结合物理概念和规律,“面积”的意义就更丰富了。1 v-t图像中“面积”表示路程大小例如图1所示,两质量完全一样的小球,从A点出发沿光滑的a管和b管由静止滑下,设转弯处无能量损失,比较两球用时长短。(B和D两点在同一水平线上)  相似文献   

3.
在v-t图像中,图线坐标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的路程大小,改变坐标轴表示的物理量,结合物理概念和规律,"面积"的意义就更丰富了.  相似文献   

4.
巧用v—t图像,可以使一些运动学问题的求解简单明了,还可以解决一些运用公式法无能为力的问题.运用v—t图像解题,首先要搞清图像的含义:如图线表示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怎样,图线上某点的斜率代表对应时刻的加速度,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代表位移的大小,两图像的交点表示这时刻,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  相似文献   

5.
<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纵轴表示速度v,横轴表示时间t,画出的图像就是v-t图像。v-t图像反映了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1所示:(1)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如图1所示,图线a为电源的U-I图象,它表示外电路的电压随电流的变化关系,图线的纵截距为电源电动势,横截距为短路电流,斜率的绝对值为电源内阻.图线b为线性电阻的U-I图象,它表示定值的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两者的交点坐标表示该电阻接到该电源上时电路的总电流和路端电压.图中矩形U1MI1O的面积表示此时电源的输出功率,而图中矩形ENI1O的面积为电源的总功率,上述两个面积之差为电源内电路消耗的功率.  相似文献   

7.
林宁 《中学理科》2004,(5):93-94
函数坐标图像问题是基本数学问题,但将其运用到化学科时,有不少同学就感到无能为力。要解答好这类赛题,笔者认为:①要懂得纵轴、横轴所表示的化学意义;②坐标原点在纵轴和横轴上所表示的数值;③图线所反映的化学意义;④不同图线交点的化学意义。举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8.
一、变力做功的求解方法 1.利用图象法求功 利用图象求功的方法主要用于当力对位移的关系为线性时,或在F-s图中表示力变化的图线与s轴围成的图形“面积”有公式可依时,因为在F-s图中,这种“面积”的物理意义就是功的大小.  相似文献   

9.
用图像面积研究非线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成华 《物理教师》2007,28(11):47-48
在物理学中,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以用公式表示,也可以用图像表示.图像不仅是实验模型,而且是数与形的结合,是具体与抽象的结合,它能够直观、形象、简洁地呈现出两个物理量间的关系,清晰地展现物理过程,正确地体现实验规律.因此,我们学习时应明确图像中纵、横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并据此分析图像表示的物理特性及物理规律,明确图线在纵(横)轴上的截距、拐点、图线切线的斜率、图线与纵横坐标所围面积等代表的物理意义等.2007年《考试说明》要求考生“能根据物理问题的实际情况和所给条件,恰当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等形式和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10.
U-I图像是电学中很重要的一个图像,认真分析该类图像对同学们的解题会有很大的帮助.关于U-I图像的分析,同学们可从以下两方面去理解.一、U-I图像的物理意义如图1所示,设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外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U,回路中的电流为I,由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和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得:U=IR,U=E-Ir.在同一U-I坐标系上作出以上两式的函数图像,如图2所示.很明显U=IR对应的图线为OH,表示定值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U=E-Ir对应的图线为AB,表示电源的伏安特性曲线.U-I图像物理意义的理解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直线斜率:直线OH的斜率k表示外电路的电阻R(k=UI=R),AB的斜率k的绝对值表示电源的内阻r(|k=IE短|=r).UEUB DHCO I1I短图2AK ErRI U图12.坐标截距:AB直线在纵坐标轴上的截距(OE)表示电源的电动势E,在横坐标上的截距(OA)表示为短路电流,其大小为:I短=EI.3.直线的交点:直线A与直线OH的交点为C,其横坐标值I1表示此时闭合电路的电流强度,纵坐标值U1表示此时的路端电压,图中CD值表示这时电源内阻的电压Ur=E-U1.4.面积:在U-I图像中...  相似文献   

11.
巧用v-t图像,可以使一些运动学问题的求解简单明了,还可以解决一些运用公式法无能为力的问题.运用v-t图像解题,首先要搞清图像的含义:如图线表示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怎样,图线上某点的斜率代表对应时刻的加速度,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代表位移的大小,两图像的交点表示这时刻,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  相似文献   

12.
学生用伏安法测量灯丝的电阻时,绘出了如图1所示的伏安特性曲线,从图上看出灯丝两端的电压并不随电流线性变化。让学生自己分析原因,他们也都说出了是电流通过灯丝时引起灯丝发热,改变了灯丝温度,灯丝电阻发生了变化。严格的说,灯丝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线性元件。随即笔者便问学生这样的问题:在某一特定状态(U,I)下怎样用U-I图线求出灯丝的电阻?其中就有一部分学生说,图线上某一点的斜率表示此时的电阻。他们还举了一些相似的例子,如:s-t图线的斜率表示质点某时刻的速度,v-t图线的斜率表示某时刻加速度等等。  相似文献   

13.
物体受恒力作用,力的冲量I=F&;#183;t,由F-t图象如图1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力,在时问t内冲量大小.如果力随时间作线性变化时,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在F—t坐标上如图2所示,力F在时间t1到t2内的冲量也可用图中的阴影线“面积”表示(这和在v-t图象中用“面积”表示位移是一个道理).  相似文献   

14.
黄黎 《中学教学参考》2009,(20):103-104
近年各地中考物理试题中,不时出现一些与函数图像有关的考题,不少考生由于不习惯用函数的思想来分析物理问题,当碰到这类题时,常有无从下手的感觉.纵观多年中考物理中的函数类试题发现:题中涉及的函数图像有,一次函数图像;二次函数图像;这两种图像的综合运用.对函数图像题的分析解答,应注意:1.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意义;2.函数图线所代表的物理意义;3.图线与坐标轴的交点的物理意义;4.图线上的点所表示的物理意义.用函数图像来分析或表示物理问题或过程,显得比较直观形象,所以在物理学习和研究中有着较广泛的应用,同样成为了中考命题的热点.本文结合中考题作些分类解析.  相似文献   

15.
物理学中的某些图线和横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有特定的物理意义,如速度-时间图线和横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可表示物体的位移,理想气体的p—V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可表示气体所做的功等,利用这些“面积”关系,能给解题带来方便.本文从四个方面说明“面积”关系在解题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图像法是处理实验数据常用方法之一,它的优点在于:一是用图线表示相关物理量的关系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二是图线作出后,还可以由图线的斜率、截距、包围的面积求出相关物理量,并可以结合图像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讨论;三是图像法有取平均值的效果,可以排除偶然误差,提高实验的精确度。通过图像,学生可以从中  相似文献   

17.
在讨论气体的三个实验定律时,理想气体的状态发生变化,往往使用P-V图线、P-T图线及V-T图线来表示,分析气体定律的图线,可以加深对气体状态和变化过程的理解,从而开阔思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玻意耳-马略特定律与P-V图线玻意耳-马略特定律可表示为PV=恒量.在P-V图上,等温过程表示为双曲线.(1)在图1中,给出了不同温度时,等温变化过程的一组等温线①、②、③,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V=值量,可知PV的值与T值成正比,因而不难确定不同等温线温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因为P3V3>P2V2>P1V1,所以T3>…  相似文献   

18.
为了培养学生应用图像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在中学物理课的教学中,应着重提高学生识图、析图、用图的能力,让学生真正理解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和图线特征。  相似文献   

19.
物理图像中某些物理量的图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的数值等于某些物理量的值,这给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就是利用常见的“面积”的物理意义,帮助我们分析物理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运用数学的"形",承载物理的"质",坐标图像以此来提供信息,其特点是简捷、直观.图像由横坐标、纵坐标、图线组成.弄清纵、横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认清图线的点和线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就可以轻松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