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漫谈园林画     
正中国园林始于何时?传说黄帝时就有"引百兽而饮甘泉的玄囿"。囿,园有垣也,垣即矮墙,但玄囿具体有多大,谁也没见过。中国最早关于园林的记载,是《大雅·灵台》中"王在灵囿,鹿攸伏"之句,,母鹿或泛指母兽。这首诗大意是,周文王命人造了一个可以供皇家观赏和捕捉的野生动物园,除此之外他还设置"囿人"职位,囿人即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园林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完美结合,凝聚着人类向往自然、美化自然、与自然交流的愿望和体验.中国古典园林匠心独运的布局安排、独特意境都体现出古代造园中诠释"自然"、享受自然的"自然观".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观"对中国古典园林在艺术上的表现影响深远,对当今造园艺术和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师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思想。中国古代的文人雅士以及造园匠人,在此思想的指引下,设计与营造了具有不同风格的古典园林,而这种核心思想,至今仍影响着今人对园林这一高雅艺术的创造。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传统园林中"师法自然,天人合一"对造园手法的影响,归纳整理传统的造园手段,并为今后中国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造园艺术水平历经千年历史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天人合一、物我并融的境界,影响了世界各地园林艺术的发展。园林是一种空间艺术,论文通过对古典园林景观建筑布局的研究,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形式、造园手法,为现代造园与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博会的召开,低碳景观成为了现代景观设计的热门话题,而中国古典园林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古人高超的智慧。针对低碳景观这一热点话题,从"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天人合一"、"生态相合"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在实际的低碳景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通过对中国园林叠石的特征分析,指出自然、质朴是叠石的真正本质,从它与造园关系,所产生变化,发展的角度予以阐释。  相似文献   

7.
说到吴地古典园林的兴盛,人们往往会提到诸如:安定的社会环境、富庶的市镇经济、充沛的水石资源和秀美的自然山水。此说不无道理。但是,园林修筑的重要动力,取决于造园的人,取决于造园人对园林的依赖和需求,取决于他们对园林的嗜好和偏爱,进一步说,取决于吴地的地域风情,这自然就涉及吴地的民风民俗、衣食住行、起居生活乃至思想观念。结论是:地域风情是吴地古典园林兴盛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园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古典美学的精髓集中在园林中。中国园林也可以视为中国古典文化精神包括美学精神的感性显现。中国园林的美学精神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儒道兼得,取格“清雅”。儒家思想有两个基本点:家庭文化本位和人生价值本位。中国的园林总是营造出浓浓的家庭意味,但是儒家的等级思想以及由礼仪体现出来的法度井然,也从园林中处处见出。为了励志,园林的风物体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怀。中国园林造园的基本理念是“法自然”,从本质上看,园林是退隐的精神寄托物。这些充分体现出道家的思想。从整体来看,中国的园林,其文化精神是儒道兼得,而重在“道”意。园林宜雅,雅而脱俗;园林宜清,清而出尘。“清雅”可以视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品格。第二,气韵生动,重在“韵味”。中国园林的美学品味尚“韵”,也就是尚“含蓄”。中国古典美学关于“隐秀”的理论在园林中有突出的表现。第三,众美荟萃,趋于乐境。中国的园林是一种综合的美。它有自然的美、人工的美。人工的美中,最为突出是艺术美。中国园林造园的最高理念是音乐的。中国园林所追求的是类于音乐却又超越音乐的境界。第四,天人合一,人间仙境。中国园林最高精神是天人合一。中国园林在物质上是现实的,在精神上却是理想的。它是人间的仙境。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校招生》2003,(4):44-46
人与自然的交融——园林关注园林人从森林中走出来,再由农村聚居到城镇。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城镇作为一个特殊的载体在大自然中形成了一道独特而隽永的风景,于是人们便创造出园林设计,以人工再造自然,恩格斯称为第二自然。我国约在西周时期出现了囿,西晋便有了园林的称谓。  相似文献   

10.
白振海 《天中学刊》2004,19(5):117-118
我国是世界上造园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它具有三千年余年的历史.在世界园林史上,我国的园林艺术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高超的艺术水平,独树一帜,久负盛名,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中国园林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是大自然的浓缩和提炼,达到了虽由人做、宛若天开的艺术境界.巧妙地运用园林要素创造了无数和谐的景观。  相似文献   

11.
明代中后期,尤其在江南地区,很多上层文人士大夫开始修建私家园林甚至直接参与造园,随着造园的兴盛,园林山水画也逐渐成熟起来。本文选择苏州地区吴门画派早中晚期三个典型画家沈周、文征明、钱穀的园林山水画作品,来具体向读者展示文人园林如何从淡雅走向奢华的发展脉络,以及园林山水画如何脱离自然,走向逼真描绘世俗生活的过程,并试图探索这一变化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借景是园林景观中必要的一种造园手法,它可以将园林空间延伸,丰富园景。主要有借自然景物、借人为景物和借无形景物(声色香)等方面,通过对丰富的借景内容、灵活的借景方法和一些优秀的实例进行分析,探讨借景在造园中的一些可行方法,旨在探索如何能够利用借景手法,既符合经济原则,又能使得园林各景相互因借,达到更佳的造园目的和赏景效果。  相似文献   

13.
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是中国园林的两大主要流派,本文主要通过对二者造园思想、布局及构景要素等方面的比较来阐述各自造园艺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山水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园林伴随着历史的脚步不断向前发展.中国造园首先从属于绘画艺术,既无理性思维,也无规则,一座中国园林就是一幅中国山水画.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有着不解之缘,尤其是山水画对园林的影响更为直接、深刻,两者在一定时期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园林发源于自然,从商周时期用于狩猎游乐的灵囿发展到元明清山水宫苑和江南私家园林,中国古典园林都以其独特的意境营造态傲立于世界园林之中.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营造和中国传统村落的意境营造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山石意境、水体意境、建筑意境以及花木意境来归纳总结园林中意境的营造方式,进而探讨对于中国传统村落意境营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影响颇为深远,对世界园林史与建筑史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受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深深影响的日本古典园林,继承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与优势,又结合了地域,气候,人文思想等特点,改进创新,最终形成了独具风格的造园艺术。中国古典园林对东西方园林的一些共有的设计理念也有着自己的处理手段;而且融合了自己历史、人文、地理特点后,也表现了自己的一些独到之处。可当今的中国园林艺术似乎忽略了一些自身的特色,缺少发展创新具有中国自身特色的园林艺术。师他人之长以自强,中日古典园林在造园手法上有各自的特点及长处,通过对两者在造园手法上进行比较分析,了解各自的优缺点,从而对我国未来园林艺术的发展创新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旅游审美价值研究是旅游市场向美学化方向发展,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与规划的基础。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例,运用旅游美学的基本原理及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原则,对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造园历史、造园要素、园林布局方式、造景手法、园林意境及园林人文历史等方面的论述,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旅游审美价值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8.
崇尚归隐自然山水的隐逸文化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的园林艺术大多数与山水有关,源于造园者的指导思想;因为无论古代帝王或者文人臣子,他们的特使身份和社会角色使得他们归隐山林的人屈指可数,而对于自然山水的仰慕和追求便迁移到园林的建造中去,而构筑园林时无不受到中国山水画诸如立意,构图等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沈园作为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在中国园林中有着独特的地位,最为突出的是其"诗文造园"的特殊审美内涵:意境美、人文美和爱情美。通过对沈园审美追求和审美意蕴的探讨,我们可以清晰地概括其审美特色,并以此了解江南古典园林是以意境为最高的审美境界,从而形成自然、统一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20.
白居易的园林意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园林史上,唐朝是个重要的时代。一则唐代园林繁盛,二则园林理论在唐代日臻完善,三则唐人的园林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后代士大夫园林意识的形成。白居易的园林理论在唐人中最有代表性,具体体现于他的大量园林诗文中。本文即以其园林诗文为考察对象,从四个方面探求蕴含于其中的园林意识:一、园林使人身心愉悦,进而被视为生命的寓所;二、造园时化大为小,赏园则小处见大;三、素朴自然自成一种审美风范;四、园林世界还是退隐的最佳场所,被看作安顿身心的秘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