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韩愈说:“轻以约,故人乐为善。”因为“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所以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要求,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实。现代心理学认为:人希卓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当学生感到不需花费太艰辛的劳动就能获得老师的表扬时,他们的写作兴趣立即被激活,表现出极大的写作热情。因此,在中学阶段,尤其是农村的初中阶段就大部分学生来说,作文应该是学生表达自己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的工具,只要能达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晰,结构完整的要求就足够了。因为学生习作不能视为文学创作,要求高会让学生产生望而却步和抵触心理,导致他们厌恶写作,拒绝写作,结果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2.
3.
情是作者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喜、怒、哀、乐等主观感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加以表现和抒发.直接抒情,一般是用在人物情感的高潮或者事件激动人心的时刻,强烈的感情喷涌而出,动人心魄.间接抒情,就是结合叙述、描写或议论抒发自己的情感. 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作文训练是"学会抒情",下面就走进今天的聊天儿室,来了解一篇文章如何抒情.  相似文献   

4.
现在的学生在诗歌学习过程中存在一种"怪"现象,他们可以对一首诗的主题或主旨讲得头头是道,可对于文中较难解的字、词或句子却不懂,那么,学生所讲的主题,并不是他从理解整篇课文中得来的,而是从老师那里"听"来的.这种教育的结果与我们的新课标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相似文献   

5.
6.
王勇 《新高考》2009,(3):11-12
高考作文要求"感情真挚",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但什么是真情实感,如何才能打动人,不少同学对此模模糊糊,以为喊几句口号,来一段排比,说几句煽情的话就是抒情。其实,好的抒情句是耐人寻味的,是越咂摸越感动的。而文章若想打动人、感染人,就需要作者能够挖掘内心深处的灵魂,抒发内心深处的真情。"在情感化氛围中写作,让思维在情感的河流里穿梭,语言在情感的波浪里翻花,灵魂在情感的激荡中净化。"  相似文献   

7.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贵有情,情感是连接作者与读者的桥梁,情感是碰撞出读者心灵火花的电石,学生只有用自己的真情去拨动老师喜怒哀乐的琴弦,才能获得共鸣,得到赏识.怎样才能生出真情来呢?其实生情有道.  相似文献   

8.
陈伯之原为南朝齐国的江州刺史(今江西九江市》。梁武帝萧衍起兵争权时,招降了他,任命他为镇南将军江州刺史。天监元年(公元502年),他受人挑拨,起兵反梁,失败后,投降北魏,做北魏的“平南将军”,天监四年冬(公元505年),梁武帝命令自己的弟弟萧宏率兵北伐,北魏陈伯之领兵在寿阳与梁军相抗。当时丘迟担任萧宏的记室(秘书),萧宏命丘迟写信与陈伯之,劝他归降。作者着意从感情上去打动对方,晓之以理,消其疑虑,牵动其故国之思,终于燃起了陈伯之思乡怀故之情,使他在大军压境之时,读有所感,读有所悟,终于在公角506年三月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教材为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教师应充分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使学生受到感染,产生感情共鸣,从而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如《金色的鱼钩》一课,教  相似文献   

10.
高效课堂需要教师灵活、准确地把握学情。学情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依据,教师必须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情施教,灵活地组织教学,学情研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课前教师可以通过学案了解学情,学案是师生互动的平台,能帮助教师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和真实的认知点;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细观明察来了解学情,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阅卷采用了新标准,除了要点全、语法正、表达准、结构整、卷面洁外,还要求尽可能地使用一定的情感性语言来增强文章的感情色彩.情感性语言能够增强文章的连贯性和醒目性,提高文章的档次,使文章读起来更亲切,完全达到与目标读者进行交流的目的.下面笔者结合近年的高考英语书面表达的范例,谈谈情感性语言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考场作文中简洁、新颖、生动、切合文意的标题,常常会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尤其是在话题作文成为作文考试的主流之后,拟题的意义更加重要。在拟题时要注意,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拟题,都应做到文题精练、醒目、新奇、生动且在话题之中,还要与所写文章文体一致。只要善于思考,开动脑筋,一定可以拟出漂亮的文题来。  相似文献   

13.
王娜娜 《语文天地》2011,(16):38-41
朱湘(1904-1933),字子沅,安徽太湖人,现代诗人。一生致力于中国新诗创作和外国诗歌的译介,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诗歌的"形式美"。1920年入清华大学,在校学习期间,人称"清华四子"之一,享有诗名。一生漂泊无着,终因生活窘困,愤懑失望,1933年12月自沉于南  相似文献   

14.
<正>文章不是无情物。刘勰有言:“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章是写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是作者动情之后的产物。要写出动情文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情”,二是“动情”。所谓“有情”,就是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做有心人,体验人生,积淀情感。我们有的同学写文章总是四平八稳,连自己都感动不了,当然也不会感  相似文献   

15.
16.
周春林 《教学随笔》2008,(12):24-25
【技法指导】古典诗词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妙用诗词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化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招式一:走进诗词,抒写体验。在作文中我们可以再现诗词的脉络和神  相似文献   

17.
卢福征 《广西教育》2007,(12A):41-41
深入乡村小学,我们听到一些老师感叹:数学课难上,学生厌学,学习太粗心,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呢?观看他们的课堂,教学时,不管学生的情绪如何,教师始终按他原定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很少顾及学生学习时的情感体验。可以说,教师没有认识到情感对数学课堂教学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不同的人阅读相同的文章会有不同的体验,但是否所有的文章都适宜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解读,用游戏促学习的“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来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获得深刻而快乐的体验呢?这让我想起了白居易的话“: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个性化阅读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窃以为是否运用角色扮演应注意以下两点:首先,角色扮演应因情而异,合时而用。其实角色扮演就是为了追求阅读过程的异彩纷呈,创造个性阅读的生长空间,实质就是为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搭建一个平台。像学习《找春天》一课时,不论教师怎样努力,似乎只有教师自己在为春天而陶醉。此…  相似文献   

19.
江南在每个人的笔下都会有不同的韵味,在鲁迅的笔下是萧条荒凉的,他的笔锋直指现实;而在朱自清先生笔下,笔锋是指向精神世界的自由美好。记忆中美好的江南早已经经历了战火的洗礼不复存在了,所以,朱自清才会在文中说道:"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  相似文献   

20.
一天,我的学生张策让我点评他的新作,读到一半,即产生了"刮目相看"之感. 张策平时大大咧咧,一些常用字,不是添一笔就是少一画,有时都粗心到"因" "囚"不分,至于前言不搭后语,更是家常便饭.但这篇文章,一反常态,不仅文从字顺,连标点符号都用得很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