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质询权又称质问权,是指具有质询权者(如议员或人民代表),对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提出质问和要求答复的权利。本文就中外质询问题作些比较,以求在借鉴国外有关经验的基础上,健全我国的质询制度,促进民主建设。一、资本主义国家质询权的考察资产阶级在世界上最早创立了代议制,并同时确立了议员对政府官员的质询制。英国是世界上使用质询权最早的国家,早在十八世纪已有其例。根据英国资产阶级宪法学家埃弗尔·詹宁斯在《英国议会》一书中记载,英国议会里第一个正式的质询是在1721年提出的。到了十  相似文献   

2.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议会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率先进行议会制度改革的国家。西方学者称英国议会为“议会之母”,欧美各资本主义国家议会制度的建立,也大多仿效英国。英国议会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很久以前就有了议会。一般认为早在13世纪就有了议会,但它不过是封建王国统治臣民的工具。是封建的等级议会。近代意义上的资产  相似文献   

3.
议会制是目前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的政治制度。民选议会行使国家最高权力,是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最主要标志。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制度对国家进行统治。资产阶级议会制,虽不象资产阶级史学家吹虚那样:“英国议会除了不能把男人变成女人或把女人变成男人以外,任何事情都能办到。”但也不象一些史学家说的那样:议会只不过是“虚伪的资产阶级民主”,是资产阶级欺骗人民的政治伎俩。然而被称为:“议会之母”的英国议会,从产生到发展,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对英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确实起了一定的作用,应给予正确的估价。一、在封建制度下的英国议会产生于十三世纪的英国议会,最初是由贵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质询制度的再思考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宪法和法律对人大的质询权作了不同的规定,影响了宪法的权威性;修改宪法和法律的部分条款,扩大人大的质询权,增加对司法机关的质询。开展“人大质询权问题”的讨论,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人大代表质询权对于国家公权力的行使具有严格的监督作用,完善人大代表质询权制度有利于提高人民代表大会应有的权威。要有效行使人大代表质询权,必须进一步优化人大代表的结构,重视对人大的职能宣传和人大代表知识培训,提升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完善我国人大代表质询制度和相关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6.
英国议会是商讨国家大事的地方,但会议多了、久了可能会让人感觉枯燥。不过,没有一个议员会在会议中感到无聊得要死,因为英国法律规定在议会大厦内死亡是违法的。另外,尽管英国贵族和议员们都身着各种貂皮外套,参加国会会议的各国大使也都穿着五颜六色的本国服装,但没有一个人敢穿着盔甲走进议会大厦,因为英国另一条法律规定,穿盔甲进入议会大厦属于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7.
在学习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时,不少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1640年11月,英国召开议会,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议员要求限制王权,这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1789年5月,法国召开三级会议,第三等级的代表也要求限制王权,但这却不是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这是为什么呢?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因此,夺取政权斗争的开始亦即革命的开始。尽管在1640年11月召开的英国议会上和1789年5月召开的法国三级会议上,两国资产阶级都要求限制王权,但前者实际上已开始了夺权斗争,后者却没有。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8.
一、英国议会的上院和下院有何不同? 英国的议会分为上下两院。下院的议员由选举产生。英国全国分为635个选区,每个选区选出一名下院议员。下院每届任期5年,任期届满,全部改选。在大选中获得下院多数议席的政党即成为“执政党”。执政党的领袖由英王任命为首相,再由首相从上院和下院的执政党议员中挑选一些阁员大臣,组成内阁。在下  相似文献   

9.
资产阶级两党制度是一种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统治方式,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最早产生于英国。英国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最早产生议会,形成议会制度和责任内阁制的国  相似文献   

10.
十九世纪,英国先后在1832、1867、1884年进行了三次议会改革。这些改革对英国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对这三次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历史作用,作一简要评述。一、1832年的议会改革这次改革是在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的力量已经相当强大,而议会选举制已经与之不相适应的情况下发生的。英国议会起源于1265年,经过十七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1688年政变,确立了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专政的君主立宪政体,议会就牢牢地成为国家最高的立法机关。在1832年改革以前,它控制在农村贵族地主和城市“工商业等级贵族”手中。此后,虽然资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中期以后,印度成了英国最重要的殖民地。铁道是英国加强对印度殖民掠夺和统治的重要工具,英国在印度的铁道政策对近代英国、特别是印度的历史影响是颇为深刻的。一从1757年普拉西之战后,印度逐步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此后,英国资产阶级对印度的原料和市场怀有极大的奢望。但是,当时的印度却远远不能满足英国资产阶级的贪欲。一个英国国会议员在议会辩论中就曾埋  相似文献   

12.
英国的文化价值观念与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英国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英国文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时传到英国的基督教文明。但是,现代英国的主流文化基本上是在英国资本主义革命后的三百多年时间里形成的。17世纪以来,在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下,英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科学技术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些变化和发展就是现代英国文化价值观念形成的特定历史条件。 (一)政治英国是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之一。虽然英国的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表现得十分软弱和不彻底,但英国的资产阶级在一开始就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系统的政治理  相似文献   

13.
议会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是近代民主制度发展的标志之一,在世界民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此,梳理英国议会制度产生与形成的历史过程,并选取几次议会改革的典型事件来分析英国议会制度的特征及其在世界民主发展史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英国议会渊源于古代的贤人会议,后来发展为大议会:1265年召开的西蒙会议是英国议会的萌芽,而1295年召开的模范会议则被认为是英国议会产生的标志。英国议会制度经过从“议会主权”到“行政集权的变迁”,上院议长首次选举产生是这一变迁的历史性标志。英国议会的起源及其制度变迁为人类民主社会作出了贡献,有利于英国国家机构权力行使的制约和平衡。  相似文献   

15.
英国是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摇篮。作为世界最早的宪政模式,英国议会君主制对世界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英国代议民主制的宪政模式与世界各国政治文化和历史传统相结合,构成了当今世界议会民主政治的万花筒。  相似文献   

16.
论英国宪政模式的世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杰 《历史教学》2006,(2):32-35
英国是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摇篮.作为世界最早的宪政模式,英国议会君主制对世界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英国代议民主制的宪政模式与世界各国政治文化和历史传统相结合,构成了当今世界议会民主政治的万花筒.  相似文献   

17.
新论摘编     
北美殖民地与英国议会间的冲突与斗争北美独立运动的许多领袖人物都说过英王是暴君。历史的实际是,早在北美独立运动前半个世纪,英王就没有统治国家的任何实权了。众多史实也可以明白无误地表明,当时英国对北美的管辖是英国议会对北美殖民地的管辖。从独立运动开始前,北美殖民地的一些有识之士就把矛头一致指向英国议会、批评与反对英国议会的管辖与统治以及对英国议会统治权的合法性进行质疑一事来看,当时实际对北美进行管辖与管理的确是英国议会。从后来大骂英王是暴君的人原来来曾是非常希望英王直接来管理他们的人。他们当中最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8.
《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上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节写道:“1688年,辉格党人联合一部分托利党人发动政变,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共同入主英国……詹姆士二世众叛亲离,逃往法国……这是一次基本上没有流血的政变,在英国历史上称作‘光荣革命’,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既然这是一次“政变”,为何却把它说成是资产阶级的“革命”呢?首先,资产阶级通过这次政变沉重打击了封建的正统主义思想、世袭制原则和王权神授的观念。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文告,宣布“国王詹姆士二世蓄意摧毁英国宪法,背弃了国王与人民的原…  相似文献   

19.
一、从议会对抗到刀兵相见历史上,英国议会一向平稳发展,但1604年至1688年的议会史却是个例外。其间事端叠起,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603—1629年,其间不少议员桀骜不驯,一再抵制国王的专制主义行径。议会的抗争源于深层的社会因素。当时,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已领先于其他各国,农业变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公司法》第110条、第176条规定了股东对公司的相关查阅权和质询权,但公司法并未明确规定股东行使其权利的时间、地点、期间、内容、程序等。而且由于股东的查阅和质询内容可能涉及到关于公司根本利益的信息和商业秘密,公司法也未就股东的查阅权和质询权作出适当的限制,致使公司因一些恶意股东滥用其查阅权和质询权而蒙受巨大损失。从国外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和法律经济学角度来看,我国股东行使查阅权和质询权的相关内容应进一步扩充,而行使条件应得到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