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中职学校德育课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征,提出了在德育课中开展"体验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参与和体验,实现将知识学习、能力培养、行为养成为一体的德育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王媛媛 《考试周刊》2011,(8):189-190
学校工作要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德育为首"要求学校开设的全部课程都有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任务。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教学的目的,除了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科学文化知识、探究化学物质的性质以外,还要兼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教育和人文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观,  相似文献   

3.
正学校德育常以品德课程中的知识传授为主要渠道,辅以纪律约束、行为训练和奖惩等手段,忽视了儿童道德认知的情境性和特殊性,不符合小学生思维发展规律,造成了品德教育实效偏低的现状。而故事能集中、典型地反映现实生活,以鲜活的形象表现感情,是非鲜明,感染力强。借助故事对儿童进行品德教育,足以撑起德育活动的半边天。  相似文献   

4.
学校工作要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德育为首"要求学校开设的全部课程都有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任务,而教师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创造完美的人生过程.现代教育发展的方向不只是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罗辀重以"教育爱"的人文情怀融入德育,谋求实现儿童"未来的可能的价值"和"人类要生长的价值"。在罗辀重的德育理念和实践中,"教育爱"具有垂范性、生活性、原则性和系统性,致力于帮助儿童,注重循循善诱,加强亲切指导,让学生学会施爱,促进儿童"血性"道德人格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德育微课是基于学生需求、为系统实现现代德育目标,分专题、多学科综合实施的短时课程。学校对原有的"午间广播"进行改造,创设了"三化两性"的德育微课,将课程内容系统化、课程手段信息化、课程时间固定化,增加课程活动的实践性、课程评价的科学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德育微课是基于学生需求、为系统实现现代德育目标,分专题、多学科综合实施的短时课程。学校对原有的“午间广播”进行改造,创设了“三化两性”的德育微课,将课程内容系统化、课程手段信息化、课程时间固定化,增加课程活动的实践性、课程评价的科学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儿童犯罪率的增加,西方各国都注意加强德育,不仅专门开设了一些品德教育课程,而且也注重德育方法的研究。除一些与中国基本相同且常用的德育方法外,最近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德育方法。 1.正面教育法这是西方国家儿童品德教育中常  相似文献   

9.
品德课程担负着促进儿童品德发展的重要任务。儿童的现实生活是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脱离了儿童的生活去培养儿童的品德,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而流于形式。因此,以生活德育为基本理念,建构一种全新的、与儿童生活密切相连的品德教育方式,成为学校品德课程建设的当务之急。结合课程改革以来的教学实践,我试着从课程资源、教学方式和评价制度三个层面对小学品德课程教学作一番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确的历史认知,不仅是公民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思想资源,也是凝聚社会共识、培育公民精神、塑造国家认同的重要渠道。"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进一步拓宽了国史教育的社会功能,把历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公民教育的诸多德育目标整合为一,引导青年学生理解国史、国情,提升思想政治素质,进而凝聚国民意识、达成社会共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需要在明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属性和德育功能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历史教育的德育目标。  相似文献   

11.
学前儿童的认知决定了学前儿童欣赏文学作品的特殊性,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的课程教学中,必须根据学前儿童的特殊审美方式,培养学生具备"讲"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选择优秀的文学作品去"讲",从而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让孩子们爱上"阅读",为他们开启文学之门。  相似文献   

12.
隐性德育课程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任何一个教育体系中,课程问题总是居于中心地位。我们通常所称的学校课程是明确的、事先编制的,即显性课程,也称常规课程、正式课程。隐性课程又称为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德育课程,即教育者为了实现德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学校范围内以各种方式,通过受教育者的意识和心理反应,对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有影响作用的教育因素。根据其实施的方式和机制的不同,德育课程可分为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综观我国学校德育,其实施途径和方式主要以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德育课程为主,其次是活动性的或实践性的德育课程,再次是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教材蕴含的德育因素进行的品德教育,这些都属于显性德育课程。显性德育课程因为灌输的成分较大,教学内容与手段相对滞后,削弱了德育的实效。为了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德育工作要求,需要转变传统的“小德育”观念,把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大德育”的视野中。这除了要发挥显性德育课程的作用外,更要关注以往被忽视的隐性德育课程。  相似文献   

13.
杜向阳 《生活教育》2012,(20):31-36
鉴于近年来在留守儿童研究方面研究者们提出的一些针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方案在实际生活中根本行不通,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以心理弹性理论为基础,将心育与德育结合,提高留守儿童的环境适应能力是一个较好的研究方向。当前留守儿童学校德育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重视智育,忽视德育;视同一律,忽视个体差异;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方法简单,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心理——道德教育"的内涵及其教育含义适应于留守儿童的教育教学。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道德教育"可采用四条主要措施,包括:培养"心理——道德教育"教师队伍;开设"心理——道德教育"课程;多学科渗透"心理——道德教育"理念;加强"心理——道德教育"校园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多种途径实施阳光童谣的德育课程,是构建阳光童谣所寓含的小学生品德教育的内容。学校应以阳光童谣为载体进行小学生品德教育,并构建阳光童谣所寓含的小学生品德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正>《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儿童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那么,品德课如何把脉生活,感悟品德教育的真谛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一、调查——提升生活认知品德新课程注重与生活的联系,其重要标志就是教材中选取了典型的、有教育意义的生活事件。但是学生对生活  相似文献   

16.
基于学校发展、学生成长和教师拔节的需要,笔者在学校组织开展了"儿童哲学绘本课程"的实践,通过构建年段教材体系、多样化学习模式以及立体的德育浸润渠道,开展课程及教学研究,从而带来了师生由内而外的转化。  相似文献   

17.
吴建良 《成才之路》2014,(27):22-22
道德认知、品行养成的关键是自我体验。缺乏自我体验的品德教育活动是苍白无力的,因为这样的教育不可能沁入学生的心灵,也不可能使学生实现道德认知的自我建构。德育活动特色在于丰富学生对品德与行为的过程体验。学校的"家乡好孩子"德育活动,多样性地融入学生的生活,多方式地引导学生参与过程体验,使德育活动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生命体验过程,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8.
小学品德教育的创新,必须依托儿童的文化特征,基于儿童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年龄和心理特征,以及儿童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理解认知作为起点。小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应是生活经验的道德信仰的提炼。用文化视角审视我们的教育行为,确立品德教育新的价值观和操作范式,建立起品德与社会课程从理想课程走向实施课程的高速通道,全面提升小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  相似文献   

19.
儿童是课程的享用者,也是课程的建设者。"满足成长需要:儿童主动参与课程建构的实践研究"将"满足儿童成长需求"和"儿童主动参与课程建构"作为学校课程改革的两个重要主张,追求"课程发展儿童,儿童促进课程建设"的教育意旨。本文对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思路、方法和技术线路进行了系统设计,提出了自己的研究假设,对课题的创新之处进行了科学分析。  相似文献   

20.
百年老校南京市小西湖小学传承"普育"的办学历史,立足于普育价值的引领,从儿童出发,以"发现儿童"为思想方式,以"教育即生长"为哲学立场,以"引领儿童"为教育策略,构建了学校文化办学体系。将学校的整体文化以独特的德育交互空间、课堂学习生活、身边课程群、环境文化建设、教师文化自觉等五条路径为载体建构,以期实现以学生"享受童年"为解读方式的办学愿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