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话语权相关研究有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有助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争取应有的地位。运用认知语言学提出的概念化理论研究话语权是一种新的尝试。概念化简言之即是概念的形成。认知语言学认为概念的形成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镜像的反映,而是人脑与客观事物互动的结果。在概念形成过程中,要以客观事物为依据,充分发挥主动性,主动构建概念,阐释概念,以争取中国在国际话语中的主动权,树立国家和政府的正面形象。  相似文献   

2.
教学不只是应用学习理论或强调成就表现,更重要的是对人类复杂文化的习得与创造过程;教师与学生应该是教学的主体。以"叙事"作为对教学进行再概念化的途径,叙事模式的思维,可以让师生在教学的历程中,绘制属于自己的位置与网络,建构对世界的看法;叙事的情感让教学成为一种生命的陪伴与呼唤。通过叙事,我们可以得到教学的新概念——一种生命交互、移情想象、政治理解与教育创造的教学。  相似文献   

3.
类比是人们认识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重要思维方法,实践中学生因具身体验的不足,而找不到合适的源域概念进行类比,或对类比对象的相似性认识模糊,导致源域概念到目标域概念映射得不完全,概念认知浅层化现象凸显。提出基于具身经验和多维体验的隐喻类比是对类比思维在实践中的有益补充,隐喻类比可以促进纵向层次的认识推进,横向领域的知识转移,学科系统的整体建构。研究发现通过先行组织、原型启发、相似联想、演绎修正等策略,可以抓住知识间相似性关联,大胆猜想,勇于探索,以达到对数学世界准确、深刻、结构化的认知,发展指向数学创造的高阶思维。  相似文献   

4.
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再概念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立基于对技术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批判反思,实践取向和解放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具体内涵表现为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人的发展,作为学习的历程和作为探究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从外在控制型向内在生成型转变。  相似文献   

5.
黄卫平 《广西教育》2011,(18):108-109,112
品名命名与翻译是由解码到编码的过程,亦是隐喻创造的过程。本文通过分析各种汽车名称的来源及其传递的信息,从隐喻创造的视角解读汽车名称的命名与翻译。  相似文献   

6.
某些情感隐喻透过语言表层看没有变化,而有些却显示出重大的跨语言变化。到底是什么引发了语言中情感的概念化,基于英汉语料,可以说不同的情感是通过不同的隐喻机制而概念化的,并且情感隐喻的跨语言行为依赖于它形成中所运用的概念机制。  相似文献   

7.
嫩江县长福学校建立于1964年,2011年12月晋升为黑龙江省标准化合格学校、黑龙江省一类学校,现为涵盖幼儿教育、九年义务教育、中职教育及乡村学校少年宫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近年来,我校坚持跨越式发展,实施精细化管理,全面抓好教育教学、后勤安全等方面工作。一、抓住机遇,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1.大力发展幼儿教育近几年来嫩江教育全面改革发展,我校抓住时机,一心  相似文献   

8.
对隐喻的本质问题,不同的语言学派有着不同的解释。当代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思维方式。从人们对创造相似性隐喻的构建和识解两个方面来看,隐喻的创造性具有更重要的认知价值,更能体现隐喻的认知本质。  相似文献   

9.
肖清玲 《文教资料》2008,(31):36-37
认知隐喻观打破了传统隐喻观将隐喻看作语言附加物的看法,认为隐喻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隐喻给人类提供了一种观察事物的新角度和认知事物的手段.隐喻基于意象-图式转换原则和一个语义场与另一语义场之间的映合原则,实现了意义扩展和意义创造.本文试图从语用-认知的角度来探析隐喻的意义扩展和意义创造功能.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阶段特色学校的创建,对于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提高育人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色学校的创建,须从概念上澄清"特色学校"与"学校特色"的区别,立足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需求,着眼于学校未来的长远发展,还应正视"什么样的特色"、"为谁的特色"等问题,妥善处理好诸如特色与传统的关系、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更新思维方式,避免走入误区。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阶段特色学校的创建,对于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提高育人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色学校的创建,须从概念上澄清"特色学校"与"学校特色"的区别,立足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需求,着眼于学校未来的长远发展,还应正视"什么样的特色"、"为谁的特色"等问题,妥善处理好诸如特色与传统的关系、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更新思维方式,避免走入误区。  相似文献   

12.
杨龙立 《教育学报》2007,3(5):20-27
美国1970年以来兴起一股批判课程理论和实务的风潮,三十多年来这股着重意识形态及人文化的再概念课程观,已成为美国盛行的一种课程观点。这观点有其正面价值,例如促使人们检视课程中可能存在的不公或是课程对人文精神的忽视。然而这种观点也遭受一些质疑,例如过度忽略了实务,只取用现象学、存在主义及批判理论等特定的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贬抑科学、管理学及心理学对课程的价值。这种见解主张在美国都不具有全面的影响力,近年来却在中文世界快速扩散。人们应多留意它的理论缺失,而不宜照单全收,尤其要避免推广这种不周全观点,造成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不利。经由对这种观点的批判,可获致五点启示:课程批判与理解之必要、课程论述强调本土与自主、课程理论与实务应整合、课程学理基础广纳文理各科、课程探究着重关键重大议题。  相似文献   

13.
无论在教育实践还是教育理论领域,学生的隐喻能力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的隐喻能力可以分为隐喻识别能力、隐喻理解能力和隐喻创造能力三个方面。这三种隐喻能力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影响关系。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可以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语言学角度对<论语>中的隐喻句进行了分析,将它们划分为三类,为解读经典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15.
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与人的思维方式及思维发展过程密切相关.普通语言中70%以上的词语表达源自概念隐喻所体现的隐喻思维过程.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通过隐喻思维习得词汇过程即对要习得的单词特征进行物理的、心理的、语境等方面的联想,将本体和喻体进行整合,从而获得某词的整体概念.有助于习得者触类旁通地领悟、记忆和应用词汇知识,加深理解强化记忆,从而有效地提高词汇习得效率.  相似文献   

16.
学校创建特色方面的理论研究比起学校创建特色方面的实践来说相对滞后。辨析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于澄清基本概念上的模糊认识、推动学校创建特色的理论研究并最终推动实践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17.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现象,更是人类普遍的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认知手段。隐喻能力对于语言能力的掌握、交际能力的提高,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结合新课标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特点,论述概念隐喻的分类及其认知功能,探索隐喻认知功能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达到提高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能力和语言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19.
后殖民主义是一种多元综合的理论,立足于种族、性别与阶级这三个层面上,对西方宗主国的经济侵略与文化侵略进行意识形态的抵抗。后殖民主义的文本观是它的理论基石,主要代表人物赛义德等人大都是从分析文本入手来解构西方中心话语的。在赛义德等人看来,文本是话语权力的直接体现,文本的叙事方法和角度隐含着来自权力中心的隐喻和暗示。后殖民主义的文本观是在福柯的话语学说的启发下逐渐完善起来的,认为文本是一种权力隐喻,透过文本的表面文字可以揭示出潜在的殖民霸权,揭露出西方对非西方的文化侵略和科技侵略。但是这种揭露却有点纸上谈兵的味道,因为由于后殖民主义理论家自身身份等的制约,这种理论可以看成是西方第一世界内部的一种自我调节,所以后殖民主义理论被认为是一种调和性理论,充当了西方文化和原有地方文化之间的协调人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试图运用认知隐喻理论来分析歇后语"歇后"的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