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1 毫秒
1.
言不尽意论是我国古代文论一个重要命题,它与我国古代哲学中的言意之辨有紧密的联系,但也有很大的不同。本文试从哲学、文学的角度来探讨古代哲学和文学中言和意的关系,并落脚于文学创作。本文认为言不尽意论是在对语言表达功能充分肯定的基础上深化了对言意问题的认识,我国古代对言意关系的认识由三部分构成;一是言以达意论;二是言不尽意论;三是言外之意论。由言以达意、言不尽意到言外之意,既承认了言和意的一致性,又指出了它们的矛盾与冲突,同时也找到了解决冲突的途径和方法,这样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言意论。  相似文献   

2.
言意关系指的是语言与意义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我国自古以来一直有"言尽意"和"言不尽意"之争。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刘勰其实是"言尽意"和"言不尽意"的辩证统一论者,而且他也认为"言不尽意"是文学语言的艺术特征之一,它造就了文学作品的深厚的美的意蕴,刘勰继承了"言不尽意"的哲学思想,从而提出"意象"这一概念,巧妙地解决了文艺创作中言意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针对"诡道"是《孙子兵法》的"唯一规则",这种学者们的传统认识,首先论证了孙子在《计篇》宣讲的主题,是其"兵法"的第一个重要法则,即如何估算国与国之间"兵力"的大小,从而"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进而指出的"兵者,诡道也",只不过是统一于他整个兵法之中、却与这第一法则相对应的第二个重要法则。孙子如此行文,是因为他习惯辩证地看问题,主张"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相似文献   

4.
"诡道"与"知"是《孙子兵法》核心论述的两个问题,二者之间的关系为:"诡道"与"知"伴随着战争实践的发展而确立;"知"是"诡道"的逻辑起点,"诡道"及其运用都必须围绕"知"展开;"诡道十二法"实质是以"知"为中心的情报战;"诡道"的运用可将"知"转化为势,这也是以谋制胜的源泉所在。以"五间俱起""隐真示假""避实击虚"三种具体的"诡道"形式为例,探讨如何把"诡道"和"知"二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具体运用于战争中,从而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最终达到制胜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六朝文论吸收先秦哲学和魏晋玄学中"言意之辨"的思想,使言意问题成为一个重要的诗学论题.文论家们深刻认识到文学创作中的言不尽意,但没有从形而上的理论层次去论证言能否迭意的功能和机制,没有围绕言不尽意的问题做本体论探讨,而是立足于创作经验,形象地讨论创作心理中言意的顺滞状态,从而揭示文学创作的思维特征.  相似文献   

6.
"言意之辩"从先秦时期便已存在,主要探讨语言与思维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的问题。关于言意关系的争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以儒家学派为主的"言尽意"说,一是以道家学派为主的"言不尽意"说。文章对中国哲学范畴中的"言意之辩"进行了梳理和重构,并概略评论了"言意之辩"在中国哲学与文化中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说"自珍性迭宕,不检细:行,颇似法之卢骚,喜为要眇之思,其文辞俶诡连犿。"林昌彝说他"古文奇崛渊雅,不可一世"。两人都认为龚氏文章具有奇特不常的风格。龚氏广泛接受我国古代文学的优良传统,其中又以吸收李白、庄子、  相似文献   

8.
"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自古以来就是文学领域的一个值得深入思考也是一直在被研究的重要对象,尤其是在诗歌鉴赏领域,因为一些具有多重意义的诗歌大量存在,对"言"和"意"关系的理解也是多种多样的,应该看到:虽然言并不能表达出全部的意(言不尽意),但言是基础,意识是目的,我们要既重视手段又重视目的,因为正是建立在不断对言的理解的基础上阅读者才会获得更多的新意。  相似文献   

9.
"言不尽意"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概念。经过六朝"得意忘言"、"忘言得意"、"隐秀"、"滋味"等学说的延展,"言不尽意"的矛盾无奈逐步转化为一种自觉的审美追求,追求将深远的意旨隐含在言语之中,让读者物体会这不尽的"言外之意"。这种追求内蕴深厚、意旨遥深的美学要求,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共同绝妙之处,对后世历代文论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0.
孙玮志 《文教资料》2014,(19):22-24
"言不尽意"在哲学中阐述了人类理解和解释世界的本真状况,而在文艺创作领域又与审美追求相挂钩。在语言学里,"言不尽意"既是语言先天不足的困境,又是语言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系统分析了"言不尽意"的哲学、文艺学及语言学内涵,并阐明了其相关联系,探讨了"言不尽意"在多个领域中拓展的情况,揭示了人类在肯定语言和世界联系的情况下,走了一条通过语言而又超越语言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文论中有许多经典的阐述,如“诗无达诂”、“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等都是精辟的理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表达了意辞之间的关系,而“诗无达诂”则强调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隔膜。清人谭献在《复堂词录序》中有言:“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未必不然”,这说明了“文本”  相似文献   

12.
"言不尽意"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其产生原因很多.而语言作为一种表意的符号,其自身的特点是不容忽视的.语言符号本身具有线条性、概括性、离散性等特点,而这些特点促使语言在表达上存在某种表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困境,这也是"言不尽意"产生的真正的语言根源.  相似文献   

13.
老子提出“不言之教”,在中国思想化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不言之教”主要有三方面的内涵:一是独特的否定性思维方式;二是反对特权的政治理想;三是“言不尽意”的艺思想的萌芽。  相似文献   

14.
对齐梁诗尤其是宫体诗歌艺术体制的接受是李贺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元和诗变之际,以穷力追新的艺术精神和修辞之美为深层契合点,李贺充分汲取了宫体诗的对仗、用典和琢字炼句、写景造境技巧以及高度精巧化的语言艺术,以破大历之熟习、元和之浅近。五言徒诗与乐府两体之外,方兴于梁陈宫体作家群而未能充分发展的七言歌诗一体也在李贺手中再次得到新的发展契机。同时,又能与《离骚》、汉乐府古歌谣、南北朝民歌的多方学习相融合,形成了"词诡调激,色浓藻密"的艺术风貌。  相似文献   

15.
《文心雕龙》总结为文六义"一则情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贞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针对文学创作的不同角度提出六种要求.六义从不同的角度提倡作文的规范,而六义之内又可见刘勰对于文章要素的主次之分.六义之文体论不仅是刘勰基于作文时弊而生的详备的文学理论,而且是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系统...  相似文献   

16.
孙子"诡道"含义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子兵法>开创性地提出了"诡道"思想.诡道思想,不管是对战略层面还是对战术层面,不管是对军事领域还是对其他领域,都有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无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但2500多年以来,大多学者对诡道含义的理解都有失偏颇,世人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7.
"道不可言、言不尽意",为清晰地将抽象的"道"传递给人们,庄子采用了"立象以尽意"的方式,飞鸟便是其中一种典型的意象。飞鸟展示出了超越世俗的"自由"境界、顺乎天道的"自然"生活、象征智慧的"全生"思想、追求道境的"虚无"意蕴、以道为鸟的"虚灵"之鸟等各种特征,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作为语言分析流派的奠基之作,对哲学研究方法的重大转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期的他意识到了语言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本身存在着局限性,并试图寻找一种解决这种局限性的方法。从这个角度来讲,维特根斯坦后期的语言哲学思想与《易传》的"言不尽意"思想存在着相通之处,不过"言不尽意"由于"象"思维的作用,最终促成了意象理论的生成;而维特根斯坦则走向了对日常生活语言的分析,从而为西方美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试论写作活动中的意象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象一般由客观之物和主观之意两部分组成,是两者的完美融合.意象思维是为"尽意"而"立象"的思维活动过程.意象思维在写作活动中的作用可分为三种:一是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二是形成情感的对应类象;三是促进作品的自为性发展,彰显作者个性.意象思维具有多相意蕴,在写作活动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庄子对言意关系进行揭示,其意义指向两个方面:言不尽意,得意忘言。进入文学领域中,为解决言不尽意之难题,便引发对言外之意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