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资源教室:融合教育的必由之路(一)随班就读的问题与困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结构的不断变化,随班就读也凸显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教师的不够关注,同学的歧视等,常常使"随班就读"变成了"随班就坐",特殊学生缺失了应有的补偿性教育和潜能开发教育。如何让特殊学生不是形式上的"随班",而是实质上的"就读",这是资源教室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此外,还有一些学生,如学习障碍、感统失调或发育迟缓的学生,他们不在特殊班学习,也不属随班就读学生,但确实有特殊的教育需求,如何为他们提供适宜的教育,也成为当代普通教育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随班就读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认知、注意、情感、意志、个性形成等方面也与正常儿童存在明显的差异。建立激励性评价机制,让他们获得满足并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显得尤为重要。评价随班就读学生,要立足知,讲究法,心怀爱。一、营造和谐课堂,创设激励机会课堂氛围是学生学习的外在环境,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成功学习的外在因素,也是教师教学成功的关  相似文献   

3.
一般来说,残疾可能导致学生在健康状况、生活自理、感觉运动、言语沟通、认知、情绪行为等发展领域存有障碍,这些障碍会对课程的信息传输、活动参与、目标达成、内容选择等产生影响,进而引发特殊的教育需要。就中国随班就读的现状来看,普教课程和普教教师都不能满足随班就读学生特殊需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所以随班就读学生在普教学校产生了学习障碍、心理障碍和沟通交流的障碍,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很难健康发展,出现"随班混读""随班就座"的现象,随后家长还是让孩子转到特教学校。  相似文献   

4.
1988年《中国残疾人五年工作纲要》正式确认了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办学模式,到今天,随班就读已经发展了二十多年,在接收残疾儿童入学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随班就读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文章结合国家地方法律法规与随班就读的实际情况,对随班就读学生评估的现状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评估中在工具、观念、方法、结果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希望对日后随班就读评估体系的建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成功的教育,不在于选择适合教育的人给予教育,而在于给不同的受教育者以适合的教育,让每个孩子得到自己应有的发展;不在于一枝独秀,而在于各擅其长;在丰富的体验中各不相同,在机会中各得其所。但目前有的教师只忙于对智力正常学生的教育,忽视了弱智生的存在,随班就读成了随班就坐,致使他们对学习更加不感兴趣。要真正达到随班就读的效果,教师就有必要正视和研究智力落后儿童和正常儿童之间的差异,必须针对残疾儿童的个性特点,组织安排课堂教学,在保证正常儿童健康成长的同时,让残疾儿童也尽可能提高。那如何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教学呢?为此,我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6.
小升初转衔教育不仅对普通学生十分重要,对智障随班就读学生同样不可忽视.在智障随班就读学生小升初转衔教育中存在着学校教育管理不完善、普校教师及学生对智障学生接纳态度低、教师特教理论知识匮乏、对智障学生指导随意性大、智障学生学习态度消极、不能掌握学习方法等问题.对此,应做好教育管理、学习环境、学习心理、学习方法四方面的衔接,从而让智障随班就读学生顺利转衔,尽快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7.
李艳红 《文教资料》2014,(6):125-126
“随班就读”是我国解决特殊儿童入学问题的一种有效教育形式,已成为现有条件下实现“融合”教育的最佳途径。随班就读儿童与正常儿童在生理、心理发展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他们无论是身体素质、心理发展还是在生活能力、学习能力等各方面都远不如正常儿童。他们与正常儿童在一起生活、长期相处的过程中,由于家长、学习伙伴、教师等因素处理的不当,都会给随班就读学生心理上造成较大压力,乃至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因此,需要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提高家长、学习伙伴、教师等相关人员的认识与素质。加大对随班就读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促进随班就读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达到最佳就读效果。  相似文献   

8.
成功的教育,不在于选择适合教育的人给予教育,而在于给不同的受教育者以合适的教育。要让随班就读的学生得到自己应有的发展,教师在正视和研究随班就读学生与正常学生之间的差异后,必须针对随班就读学生的个性特点,组织安排好课堂教学,在满足正常学生健康成长需要的同时,尽可能提高随班就读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和随班就读学校共同探索形成了随班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往往会遇到这样一些孩子,他们的认知能力发展较慢,具体表现为记忆、思维效果不良,学习感到吃力,跟不上正常的教学节奏,只能随班就读.由于随班就读学生也知道自己与班级同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加上他们人数极少,如果教育者不及时关注他们,往往会使学生敏感地认为自己遭遇遗弃,因而或自我封闭,或破罐子破摔,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班就读智力残疾学生的运算能力发展如何,直接影响他们今后融入社会、独立生活的质量。如何帮助随班就读智力残疾学生提高数学运算能力,是每位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谨就一个案例,谈谈提高随班就读智力残疾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1.
全纳教育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大趋势,越来越多的残障儿童走进公办学校,成为随班就读学生。文章从随班就读学生的现状出发,从创设游戏情境、生活情境与操作情境三方面,阐述如何让随班就读学生在各种丰富的情境体验中激发学习潜能、完善人格,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康复技术手段发展和随班就读工作的推广,部分听障学生经过语言康复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但在普通班级,他们的语言发展与普通同学比仍有差距,与老师同学交流仍或多或少存在困难,因此表现出性格孤僻、自卑、不愿意与人交往,难以在认知、语言、个性和情感等方面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我班也来了这样的一个孩子,随班就读听障学生小美(化名)。  相似文献   

13.
虽然同一年段里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大体一致,但客观上每个学生却存在着不同的个体差异,尤其是在有随班就读学生的班级里,这种差异就更为明显。如何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获,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制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以语文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及学生培养目标为依据,根据这些随班就读学生不同的学力程度,在课堂教学中制定不同的学业目标,  相似文献   

14.
对随班就读的轻度智障学生来说,认知康复训练能够帮助其更好地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通过近期康复评估,发现长宁区初中轻度智障随班就读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康复需求,即学生在正常上课之外,还需要拓展认知康复的训练课。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一般学校会把"随班就读"生安排到普通班,让"随班就读"生与普通学生一样学习,共同发展。但是"随班就读"生往往会缺乏自信心,存在自卑心理,对学习产生畏难心理,久而久之,成绩下降。对此,教师应加强对这类学生的帮助,帮助他们脱"困",循序渐进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对此,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要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找到自身价值,扬起前进的风帆。笔者任教的班级有一个孩子名字叫王雪琪,属于"随班就读"学生,这个孩子在进入初中后自卑孤独,郁郁寡欢,没有朋友,常常在上课时精神恍惚,学习更是一塌糊涂,初一的两次考试中各科都不及格,常受到同伴的讥讽,也  相似文献   

16.
随班就读经过20多年的实践与探索,解决了残疾儿童"有学上"的问题,改变了特殊教育的封闭状态,使更多人了解残疾儿童、理解特殊教育,促进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但诸多学者专家的调查都表明,随班就读的质量还有待提高。本调查以随班就读轻度智障学生参与普通课堂学习的有效时间比值作为有效学习指数,反映随班就读轻度智障学生课堂学习有效性的现状,并对随班就读课堂教学提出建议。一、调查对象的选择从上海市长宁区三、四、五、预  相似文献   

17.
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性需要决定了他们无法完全适应普通学校课程的安排。在随班就读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随班就读学生无法跟上普通课程,学习中无法融入班集体,随之也出现了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学校随班就读研究小组展开研究,基于科学评估,制订“一人一策”,并从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及课程实施几个方面进行随班就读的课程调适,做到“一人一表”,进行课程扩展和替代,引入专业机构,开展综合团辅课程,促进随班就读学生的个体发展。  相似文献   

18.
陈瑾  曾凡林 《中学教育》2011,(4):108-112,118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是融合教育在中国的一种具体教育形式。随班就读发展的困境之一是,如何对随班就读进行有效评价。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情况,对特殊学生随班就读教育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尝试探索随班就读教育评价的发展对策,为我国随班就读教育评价实践的发展和随班就读教育质量提高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随班就读的教育实践中.资源教室是支持随班就读工作的载体和平台,它在随班就读工作管理、对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训练以及对随班就读家长的咨询指导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资源教室的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其一,资源教室只负责随班就读学生的“补课”、“训练”任务,或者说资源教室就是随班就读学生的“乐园”,  相似文献   

20.
每所学校都邀请一位特教专家和一位医学专家共同坐阵,通过观课、听汇报、互动研讨等方式,帮助每一所随班就读学校针对每一个随班就读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要,研讨适合每一个随班就读学生发展的方法,让每一个随班就读学生都能有效发展。随班就读作为全纳教育在中国的一种实践模式,正逐步成为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主要形式。然而,当普通学校敞开大门接纳特殊学生时,一些困惑也接踵而至。普通学校不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