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通过两件事来生动地叙述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教学目标到底怎样确定?教学内容怎样精选?教学环节怎样设计?这些问题的解决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一、基于课程标准的目标确定———为什么教当前的语文课存在着教学目标确定乱、偏、繁等问题。这样的目标,既不准确,也体现不出年段要求、文体特征,更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那么,教学目标到底怎样确定?除了要关注学情,最根  相似文献   

2.
一、抓住标题,细细解读师:同学们,课前我们都进行了预习,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板书课题)读读课题,你关注到了哪个词语?生:我关注到了昆虫。生:我关注到了衣袋。师:把你最关注的词放回课题,再读读。想想课文会围绕课题写些什么内容呢?生:是谁把衣袋装满昆虫?生:他为什么要在衣袋里装  相似文献   

3.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苏教版第九册的课文,文章记叙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激励学生从小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探寻法布尔成功的秘密这一过程,感受他对昆虫世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明白这才是他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原因。具体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通过语言文字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二是在品味语言文字时,入乎其中,出乎其外,受到法布尔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精神的感染;三是深入体会他成功的秘密——他对昆虫世界、对科学执着的热爱,激发学生对法布尔的崇敬之情。教学流程一、概括文意,导入…  相似文献   

4.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苏教版第九册的课文,文章记叙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激励学生从小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相似文献   

5.
教材分析: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的一篇记叙文。它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件事。儿时的法布尔对昆虫充满了好奇,一天傍晚,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八九岁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亲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这两件事充分体现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也是文章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设计理念:依据学生实际及教材特点,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来考虑,本文的教学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问题引领,指导读法,读写迁移(本文通俗易懂,特别富有童趣,非常适合感情阅读和读写迁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过合作探究在领悟和学习法布尔科学研究精神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研究性学习);联系生活,展开想象(引导学生养成联系生活学语文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7.
设计理念 本设计根据学生学习母语的规律,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中培养语感,在学习语言中熏陶情感,体验语言文字的内涵,悟出文中之意,文中之情。  相似文献   

8.
[教学片断]   师:<装满昆虫的衣袋>第7自然段写了谁的语言?   生:法布尔父亲的语言.……  相似文献   

9.
[教学片断]   师:<装满昆虫的衣袋>第7自然段写了谁的语言?   生:法布尔父亲的语言.……  相似文献   

10.
[教学片断] 师:《装满昆虫的衣袋》第7自然段写了谁的语言? 生:法布尔父亲的语言。 师:从父亲的语言中,你们读懂了什么? 生:父亲非常生气。  相似文献   

11.
[教学片断] 师:《装满昆虫的衣袋》第7自然段写了谁的语言? 生:法布尔父亲的语言。 师:从父亲的语言中,你们读懂了什么? 生:父亲非常生气。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片段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5课——(生齐读课题)师:在上一堂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位来自法国的世界著名昆虫学家,他就是——法布尔。(出示法布尔图)瞧,这就是少年时的法布尔。你觉得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打开苏教版教材,我就会被课本申那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段段优美的文字所吸引。课本中有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有歌颂英雄人物的,有有趣的童话故事,也有耐人寻味的寓言故事……一篇篇课文让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优美的语言,更是透过字里行间所要让我们明白的做人的道理。  相似文献   

14.
《装满昆虫的衣袋》(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对昆虫充满好奇的两件事,表现出法布尔对昆虫由着迷到痴迷的过程。文章叙述比较简单,但语言描写引人入胜,人物形象生动鲜活。  相似文献   

15.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换句话说,语文课要有语文味。《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记叙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对昆虫非常着迷的故事。课文通俗易懂,富有童趣。这样的一篇课文怎样让学生学有所获,又怎样在课堂上使语文味得到落实呢?语文课就是朗读课。在读上下功夫,文理会内化于心,文法也会逐步彰显。一、反复朗读,了解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一通览全文,"迷"贯一生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5课.齐读课题. 2.课文说的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小法布尔是个怎样的孩子啊?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笔者有幸观摩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张宏军老师执教的《装满昆虫的衣袋》(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学中,张老师紧扣"装满",引领学生围绕文中三处描写法布尔衣袋的句子,进行品读、感悟,一个"昆虫迷"的形象就丰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张老师的教学,过程流畅简洁,训练扎实到位,效果水到渠成。第一处:装满了与昆虫为伴的童年  相似文献   

18.
一 通览全文,“迷”贯一生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5课。齐读课题。 2.课文说的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小法布尔是个怎样的孩子啊?  相似文献   

19.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刘勰早在<文心雕龙>中就指出了文毒不是无情物,如何领略其中的情,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文本,从字里行间自己悟出来.用什么方法能够改观大多数孩子课堂中的被动状态,促使他们手脑口并用,真正达到"披文人情"的状态呢?笔者尝试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批注阅读,引导孩子静心地与文本对话,真正往纵深处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达到了有效甚至高效的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20.
抓"着迷",促朗读,抓"迷恋",促想象,抓"痴迷",促延伸。巧扣三个近义词导读文本,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