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的表情     
5月5日 星期五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在家,长辈们的贴心关怀,在学校,老师们的谆谆教导,使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面对这些满满的爱,我们应该学会感恩,并且去爱别人。  相似文献   

2.
3.
城市的影子     
清晨,阳光诡异地照在脸上。我抬起手挡住了阳光.天是蓝色的,但天花板不是。于是,发现刚刚醒来的我已经丢失了城市,或者,我的城市抛弃了我。这里并不是我所熟悉的地方。被时空遗弃空置的死城,行人都失去了踪影.天空中云在翻腾.似汹涌的魂。  相似文献   

4.
表情     
正山东聊城大学,大学生们秀京剧脸谱,用传承国粹的方式喜迎2014新年的到来。  相似文献   

5.
案例:老师和学生一起探究阳光下的影子。通过质疑引导,问题集中在“影子的长短和什么有关系”。带着问题,设计方案。师生一起在13:50-14:00这段时间测量了不同长短的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长短。  相似文献   

6.
大自然离不开灿烂阳光,人类也需要阳光被物体遮住的影子,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的道理就在此时.几何中的问题有时可以借用光线与影子的有关知识,本文列举几例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7.
《母婴世界》2013,(8):82-83
教主几乎每天都敷面膜。有人问那会不会太营养把皮肤宠坏,其实现在的生活压力大,工作量也常超出负荷,再加上睡眠不足或质量不好、无法掌控的饮食习惯,都会为肌肤带来压力。所以天天敷脸,只是补充皮肤不断流失的营养成分,为肌肤充电,并不会带来负担。有时太忙太累,还会一次敷两种不同的面膜哦!  相似文献   

8.
外婆的花园     
1.午后,汤姆出门玩耍。"你也来,外婆。"他说。"我?"外婆说,"我可太老了啊。""不会啊。"汤姆说。2.阳光在花园里投下淡淡的影子。一根枝丫断开了,一只苹果落下来。"谁在那儿?"汤姆问。只有掠过树间的风。  相似文献   

9.
教育家罗素曾说过:“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凡是教育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学生的品格还是智慧,都不可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没有爱的教育就像干涸的池塘,缺乏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0.
拉长了,我的影子……站在太阳东方的我,呆滞着眼神,守望着东方的天空。  相似文献   

11.
爱的阳光     
张永波 《辅导员》2010,(10):23-24
二十多年来,学生们占据了我的全部身心。我深知:教学是我一生的挚爱,讲台是我为之动情的舞台,学生就是我的孩子!  相似文献   

12.
她从小不受管束,是疯得出了名的。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整天不见她的影子。有一次,老师一把抓住正要跳窗户逃走的她,呵斥说,白一帆,你能不能老实点,别一天到晚跟个蒲公英种子似的,有风没风的,到处乱跑。老师的话还没说完,她一扭腰,一挫身,便从老师的眼皮子底下大摇大摆地溜走了。同学们哈哈地笑,说,蒲公英又飞了。  相似文献   

13.
黑暗     
柯海晶 《新读写》2014,(3):14-14
阳光洒在公路上,沥青铺成的公路本想回赠给阳光一个质朴真诚的微笑,却被调皮的绿叶投下的影子给遮住了脸庞。绿叶的笑容闪亮得耀眼,正如我们一家此时的心情——快乐满足。火车正驶向我们向往已久的景点,坐在身旁的妈妈为我整了整衣襟。而后满意地看着整理后的成果。四周都是光明,真真切切的光明。  相似文献   

14.
教学因素中,“教师”永远是最重要的:秉持爱与尊重的信念,自然会乐在工作中。教师不能改变世界,但一念之间对学生的温柔对待,也许就是影响学生一生发展的转折点,我爱故我在,真诚地去爱孩子,在孩子的世界里,你的影子将无处不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16.
台湾教育家高振东先生曾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但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爱——教师最美丽的语言!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是师德的核心。只有对学生付出浓浓的爱,才能赢得学生深深的情。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童心似花,童心如诗,童心如苗,童心如梦。善待童心,是因为童心的美丽、纯真和可爱;善待童心,是因为童心的稚嫩、弱小而不堪重负。  相似文献   

18.
妈妈,我爱你     
5月,一个阳光明媚、春暖花开的美好季节,一个献给亲爱的妈妈的美好节日。让我们一起祝福,天下的妈妈们,Happy Mother’sDay!  相似文献   

19.
伟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太阳底下再没有比教师更高尚的职业。”她伟大。像一面镜子,在与学生朝夕相处中,告诉学生如何做人,学生是教师的影子;她光荣,像一把尺子,衡量着做人的标准,鞭打丑恶,把美还给学生;她无私,倾自己所有的知识给学生;她像父母,以培养卓越的学生而自豪:她像兄长,与学生平等、友爱、亲密无间。  相似文献   

20.
唐金龙 《教书育人》2005,(10):46-47
小丽(化名)出生后不久就被送到乡下抚养,快到上学时,才被父母接到身边。父母都是事业心特别强的人,除了工作好像什么都不重要。她自然也就成了“多余”的人。因为没人照看,虽然她只有6岁,还是被父母送进了学校。由于年龄偏小,所以在学校压力很大,特别是一些需要动手的事,总落在别人后面,到二年级时,她甚至不想上学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