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学校体育》杂志2010年第3期刊登了崔现柱和穆乃国两位老师撰写的"教学比赛巧用罚"(以下简称"原文")一文,"原文"介绍了通过罚"时"、罚"分"、罚"动"、  相似文献   

2.
拜读了沈舜尧、章静两位老师的"初中女生单手肩上投篮教学的有效方法"一文(以下简称"原文")后,笔者认为,两位老师介绍的从双手到单手、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其中的一些方法手段之于初中女生单手肩上投篮技术教学确有借鉴价值。但笔者在实践过程中,对原文中介绍的练习手段之间的相互衔接及  相似文献   

3.
<正>一、有效教学框架的构建思考教学实践存在两个基本问题,即"为什么教学"和"怎样教学"的问题。教学有效性研究着眼于对教学过程内在规律的分析,研  相似文献   

4.
袁志欢 《体育教学》2011,31(3):67-67
笔者在《体育教学》2010年第3期上发表一篇文章《对一节“优质课”的反思与重构》(以下简称原文),引起了很多老师的阅读与思考,其中有两位老师对我的文章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质疑。于是,笔者深入的进行“草根研究”,并基于研究撰稿成文,期待与各位老师交流。  相似文献   

5.
<正>笔者拜读了《中国学校体育》2010年第2期杜存峰和张明友两位老师的"体育教学常规错误例析"(以下简称"原文")一文,对于"原文"中的部分例析,存在不同认识,愿意  相似文献   

6.
王司宇 《体育教学》2013,(10):58-58
本刊2013年第2期刊登的题目为《对中学体育理论课教学迷失的思考》的文章,笔者认真拜读后,引发了共鸣和深度思考,在原文基础上进行了再探究。教学中针对高中学生实际,尝试在体育实践课中挤出2~3分钟时间,渗透体育理论内容。采取学生全员参与,选择贴近实际的内容和多种讲授形式以及建立考评机制等措施,激发调动广大学生学习探究体育理论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使体育理论有效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较好解决了中学重体育实践课,轻基础理论课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拜读2011年第7期《体育教学》中钟恒炳和杨仲坚两位老师的文章《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几个不和谐"音符"及对策》,作为一线体育教师,本人对文中前两个观点表示赞同,唯独对原文第三个观点"未能把握传授运动技能是体育课堂教学‘魂’的教学理念(以下简称‘原文三’)"不敢苟同,在此提出几点个人看法,愿与两位老师探讨学习。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应用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计算机应用类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尝试,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互动教学、现场检查打分和小班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对程度不同的学生实施了分类教学和因材施教,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对这类课程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作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笔者有幸拜读了2010年第9期《体育教学》中“改编‘长江-黄河’游戏”一文,非常钦佩王老师的创新思想。在仔细品读文章之后,笔者认为原文有的地方需要商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笔者利用体育课进行了教学验证。另外,笔者又对这则传统游戏进行了进~步的思考。下面,成以拙文,愿与广大同仁商讨。  相似文献   

10.
<正>笔者拜读了《中国学校体育》2012年第2期刘永丰老师的"如何更好地进行迎面接力比赛"一文(以下简称"原文")。原文给笔者留下了更多的思考空间和实践启发。在此,笔者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提出一些  相似文献   

11.
<正>浙江省体育特级教师沈斌组织了《侧手翻》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笔者因事没有参加,但通过网上观看视频、教案和参与教师撰写的有关博文,对本次活动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笔者在欣赏上课教师高超教学技能的同时,也触发了两点思考。一、侧手翻应何时教这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由6位教师上课,从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来看,他们都非常重视侧手翻技术教学,期望通过25分  相似文献   

12.
<正>现今,集体备课可谓热浪逼人,体育教师自然不能置身其外。前些日子,一位同行就电话向我索要集体备课教案,引发了我们的交流,促发了我的调查、观察与思考。集体备课立足于教师群体,着意于学生学习,着力于课堂教学,确实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出了巨大效益。但透过一些现象做深入的思考,我就萌发了对集体备课热的"冷"面观。  相似文献   

13.
<正>在基层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不一样,呈现出的课堂教学也有所差别,笔者通过小学体育课中两个典型的教学片段的比对引发了一点思考,从而觉得面对新课程,教师不能无动于衷,应该认真学习和解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习新理念、寻求新思路、研究新方法来实践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14.
<正>在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教学中,教师为了解决学生出手角度过小或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诱导练习的方法,但并不是所有的"诱导练习"都能促进动作技术的掌握和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本文就针对2014年第9期的《双手前抛实心球的教学体会》(简称原文1)和后续的2015年第9期的《对实心球出手角度的思考》(简称原文2)两篇文章中提供的练习方法,进行了理论查证与教学实践,对此有不同的意见,望与同行们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一、项目类别设置及内容切合当前的体育教育教学体系在此次技能比赛中,项目类别设置上分为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两块内容。从理论部分的比赛内容及形式上看,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的基础,是教师教学成功与否的前置条件,不带着"思考"的教学设计带来学生能动性强、师生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学校体育》杂志2013年第2期刊登了王安、王晓东两位老师撰写的一篇题为《接力棒的多功能开发——"你追我赶"》的文章(以下简称《原文》)。从《原文》中我们看到了两位老师经过对接力棒进行多功能的开发和合理运用,将小小接力棒与游戏巧妙的结合,发挥了接力棒的最大效能。于是我按照《原文》的要求进行了课堂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对接力棒游戏活动有较高的兴趣,表现的欲望比较强烈,课堂的教学效果也不错。但是,笔者在多个班级的  相似文献   

17.
<正>新课程理念下的运动技术教学,又有别于传统运动技术教学中的面面俱到、蜻蜓点水以及军事化的操练模式,尤其是实行选项教学,给运动技术教学提出了更高、更系统的要求。笔者所在的学校刚结束新课程一轮三年的选项教学实践,现将本人在实践过程中的诸多思考整理成文,与同行们共同探讨运动技术教学有效性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学》2011年第1期刊登了伍爱萍、翁炜炯两位老师的《"抢牌"裁判方法在校级田径运动会投掷项目比赛中的运用》(以下简称"原文")一文,在认真阅读后,笔者认为有几个方面值得注意:问题一:肉眼难以准确判断细微差别。  相似文献   

19.
在业校教学中存在两个比较普遍的问题:一是业校学生学习成绩普遍较差。二是学生的管理难度较大。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分析了问题的成因,总结了自己在教学中解决上述问题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20.
《中国学校体育》2020,(10):93-94
<正>《中国学校体育》杂志2019年第2期中刊登了一篇题为《一瓶在手趣味多用》的文章(以下称为原文),笔者感觉很实用。从原文中,笔者看到作者利用矿泉水瓶来提高学生的篮球运球水平,使技术动作的学习多样化、兴趣化,练习的效果也较好,值得借鉴。于是,笔者按照原文中的方法进行了多次教学实践,基于笔者所教学生的学情,发现如对几处进行改进或完善,教学效果会更好。特与两位教师商榷,供大家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