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李莉  李虹 《教育科学》2007,23(1):45-48
高师院校的课程正随着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而深入发展。课程成绩评价问题在课程评价体系改革中起重要而关键性作用。为充分体现评价主体(学生)的主体意识,应深入探讨学生对现行课程成绩评价结构究竟持有什么样的观点以及他们的设想和建议,迄今为止,本课题的研究成果甚微。我们以问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了较全面的课程成绩评价结构认识的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提出一些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2.
现行高师院校课程评价的主要形式是考试.在测定学生的实践能力、从师素质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现行评价形式没有明显的优势.不同类型的课程应选用不同形式的考试形式;考试的内容和功能应重点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性和发展性.教考分离的考试形式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主讲教师出题带来的问题.学生对平时学习与期末考试的关系认识不足;大部分学生能较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考试行为.  相似文献   

3.
董琪 《教育教学论坛》2012,(38):279-280
公共心理学课程是高师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公共心理学课程考试是其教学评价、教育反馈的重要途径,但在现今的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下,其功能被削弱、钝化,不能体现考试的重要功能。本文分析了高师心理学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对策,以促进高师考试管理的正规化和秩序化,提高考试对学生学习全面性的检验水平。  相似文献   

4.
考试改革的龙头效应和指挥棒作用已成为社会共识,课程考核改革也不例外。课程考核本质上不是选拔性考试,所以“发现人才”应该成为其改革的核心理念,这是使“以人为本”的现代观念、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突出师范性的高师教育原则切实渗透到考试这一环节中的重要前提。文中介绍的调整考核的时空位置,采用开卷形式等改革实践,体现了高师文科课程考核改革的特殊性,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5.
学生学业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构教育评价体系中的首要问题。要认真研究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的措施,注意多主体评价的实效性。要重视考试在学生学业评价中的积极作用,摒弃唯考试思想,力求考试内容全面化、考试形式多样化,牢牢抓住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真正体现评价的过程性。要始终贯彻"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建构促进新课程发展性学生学业评价新体系。  相似文献   

6.
考试改革的龙头效应和指挥棒作用已成为社会共识,课程考核改革也不例外。课程考核本质上不是选拔性考试。所以“发现人才”应该成为其改革的核心理念,这是使“以人为本”的现代观念,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突出师范性的高师教育原则切实渗透到考试这一环节中的重要前提,中介绍的调整考核的时空位置,采用开卷形式等改革实践,体现了高师科课程考核改革的特殊性,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7.
从考试现状调查和分析研究入手,采用案例研究的方式,以考试的实际操作为层面,从考试的形式、对考试分数的评价、考试的过程等方面来描述学生在考试与评价改革中的实际考试状态,以儿童的立场倾听学生的声音,站在学生的视角审视考试,从教师的行为来反思课程评价,试图发现现行考试与评价改革研究实践中某些原本没有关注的东西,积极推动考试与评价的改革,把考试与评价改革更好地进行下去。  相似文献   

8.
学生学业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构教育评价体系中的首要问题.要认真研究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的措施,注意多主体评价的实效性.要重视考试在学生学业评价中的积极作用,摒弃唯考试思想,力求考试内容全面化、考试形式多样化,牢牢抓住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真正体现评价的过程性.要始终贯彻"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建构促进新课程发展性学生学业评价新体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美术教育课程国家标准》的出版试行,对高师美术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要使现行的高师美术教育体系与中小学美术教育课程的改革相适应,必须加快高师美术教育课程改革步伐,呼唤创造性自主学习的美术教育导向,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探索、创新的能力,使之有利于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现行考试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以考核学生素质、能力、知识为内容的考试评价体系,根据国际贸易课程考试方式和方法改革的实践,对不断完善考试改革提出建议,为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1.
转变学习方式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在转变学习方式的教学中,高中数学教师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普遍认同,但缺乏深刻认知,对新课程教学驾驭能力不强,学习方式转变出现形式化倾向;高中学生学习数学多数迫于升学考试,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自我效能感较低,自主学习能力不强。为此,高中数学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科学把握课改内涵,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创新教学方式,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改革,要求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已经在各地全面开展并取得一些成效,但是存在评价指标不完善、相关培训不到位、诚信问题严重、评价结果的使用不当等问题。这些问题能否解决以及怎样解决,将直接决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质量与效果,并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课程考试改革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课程考试存在考试内容过分依附于教材、考核方式过分依赖于笔试、考核能力偏重于记忆力、评价结果过于看重考试的分数等问题,必须树立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现代考试理念,构建以职教特色为核心的课程考试体系,完善以服务学生为宗旨的考试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4.
学生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心和突破口.发展性学生评价是在教育性学生评价与选拔性学生评价整合的基础上形成的更加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模式,正确把握发展性学生评价,并积极运用于教学实践,对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和新课程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材编排方式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些变革促进了中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不过,课程改革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引发了一些论争,如关于数学生活化的论争、关于数学"双基"的论争、关于学习方式转变的论争、关于几何课程改革的论争和关于教材编排方式的论争等.检视这些论争并对其进行理性思考,有助于推动课程改革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职外贸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新课改的要求,以及评价体系难以对学生进行多样化评价是中职外贸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常见问题.根据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要求,中职外贸专业应改革课程体系,实施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项目教学改革.同时,构建与项目教学相配套的新评价体系,并创建模拟实训室为外贸人才培养提供实训基地.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伊始,中国对基础教育进行了广泛改革。在此背景下,高等师范院枝作为培养中学教师的主阵地,也面临一系列的改革。努力探索一条适应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新型教师教育发展之路,是师范类大学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这种改革根本上取决于教学观念的现代化,它包括三个方面:新型人才观念的建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考试模式和素质评佶体系的变革。  相似文献   

18.
五四时期在中国兴起的道尔顿制改革与今天的课程改革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如主张以学生为本位,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等。但这场改革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学生学习动机的维持、学习内容的科学分配、教师的教学精力、学生发展的不平衡等。反思这场改革的得失,对今天课程改革的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9.
教育回归生活与课程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回归生活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回归生活的教育促使课程改革的深化与发展。现实学校教育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忽视了学生的人格培养与心灵的唤醒;新课程改革重视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从教育向生活回归的启示出发,把生活、教育与课程三者结合在一起,努力促使新课程的实施与深化。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After more than 20 years of exploring liberal arts education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it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has been institutionalized. Efforts to build localized curricula that fit the realities at each institution have shifted from focusing on quantity and structure to emphasizing curriculum quality assurance based on teaching evaluation by students. An empirical analysis using Fudan University’s teaching evaluation data shows that some liberal arts core courses offered by technical and engineering departments are too specialized, while some offered by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and languages departments lack rigor. Student evaluations of such courses therefore tend to be low.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beral arts courses can begin by examining both teaching evaluations by students and course grading, starting with the less rigorous courses for non-majors.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beral arts courses can begin with the courses that are too specialized or lacking rigor based on both teaching evaluations by students and grade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