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婧祎 《大观周刊》2013,(11):12-13
海明威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著称,“冰山原则”更可谓其首创。在海明威引领的“冰山文体”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就以张祥麟先生译的《山如白象》为例,通过对该短篇小说中场案及意象等的象征意蕴进行探讨,分析了主人公的内心情感世界和小说主题的隐喻。  相似文献   

2.
“从杰出人物的生命经验中加以学习,所能获得的喜悦与视野的扩展,世界上没有几件事可以与之相比。理解这些人的生命,对我们自身有着很深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想象生活在不同的社会及历史情境下,生命是何种模样;也可以让我们对于生命的运转产生新的领悟;并且或许可以提供我们一个参考架构,让我们重新评估自身的经验、命运以及存在的各种可能。”  相似文献   

3.
浅析记录片《龙脊》的纪实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映希望工程的记录片《龙脊》以客观主义的拍摄手法描述了广西龙脊山区瑶民的日常生活及教育状况。本文从其主题内容、影像结构及叙事品格入手分析其纪实风格。  相似文献   

4.
“独语”格调指的是现代散文中的一种内敛的散文叙述方式,它在文体风格上偏重奇崛和沉思,以实现一种带有幻美色彩的审美追求。何其芳的《画梦录》在其文体风格方面是此种格调的代表之作。  相似文献   

5.
刘渝霞 《新闻爱好者》2011,(18):127-128
《舞会以后》是托尔斯泰晚年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他运用对比手法,揭露了贵族社会外部的华丽与内在的空虚、表面的善良与本质上的残酷的矛盾,体现了鲜明的爱憎,突出了道德批判的力量和阶级的残酷性。  相似文献   

6.
《舞会以后》是托尔斯泰晚年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他运用对比手法,揭露了贵族社会外部的华丽与内在的空虚、表面的善良与本质上的残酷的矛盾,体现了鲜明的爱憎,突出了道德批判的力量和阶级的残酷性。  相似文献   

7.
《北方的纳努克》是世界公认的第一部纪录片,他的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在制作这部影片的过程中,不仅克服了极其恶劣的环境,还开创了很多在叙事和拍摄等方面的技巧,并将之延用到以后的纪录片制作中,给予了后人诸多启发。叙事学理论发端于西方,在20世纪80年代被渐渐引入中国,国内学者开始纷纷运用该理论来研究纪录片的叙事元素或叙事策略,本文试从叙事主题与风格方面对《北方纳努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廖媌婧 《今传媒》2012,(9):78-80,87
《幸福魔方》是东方卫视自主品牌的情感谈话类节目,讨论都市人情感话题,为都市日常生活私人领域话题提供了公开呈现的空间。本文借用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和戈夫曼的"拟剧"理论,解析电视节目《幸福魔方》的社会学意义,并讨论媒体公共领域私人化现象以及对日常生活的景观呈现。  相似文献   

9.
鄢烈山时评作品写作手法多种多样,每篇文章读来看似出自不同的作者,却又有统一的风格。在写时事点评时,没有专攻一个方面而是面向社会各个角度,针砭时弊。其写作风格平易近人,视角独到,取材丰富。  相似文献   

10.
刘彬娜 《大观周刊》2011,(36):76-76
1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简介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作为十九世纪中后期德国及世界极具影响力,具有特殊代表性风格的作曲家,一生创作了大量风格迥异的声乐作品,其中艺术歌曲以其独具古典与浪漫因素紧密结合的风格与魅力,成为他创作中最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帕慕克的小说《我的名字叫红》涉及艺术与宗教、创新与传统等多重主题,但他却把严肃的主题巧妙地编织进一个侦破小说的叙述框架内,把关于艺术、信仰、个性与死亡的深层秘密设置在一个通俗形式的悬念上,运用揭示与隐藏的艺术符号学式的叙事策略构成了一种如波斯细密画一般迂回交织的叙事文体。  相似文献   

12.
李照澜 《视听》2021,(5):66-67
时代报告剧《在一起》在故事情节和视听语言方面加入了大量纪实性元素,同时对叙事策略做出了私人语境和叙事范式方面的创新表达,诠释了中国军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世俗神话故事.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该剧不仅有效传播了抗疫精神,也唤起了社会大众的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具有良好的艺术价值、思想价值和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13.
没有脚力,就获取不了鲜活一手素材;没有眼力,就发现不了新闻背后的故事;没有脑力,就提炼不出深刻独到的主题;没有笔力,文本就感动不了读者.唯有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上下功夫,才能出报道精品力作,彰显党媒作为新闻报道主力军的作用和风采.  相似文献   

14.
《刺客聂隐娘》画面精美,语言克制,未曾言明的隐性信息远大于已然言明的显性信息,犹如骈体文一般地重藻饰和用典,这使得影片与观众之间横亘下了莫大的鸿沟,也导致了观众褒贬的两极分化。本文以铭文理论为基础,从影片的所包含的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两方面入手,分析人物主要人物形象及其现实意义,指出电影作为一门大众的艺术,创作者应以主题的群众性为原则,处理好信息呈现的"显"与"隐"的关系,让观众看懂。  相似文献   

15.
何艳娟 《东南传播》2021,(11):49-50
本文以《新闻启示录》"寻找'地下航线'"为例,从真实性原则、多元化叙事角度、虚拟叙事策略等三个维度,深入阐述新媒体语境下"红色记忆"的叙事策略,为讲好"红色故事",拓展新闻纪实创作思路,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何星 《今传媒》2013,(6):34-35
就我国而言,《中华读书报》与《文汇读书报》是由主流媒体创办的读书类专业报纸。他们及时传递书业动向、学术动态、出版信息,集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体,给人以愉快的阅读和阅读的愉快[1]。而其文学图书书评是读者关注最多的版块,它把最新的出版信息告知给读者,给读者阅读指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广播专题《离家百年,钟回故里》获得了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的一等奖,这篇作品从新闻主题、故事内容和写作手法上,堪称近一段时期广播新闻专题的佳作。  相似文献   

18.
"忙并快乐着。"从2007年11月10日钱江晚报《钱经》正式发刊起,便受到业内和读者的普遍关注,风格也渐臻稳定,年轻的周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定位——突破旧模式打造人文财经《钱经》周刊的创刊是中国证券市场大牛市的产物。去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老百姓投资理财的积极性持续高涨,资产也呈现多元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研究电视栏目剪辑艺术,以《快乐汉语》邯郸系列为例,深度地解析电视栏目在剪辑艺术上的不同应用,结合具体栏目形态、立意及栏目的选题来总结内容故事在剪辑逻辑与原则和形式风格上的不同表达.通过对具体栏目选题风格背景及文化理念对电视栏目后期剪辑艺术的表现来进行分析与研究,总结出电视栏目在剪辑上的运用及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20.
邱乐群 《中国广播》2018,(12):22-24
本文以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奖获奖广播剧《本色》为例,对广播剧创作过程进行剖析,笔者认为,时代脉动、工匠精神、声音特质是该剧成功的三大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