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外信息隐私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玥  朱庆华 《图书情报工作》2014,58(13):140-148
以国外期刊发表的信息隐私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重点从隐私关注和隐私行为两个方面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研究发现:隐私关注是体现用户隐私态度的重要指标,较多学者倾向使用IUICP量表对隐私关注进行测量;目前学界主要是从信息差异、信任差异、个体差异和文化差异等方面探索影响隐私关注的相关因素;隐私披露行为、隐私计算行为和隐私悖论行为是目前学界考察最多的三类隐私行为。认为过往研究多从个人层面、非交互式的静态环境中对信息隐私进行探讨,而群体交互性决策对于隐私行为的影响和多情境信息隐私动态研究将是今后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数智时代的信息服务中,用户的隐私让渡虽然带来了双赢,但也引发了诸多隐私困境。本文以用户隐私让渡为切入点,通过扎根理论以及归纳分析的研究方法,在系统辨析数智时代信息服务中隐私范畴的基础上,深入剖析隐私让渡引发的隐私困境,并提出应对策略。首先,结合时代背景系统阐述隐私的理论范畴和实践范畴;其次,剖析隐私让渡的内涵,构建以用户隐私为核心,包含五个维度、四个象限的隐私让渡边界模型,并结合数智时代信息服务中的隐私范畴、隐私让渡边界模型、信息服务过程,分析数智时代信息服务中的隐私困境;最后,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本研究有助于厘清隐私让渡中的隐私问题,探究隐私困境产生的深层原因,促进隐私相关理论发展的同时,赋能数智时代的信息服务及隐私治理。图2。表3。参考文献44。  相似文献   

3.
申琦 《国际新闻界》2013,(2):120-129
本文拓展运用"网络信息隐私关注"概念模型,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上海市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调查》的数据,探讨一般网络使用行为中的网络信息隐私关注、网络隐私保护行为的状况及其理论关系。研究发现,当前上海大学生普遍担心自己的网络信息隐私安全,且自认缺乏保护网络信息隐私能力;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的网络信息隐私关注度高,网龄越长的大学生网络信息隐私关注度越低;但是,网络使用频次越高的大学生网络信息隐私关注度越高;网络信息隐私关注只对隐私保护行为中的"伪造"类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对"保护"和"抑制"类行为的影响不显著;研究需引入"信任"等因素作为中介或调节变量,来检测隐私关注与隐私保护行为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4.
电子商务中公民信息隐私权的维权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界定电子商务中公民隐私信息和公民信息隐私权的基本内容,剖析电子商务中公民信息隐私权问题的产生原因,针对提高公民安防意识、健全电子商务外部环境、提高电子商务的安全性能、防范恶意攻击4个方面,从信息安全管理、隐私信息保护技术、法学、管理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角度,提出一些维护公民信息隐私权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伴随着社交网络的流行,用户通过社交平台大量下载使用第三方应用程序(即社交APP),由此产生隐私关注。关注对象除个人隐私外,还包括用户朋友的隐私,即关联隐私。通过对关联隐私价值的计量,证实关联隐私的广泛存在,为社交APP中关联隐私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过程]通过实证调查及文献回顾,证实关联隐私的广泛存在,提出相应研究问题及研究假设。采用联合分析法,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个体偏好,推理用户选择APP的影响因素,定量估计关联隐私的价值。[结果/结论]研究结果发现,用户选择使用APP时会考虑朋友隐私,但对朋友隐私的估值相对较低。当考虑到社交APP采集用户信息的情境对关联隐私价值的影响时,通过引入两种情境,即APP采集的用户朋友信息是否会提升APP的功能实现和使用效果,结果表明只有当这两种情境作用于朋友的完整信息时产生的关联隐私差异才具有显著性,这说明对用户来说,保护朋友的基本信息不是那么重要,但对于敏感信息(完整信息中去除基本信息的部分)的不合理请求会对APP评价产生负面效用。  相似文献   

6.
肖迪 《新闻大学》2023,(3):45-60+121
本研究以隐私计算模型和理性宿命论为框架,通过对中部六省社交网络用户的横截面调查,探索规范视角和行为视角如何分别/共同预测信息表露决定。研究发现:仅以规范视角下的“收益—损失”权衡预测信息表露易出现因遗漏变量偏误导致的隐私悖论;加入行为视角下的宿命感后,损失评估重新建立,隐私悖论消失;进一步考虑二者交互的情形,即假定决策过程存在相互影响,则隐私悖论再次出现,隐私关注代表的损失评估随宿命感的增强逐步瓦解。研究结论扩充了学界对隐私悖论现象和信息表露决策过程的理解,反思了数据市场中“知情—同意”模式的低效问题,建议未来研究加强对第三方隐私技术工具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一种敏感信息共享隐私保护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波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3):116-120
通过对敏感信息共享中的隐私威胁分析,探讨敏感信息共享的隐私保护技术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敏感信息共享隐私保护框架,该框架可实现隐私访问策略的形式化表示以及基于语义的信息匿名化计算。最后,对实现该框架的关键技术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空间日益扩大,个性化服务也逐渐成为新型服务模式的主流。文章以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了个性化信息服务中存在的用户隐私保护问题,并提出从立法、软件和人员方面加强管理以加强隐私保护。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社会化媒体信息隐私泄露事件频繁发生,加剧了用户对信息隐私的担忧,用户在使用社会化媒体过程中是否愿意向平台披露个人信息成为推动社会化媒体平台健康发展的关键。[方法/过程]利用隐私计算理论和沟通隐私管理理论为框架,结合隐私关注,构建社会化媒体用户信息披露意愿影响模型。以微信平台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样本数据,使用Smart PLS软件对模型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感知收益、信任、感知信息控制均正向影响信息披露意愿,隐私关注负向影响信息披露意愿;信任负向影响感知风险;感知信息控制负向影响隐私关注;隐私倾向正向影响隐私关注和感知风险。  相似文献   

10.
隐私担心是指移动社交媒体智能推荐用户在多大程度上感到其行为(行踪轨迹)受到违背意愿的观察或记录。本文利用扎根理论三级编码、结合隐私担心视角,探索了移动社交媒体智能推荐用户隐私担心和信息规避行为的新形态,构建了隐私担心视角下移动社交媒体智能推荐用户信息规避行为形成机理模型。研究结果发现,隐私担心包括信息收集、二次利用、被操控感、被窥探感和非自愿暴露,信息规避行为包括忽略信息、屏蔽信息、否认信息、转移注意力和清除行踪轨迹;隐私担心直接影响信息规避意愿和行为,也通过风险评估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信息规避意愿和行为;信息窄化会加剧隐私担心。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移动社交媒体智能推荐系统的运营方和用户提供有益参考,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