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去年6月在大连碧流河水库钓鱼时,一位穿着时尚的老年钓友也坐着豪华车来到这里。因为那天垂钓的人很多,老钓友只好就近在我和钓友金师傅中间挤了个钓位。只见他不慌不忙放下手中的渔具袋,找出折叠凳子坐了下来,又拿出一只塑料袋,用双手撑开放在离身边不远的地上,然后找了块石头压在塑料袋里面,这才开始调饵打窝投竿垂钓。由于老钓友的那种异域情调,引起我和周边钓友们的好奇和关注。发现他不时地把废弃的鱼饵袋、塑料袋、果核、饮料瓶  相似文献   

2.
穿城而过的白河是我市钓鱼爱好者的胜地。去年6月18日,我在白河垂钓,与一位钓友相邻而坐。这天早上钓情特别好,我俩频频抬竿中鱼,引来很多晨练人驻足观看。这位钓友与身后两人谈得相当投缘,其中一人不时地赞叹这位钓友钓技高超;另一人不住地问这问那。  相似文献   

3.
每一位学钓者都希望提高自己的钓技水平,以期望有更大的收获。现在各种各样的钓鱼书刊很多,其中介绍了许多的垂钓理论和方法,我们身边的钓友也有不少好的经验。如何去学习它们来提高自己的钓技水平?我认为首先要掌握好学习方法。在垂钓活动中,我们经常看到这两种现象:一是有的钓友学垂钓时间不长,而钓技水平提高很快,有的老钓友虽然垂钓历史很长,却依然钓绩平平,两者形成鲜明对比;二是有的钓友把别处的钓法生搬硬套,不管当地'情况对其适用不适用,结果垂钓效果很差,他又反过来否定别人的钓法。这两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有些钓友…  相似文献   

4.
我酷爱钓鱼,算起来有十年了。记得我刚学会钓鱼那会儿,常常和同单位钓友们搭伴骑一辆破旧不堪的自行车,带上我心爱的那把3.6米玻璃钢手竿,几年下来,钓遍了我市近郊大小的鱼塘。后来又和钓友结伴到省内的大水库垂钓。初到大水库垂钓时,让我们这  相似文献   

5.
王槐雨 《中国钓鱼》2006,(12):22-22
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钓手,每逢暑假、寒假,一闲着就会到离我家不远的阅海公园垂钓一番。在长达六年的垂钓爱好培养中,可以说我已有了很多基本装备,在与成人钓友共同出钓时也常令其羡慕不已。我的家地处北方地区,这里四季分明,所以主要以夏钓和冬钓为主,现介绍一下我的钓鱼装备,以供众钓友借鉴。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位已近不惑之年的职业女性,坚持垂钓多年,每次出行,或多或少总有收获。男钓友见了我总要搭讪几句:“去那浅水钓小鱼吧,瞧你手无缚鸡之力,大鱼吃了你的钩,怕你也扯不起来。”嘿,别说,我还真的钓获了一条长90厘米,重达7.5千克的草鱼。这不仅在我个人钓鱼史页可记上一笔,就是在我县数百人垂钓队伍中,也算是个精采之作。面对钓友,我对这次经历实感不吐不快。  相似文献   

7.
刘晓平 《垂钓》2002,2(11):1-1
《垂钓》诸位编辑:你们好!我是一位来自锦州的钓友。我的钓龄很短,直到2002年初我才开始接触钓鱼,所以在钓技方面我是没有什么发言权的。但说起《垂钓》,我却感到非常亲切,我正是在《垂钓》杂志的影响下才开始钓鱼的。  相似文献   

8.
张凤春 《钓鱼》2011,(23):40-41
近来天气多云,伴有微风,我和钓友月古约好,到白洋淀大淀头村鱼塘垂钓。天不亮,我俩就来到了码头。每人交了40元钓鱼费后,很快就到了钓位,这是我俩近几年垂钓后认为最好的钓位。月古的钓位,他今年曾在这钓获过18斤的草鱼一条,10斤左右的鲤鱼多条;我的钓位,今年也曾钓获半斤左右的鲫鱼多条,3斤左右的鲂鱼一条,夏季垂钓时,2斤多...  相似文献   

9.
小谢 《钓鱼》2003,(16)
我是一名垂钓爱好者,平时经常和几位钓友乘车到郊外垂钓,呼吸清新空气,享受垂钓之乐,十分惬意。为了提高钓鱼水平,增加钓鱼乐趣,我和钓友小强.阿刚商量决定组织一次钓鱼比赛,奖品是一根价值不菲的名牌钓竿。规则也很简单,以鱼获总重量为标准,同时还邀请钓友小陈和大军一起参加。比赛时正是初夏时节,气温适中,是个钓鱼的好天气。到了塘边,我选择了平时能常上大鱼的钓位,紧接着大家就开始找底、调标,忙得不亦乐乎。俗话说:“三分钓技,七分饵料”,这饵料的重要性我可是深有体会,就拿这次比赛来说,由于大家钓鱼水平都差不多,因此饵料的适口性和…  相似文献   

10.
船钓八带鱼     
杨克勤 《垂钓》2005,5(3):60-60
秦皇岛是一个古老而美丽的海滨城市,传说秦始皇曾派徐福在此带领五百童男童女去仙山寻求长生不老之药,秦皇岛因此而得名。秦皇岛地处渤海湾,丰富的海洋鱼类资源吸引着各地钓迷来此游钓。我和钓友们也经常往返于码头的防波堤,有时还租渔船到近海垂钓。钓友任志刚是一位海钓迷,为方便出海钓鱼,2002年夏他自己出资购买了一艘渔民淘汰下来的渔船。经过严格的维修,这艘“巡洋舰”成了我们海上垂钓的必备工具。  相似文献   

11.
邹思全 《钓鱼》2013,(1):40-41
"冬钓阳"这句钓谚,是老一辈钓鱼人总结出来的宝贵垂钓经验,已经流传了千百年,至今,钓友们都还遵循这一冬钓原则。经过近几年冬钓,我发现这句钓谚有很大的误导性,致使很多钓友走向误区。单从"冬钓阳"这句话去理解,就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可理解为在向阳的地方选点钓鱼;二可理解为在有太阳出来的晴好天气出钓,"阳"即是太阳。笔者相信,有些钓友理解为第一种,也有些理解为第二种。但笔者认为,说这句话的人,不是从鱼的角度去考虑的,而是从人坐在水边是否暖和的角度去考虑的。在向阳的地方钓鱼,  相似文献   

12.
王亮 《垂钓》2004,(5):28-29
近几年,济南地区垂钓活动蓬勃发展,许多被冷落已久的池塘重新恢复了生气。细说起来,济南钓友在池塘垂钓的方式上和其他地区差别不大,大致分为以下几种:一是论斤钓,也就是北京钓友口中的“高钓”,钓者一般都是初学钓鱼的或上了年纪的钓者,还有一些变相的公款钓鱼者。二是论天钓(或论  相似文献   

13.
钓鲫四步曲     
薛福连 《钓鱼》2011,(13):41-41
我这个人没有别的嗜好,就是喜欢钓鱼。没退休那阵子,我是每周日必去我家附近的湖畔垂钓,那里有几位忠实的钓友,和我一样视钓鱼为人生最大的乐事。两年前我退休了,时间多了起来,于是隔三差五地约上几位钓友寻觅钓鱼的好去处悠然垂钓,我们主要是钓鲫鱼,鲫鱼不仅味道好,还比较容易上钩。  相似文献   

14.
夜斗大鲤     
我是一个钓鱼爱好者,钓龄已有30多年了。这期间,钓获的大鱼也不知有多少。但在一个漆黑的夜里,没有任何照明,单身一人将一条十几千克重的大鲤鱼钓了上来,这却是头一遭! 去年11月8日,天气阴,有时有小雨,气温13℃~22℃,风力3~4级。早上7时左右,我乘车到离城30公里外的紧水滩水库钓鱼。在车上碰到钓友老李,两人相约结伴而行。到达大白岸地方,发现钓友老王早已捷足先登,占据子最好的钓位。听说就在这个钓位,前几天常有人钓到大鱼。于是老李在老王的右边,我在老王的左边各自选择了一个钓位,开始垂钓。  相似文献   

15.
钓者老王     
早几年就听说开封有位近80岁的钓者老王,已经钓了60多年的鱼,是个钓鱼高手。我一直想目睹一下他的钓技,只是无缘。去年5月中旬的一天,早上4点多我就起了床,想趁早赶到十几里外的一个老地方占个理想钓位。6点多一点,我赶到那里,没想到已经到了好几位,我原想去的那个钓位也被一个老者先占了。他满头白发茬子,高高的个儿,背稍有些驼,正脱上衣,准备跳水扒窝。“老王”,他旁边的一个人说,“这么早,水凉,别下了。”哦,他就是老王。“不碍事。”老王一边说,一边右腿就往水边迈。刚才说话的那个人,看上去有50多岁,他看…  相似文献   

16.
在平日垂钓中,因为线组制作不合理,有的钓友经常出现断线跑鱼,甚者连漂加线随鱼一去不回。对于初学者这种情况更是屡见不鲜。笔者钓龄二十余年,研习台钓法也有十余年,算是个资深的钓鱼迷。平时出钓,许多钓友请教线组的制作,但当时往往忙于垂钓,又因一时半会难讲清楚,所以也就不了了之。现在将我制作台钓线组较成熟的一种方法介绍给钓友们,或许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钓友朋友们好!我是一名来自西班牙里昂的钓友,叫安得里·阿瓦雷:我对休闲钓一往情深,同时也同所有的钓友一样,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通过一位中国朋友,我知道了中国的《钓鱼》杂志、所以我特意撰写了这篇文章,希望与中国的钓友共同分享垂钓的快乐、  相似文献   

18.
我们原先经常一起野钓的有4位钓友,侯丙庚、于芳琴、蔡文浩和我,都是已垂钓十几、二十多年的老钓手了,每次出钓的钓获量也都是“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昨天你最多,今天他最多,明天就可能我最多了。所以我认为,我们几个人的垂钓技术处在同一个水平上,相差无几,钓获量之所以有多有少,完全是因为每个人每天的运气不同,谁今天的运气好...  相似文献   

19.
金戈 《钓鱼》2003,(15)
如何钓“猾”鲫?这是钓鱼高手们早已破解了的一道难题,而对我这个“三脚猫”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话题。最近的两场垂钓实践使我有了真切的感受,这就是———苏北盐城,曾是我工作过十多年的地方。我的原单位每年都要在城南“东方威尼斯垂钓中心”购买一些钓鱼票发给我们几位退休的同志,这样就可以随时前去钓鱼取乐了。因我退休之后常住南京,今年发给我的鱼票还一次没有用过呢!今年6月中旬,因事出差去盐,这下可有机会去过把钓瘾了。据单位的几位老同事(钓友)告诉我:“东方威尼斯垂钓中心”的鱼比过去少多了,而且也很难钓,一天下来难得碰上几条,…  相似文献   

20.
若心 《垂钓》2001,(9):55-55
鲈鱼喜吃活食,咬钩猛,挣扎力较强,因钓感极好而颇得钓友青睐。它这种喜吃活食的特性使活饵垂钓成为钓鲈鱼的主流方式。但历来就有钓鱼人偏不拿活食,非要千方百计地琢磨出一些“歪门邪道”来,这大概就是钓鱼的乐趣所在吧!我的一位施姓钓友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