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偏义复词,就是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的,意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而另一个语素不表意义(只起陪衬作用)的复合词。例如《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句的“作息”,其意义偏在“作”上,“息”不表意义,只起陪衬作用。而现代汉语“作息时间”中的“作息”表示“工作和休息”,两个语素均表意义。前者是偏义复词,后者是一般复词。“昼夜勤作息”只能译为“白  相似文献   

2.
湖南新邵读者章红老师问:文言文教学中经常碰到“偏义复词”,如何判定这些偏义复词的意义?本刊特请华容五中的李正兵、陈雪莲两位老师作答——偏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近、相类或相对的语素组成的并列式词语,两个语素只有一个语素的意义充当整个词语的意义,另一个语素没有实际意义,只是起临时陪衬的作用。正确理解偏义复词的意义,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文言语句的含意。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运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判定偏义复词的意义。一、根据句子语境来判定。例如《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中,“父兄”一词的意义偏指在“兄”这个语素上面,用以突出刘兄的蛮横与暴戾。又如《五人墓碑记》“亦以明死生之大”一句中,“死生”一词的意义偏指在“死”,因为文章强调的是五人死难的重大意义,不是一般地论述人生观或生死观的问题。所以这句话应解释为:也以此来表明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再如《桃花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一句中的“远近”,偏义在“远”,文章通过这个“远”字来表明渔人信步自适的心境。偏意复词中陪衬语素没有固定的位置,可前可后。例如《鸿门宴》中“所以遣兵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一句,句中“出入”偏义在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石壕吏...  相似文献   

3.
古汉语偏义复词是一种较特殊的词汇现象,它与一般的复音词不同,虽然由两个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个语素仅作为陪衬。偏义复词在结构形式上多数由意义相关、相反和相类语素构成。随着具体语言环境的不同,偏义复词的词义重心既可以偏向前一个语素,又可以偏向后一个语素,而往往偏向贬义语素。偏义复词的形成与词义的演变、词的双音化趋势。修辞现象,化因素等都有关系。  相似文献   

4.
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单音词组成联合式双音词时,有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词素只作陪衬,不表示意义,这就是偏义复词。这种现象出现很早《,易经·系辞》“:润之以风雨。”“风”是不好润的“,润”的是雨“。风”字的意义已隐退和消失,只起形式上构成双音词、和谐音节、舒缓节奏的作用。文言文中偏义复词不少,要善于识别、正确解释。“昼夜勤作息《”(孔雀东南飞》)中的“作息”只指“作”“,我有亲父兄”(同上)中的“父兄”只指“兄”,因为刘兰芝的父亲已死“,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同上)中的“公姥”只指“姥”…  相似文献   

5.
古代汉语词汇中的偏义复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义复词是古代汉语词汇中的一个另类。它是指两个意义相近、相对、相反或相关的语素合成的复音词。其中只有一个语素表义,另一个只起陪衬作用。本文探讨了它的构成途径、另类特点和消长原因。  相似文献   

6.
简析偏义词组与偏义复词的关系李建玲在现代汉语中,联合式合成词的一类如‘国家”“质量”“窗户一忘记”等均称为偏义词.由于这类词多是双音节.故称之为偏义复词。确切地说.偏义复词属于合成词.它由意义相近或相反的两个语素联合构成.其意义却等同于其中一个语素义...  相似文献   

7.
浅谈古代汉语偏义复词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偏义复词的结构看,古汉语偏义复词的特点一是偏义复词中的两个语素结合得不够稳定,具有临时性,二是陪衬语素不定位,时前时后;从偏义复词的意义上看,其特点是两个语素都保留其作为单音词连用时的词汇意义。对古代汉语偏义复词不同特点的剖析,可以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水平,进而增强其驾驭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8.
1996年高考语文试卷第4页第14题,考查了偏义复词的内容。此题的要求是这样的:《孔雀东南飞》中的“昼夜勤作息”的“作息”是一个偏义复词,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属于偏义复词的是( )  相似文献   

9.
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中有一种偏义复词,是实词的一种。它是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所构成的,而实际上只用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作为词义的特殊复合词。这种偏义词虽然由两个表示一定意义的词构成,但是却不是两个词,而是一个词,这与两个单音词连用不同。比如:  相似文献   

10.
有人以为,偏义复词只是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外一个语素“象生物范畴里的化石一样”,不起作用。本文以为,偏义复词是一种形态与意义的脱节现象,不直接表示意义的语素也具有不可忽视的语法作用和语义作用,它是实词素。不论古今,偏义复词两个语素都是并列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古汉语中,有一种由意义相近、相类或相对、相反的两个词素并列在一起构成的复合词,在某种语言环境里,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成为这个复合词的意义,而另一个词素则只是作为陪衬。这种复合词叫做“偏义复词”。例如:①去来江口守空船。(《琵琶行》)——“去来”是偏义复词,只取“去”义,  相似文献   

12.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出现过不少的偏义复词,这些复词往往影响到学生对课文意思的理解,对学好文言文有重要意义。那么什么是偏义复词呢?偏义复词就是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单词使用,实际上只取其中一个词的含义,另一个词作陪衬。如口语中:“有个好歹”(“好”“歹”相反,偏在“歹”),“吉凶未卜”(偏在“凶”)“不计得失”(偏在“失”),“听听动静(偏在“动”)。  相似文献   

13.
相较于古代汉语偏义复词,现代汉语偏义复词的主要特点是语义的明确性和语素次序的固定性。类义偏义复词的语义多偏向前一个语素,反义偏义复词的语义多偏向语言禁忌,其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心理动因。  相似文献   

14.
谢薇薇 《文教资料》2010,(25):32-34
汉语偏义复词是一种特殊现象,合成词的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代表了这个合成词的意义。本文从认知完形、认知域和认知突显角度解释了汉语偏义复词的语义现象。通过这些要素对汉语偏义复词的分析,本文得出结论,一是认知完形原则促成了偏义复词相近或相反词素的结合;二是偏义复词的认知突显是动态发展,这是语言历史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与研究中有所谓“偏义复词”的名称,指两个并列成分构成的复合词,其中一个成分的意义已经消失。如“兄弟”指“弟”,“兄”义消失;“窗户”指“窗”,“户”义消失。又如“好歹”、“利害”、“是非”、“吉凶”、“缓急”、“祸福”、“兴亡”等使用时往往意义偏于消极的一端,积极的一端意义消失。我个人认为这类义偏一端的双音节词称作偏义对举词比较恰当、贴切。复词或复合词的范围过广,它包括除单音词、单纯词、派生词(由词根与词缀合成)以外全由词根合成的一切多音节词。而义偏一端的双音节词往往由相对仗的两个语素组合成。用  相似文献   

16.
偏义复词是古代汉语复合词中独特存在的一种词汇现象。偏义复词在文言文中广泛使用,后形成一种固定的词语格式在现代汉语中也常常出现。它由两个语素构成,但在表意时只有一个语素表意,另一个语素起陪衬作用,用来补足音节。由于偏义复词中一个语素意义的消逝,人们在理解时有一定的困难。文章基于国家语委语料库[1]的检索研究,梳理了偏义复词“缓急”的词义演变过程,分析了这类偏义复词语序确立的影响因素,探析了其形成的路径,并从社会历史、文化心理、交际应用和语言内部四个角度总结了其形成的原因,说明了古代汉语中存在这一独特词汇现象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在古汉语的合成词中,偏义复词是比较特殊的词汇现象。其中两个语素的意义相近相类或相对相反,但只有一个语素的意义起作用,另一个语素只起音节的陪衬作用。这种词汇现象反映了中国整体辩证的传统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8.
在古代作品的阅读和教学中,常常会碰到一些偏义复词。理解和掌握这种复词,对于正确领会词义和讲清句子的意思是十分重要的。偏义复词形式上由两个单音节的近义或反义的词作为词素组合而成,实际上却只有一个词素起作用,只具备一个意义。例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异同”一词,词义偏在“异”而不在“同”。此句意为:“奖励善与处罚恶不应因人而异、有所不同。”“昼夜勤作息”(《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现代汉语共时角度出发,首先对“偏义复词”这一术语进行界定,然后在索绪尔价值理论的指导下,从构成偏义复词的语素的语素义与偏义复词本身的词义之间的关系,对其进行简单的讨论,最后指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0.
由两个反义或近义的语素构成的复合词,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失去了意义,只作为陪衬。这样的复合词叫做偏义复合词,简称“偏义复词”。例如,“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草船借箭》)这里的“虚实”一词,偏义于“实”(指实际情况),“虚”义已消失,只作为陪衬用。有些复合词,孤立地看,不能确定其是否偏义,要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里才好确定。比如“轻重”一词,在“无足轻重”中偏义于“重”(整个成语指不值得重视);但在“轻重倒置”中则不偏义。又如“教学”一词,“改进教学”一语中偏义于“教”;但在“教学相长”一语中则不偏义。有时候,同一个双音节组合,可出现三种情况:或偏义于语素甲,或偏义于语素乙,或不偏义。比如“好歹”,在“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