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克服个性教育中的去个性化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雄杰 《四川教育》2002,(10):13-13
学生从步入学校的那一刻起,就处在由特定的方式组合起来进行活动和交往并相互制约的群体之中。活动和交往是学生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基础,群体是影响个性的重要力量。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积极开拓学生个体活动的领域,精心设置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提供适合个性发展的条件,帮助学生挖掘潜力,使其通过学习、活动和交往,形成自由而和谐发展的个性。但同时必须看到:学生在群体中必然受到群体的影响和制约,形成特定的群体成员共同的“群体心理”现象。群体成员一旦投身于群体活动之中,就可能产生诸如模仿、从众、随俗、共鸣、互动、情绪感…  相似文献   

2.
从网络社会的去个性化现象看网络道德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网络的普及,在网络中道德失范现象日益严重,网络伦理道德建设迫在眉睫。文章通过分析网络主体自我意识的混沌、道德体验的丧失及网络负道德成本低下等几方面,认为网络主体的去个性化状态是网络道德失范的症结,进而提出自我同一性的养成是网络道德建设的一个有效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4.
去个性化是西方心理学家提出的心理学理论,其本质是在群体环境中的个体自我观察与评价水平降低了,对来自社会评价的敏感性以及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的关心程度都降低了。因而通过集体活动可以有效改善社交困难学生的自我评价机制,促使其增强自信心、正确评价自己,以达到悦纳自己、自如社交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席娟 《现代语文》2014,(12):131-132
近年来,随着个性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提出“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能针对社会现象、生活现象,用议论的方式阐述自己的思想”,“在表达实践中发展逻辑思维”,“以负责任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张扬个性,又要理性表达,看似矛盾的两方面恰好反映了作文教学的思辨性。如何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将二者统一,成为当前语文教师亟待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根据当代大学生特点,教学研究和教学模式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尤其是近年来,"思辨缺席"一直备受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高等教育界对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出很多批评,研究主要关注本科学生,而对于高职学生的思辨能力方面的实证研究还不够重视与充分。文章通过对中国民航大学高职民航运输专业2012级的108人进行问卷调查,再辅助其他的一些实证方式,从学生视角看待"思辨缺席",分析高职学生思辨能力的现状。结果发现,"思辨缺席"在高职学生中同样很普遍,学生对此的认识也不够,可以通过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来加强高职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摆脱困境。  相似文献   

7.
罗易 《广东教育》2009,(7):108-111
在阅读教学中.阅读的主体对客体有不尽相同的思考辨析。这种思辨在适当的条件下会进发冲突。思辨冲突的双方或多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冲突与协调也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在教师的引导调控之下。学生可以在冲突的过程中。更充分、更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深入探究问题,发表自我见解。冲突与协调获得互为因果之良性循环。而教师在这总体化运动的过程中也获得了成长,师生都达成了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论述了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个性化思辨听说课教学模式构建,具体包括梳理思辨听说课框架及内部关系、建构思辨听说课"能力+技巧+知识"模块化教学目标体系、厘清思辨听说课教学主线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去个性化”在学生的成长中通常会起到负面影响或作用.本文通过“制订班级公约,回归道德准则”、“巧抓德育契机,营造班级舆论”、“增强角色意识,明确责任分工”三方面的管理实践.阐释有效地避免“去个性化”带给学生行为习惯和责任意识的影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从思辨能力的基本含义及特点出发,结合英美文学教学的本质规律,探讨如何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6,(78):123-124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正在急速转型升级,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需要大量具有思辨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中职历史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育具有先天优势。本文就思辨能力的重要性、中职学生思辨能力培育现状及形成原因、中职历史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育策略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季爱华 《广西教育》2012,(13):31+42-31,4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的科学理念,即张扬读者个性,已成为阅读教学改革追求的目标。一、潜心吟味,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真感受阅读中的感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就能获得的,学生只有潜心读书.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写亿以上的带多个零的数,学生往往容易读一个零就只写一个零,造成写出的数与要求写出的数不相符合的错误。新授课时,我也曾用改错、对比等形式提醒学生注意“0”的处理问题,同学们专心地听着,仔细地练着,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在作业中出现错误。于是我上了下面一节练习课。师:下面我们来写一个数:十亿零三万零四十,谁愿意到黑板前来写?(我有意识地让作业中出现错误的一名学生和一名学习很好的学生来板演)生1:100003040生2:1000030040师:我们来评评。生:我想对“生1”说,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他把个级中千位上的0漏掉了,我们应该赶紧捞出来,…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相关问题的思辨,是强化学生思维训练深度的有效方法。围绕一个焦点问题开展集体性交流,让学生的个体思维发生碰撞,然后让学生自主进行辨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答,不仅能够吸引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维,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数学探究精神。下面,我们列举两例课堂中的教学片断与各位分享。  相似文献   

15.
辩论是锻炼人思维品质的非常有效的方法,准备过程就是一个锻炼思维的过程,辩论交锋更是能磨炼思维,促进思维的系统性发展,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也更具有长效性。  相似文献   

16.
群体范围内的个体去个性化现象,是社会心理学的一项研究内容。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情境中去个性化现象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对这种新兴现象存在的理论基础很少有述及。其实,在精神分析的弗洛姆到人本主义的罗洛梅两位心理学家的理论体系中,都从人格角度对去个性化的原因进行过探讨,文章试图整合两位心理学家的思想,从理论角度去思考网络去个性化的人格动力  相似文献   

17.
卢蝶兮  方颖 《英语教师》2022,(24):36-41
以某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189名三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阅读理解测试等工具,探究英语专业学生思辨倾向与阅读理解的总体情况,并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英语专业学生具有正面的思辨倾向,但在寻真性、自信度、坚韧性等方面表现薄弱;(2)英语专业学生的阅读理解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处理匹配题比较棘手;(3)思辨倾向和阅读理解未见明显的相关性,但“分析性”“认知成熟度”与阅读理解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分析性”与“匹配题”“认知成熟度”与“填空题”呈现弱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取文秋芳提出的考查思辨能力的4个指标,即文章切题性、论点明确性、说理透彻性和篇章连贯性,并部分借鉴其评分标准,分析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所表现出的思辨能力水平。结论是:英语专业的学生思维发展受到很大制约,思辨能力不足。文章最后对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写作课程的内在机制和心理活动方式有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本文分析了英语写作教学中思辨缺席的原因,探讨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如何结合课程特点,培养和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已成为此次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之一。实现这一教育理念的关键在于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努力发掘他们自身的潜质、特长和优势,使他们各自所具有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