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正>人与自然和平相处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话题。人类有时在纷乱中夹缝难存,向自然汲取精神养料;有时被物欲裹挟,妄图将自然资源快速变现。联读对比冯至和利奥波德作品中两种人与自然的相处姿态,能感受到其中跨越时空的力量。在那个“风雨如晦”的时代,冯至谦卑地体察自然的永恒——带着人类退场后所孕育的“风物”,“千百年如一日”地生存、繁衍着。  相似文献   

2.
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过程,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泛化”过程,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占有。在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中,主客体性质的相适应使其构成现实的肯定方式的规定性突显。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各有不同的规定性指向,这种“泛化”趋向不能简单地界定为“美”的蕴涵。  相似文献   

3.
战“疫”这段特殊的经历是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良好契机。战“疫”是一本无字之书、一本成长之书,让孩子感受到英雄的力量、榜样的力量、青春的力量、奋斗的力量、善良的力量、平凡的力量、科技的力量、专业的力量等等,为孩子注入澎湃的成长动力,促进孩子内在精神的生长,养成良好习惯,并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教育工作者要化疫情防控的“鲜活素材”为学生的学习资源、课程资源,帮助孩子获得最大的收获与成长,把特殊的体验转化为人生智慧,积淀为人文营养,升华为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4.
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相互的和谐 ,用中国哲学的语言来说 ,叫做“天人和谐”。在中国古代 ,“天”具有自然、本位、规律、伦理、道德等多种涵义 ,甚至还带有“至上”的意味 ;但其最基本的内涵 ,还是指人类生长于其中的自然界。“天人关系”主要指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当代 ,人类的力量影响到环境 ,已经达到了会导致人类自身灭亡的程度。为了避免这一结果的发生 ,人们就必须在伦理上做出努力。有人认为 ,现在的灾害在科学进一步发达后 ,是可以防止的。而在汤因比和池田大作看来 ,这里过于相信科学的力量了。科学对问题仍在于科学是被善用还是被恶用…  相似文献   

5.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面前,人的力量总显得渺小、微弱,而人类征服自然的冲动又从不会遏止。因此,无论是人类童年的神话,还是今天的幻想,冥冥之中总会出现“神”的概念。之所以出现“神”而不出现“人”,就是因为人类认识到自身力量有限,故寄希望于超乎人甚至超乎自然的“神”上。这样,借助神力既可表现出人类的一种希望、一种寄托,也可以产生...  相似文献   

6.
朱迪斯·赖特终其一生都在积极地倡导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在她看来,实现这个目标的唯一途径就是充分发掘并使用人性中爱的力量。于是,“在爱中构筑和谐”便成了赖特诗歌的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而对于爱,赖特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7.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自然保护主义”和“人类中心论”分别以消极地保护自然和人类整体之长远利益作为终极目标。而“天人合一论”则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相依的内在的辨证统一的关系。今天,我们应从中吸取思想营养,以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则故事:相传有一位“大力神”力拔千均,勇猛无比,始终是不可战胜的。但是,一旦离开给予他力量的“母亲”——大地,他就手无缚鸡之力,一击而溃。这就说明了一个道理:“大力神”要想永远不败,就必须以大地为依托,始终与大地保持密切联系。同样的道理,人在地球上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要想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我国古代曾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老子的“天人合一”与荀子的“人定胜天”。本文试图以哲理进行浅要分析,以引起人们的关注,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9.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永恒的话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我们不得不进一步思考这一问题。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内容,“和而不同”这一命题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原则的精辟概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地球是一个由丰富物种和大量自然资源组成的星球,一味地强调人类社会的单向发展而忽视环境系统的平衡,造成的结果只能是单一的而不是多样性统一的“和”。  相似文献   

10.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空间,总是要与大自然朝夕相处。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并未真正重视和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和人类社会要永久地依存于大自然,这是任何力量,包括现代科学技术也无法改变的事实。只有真正弄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才能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庄子的“无用之用”蕴含丰富的生态哲学智慧。出于对“用”的追逐,人类随心所欲地从自然环境攫取自己所需,一味地毁坏夺取而丝毫不考虑产生的后果,“无用”才是保全自然生态的“大用”。“用”的核心内涵投射于人解读为政治处世的“无为”,投射于物可视为生态伦理上的“天人合一”。庄子“无用之用”的生态哲学,对当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仍具有积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说和谐     
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和谐”是十六大报告中反复出现的词汇.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社会更加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推动多种力量和谐并存,保持国际社会的稳定”等。所有这些“和谐”,如春风拂面,让人备感亲切,也使人深长思之。  相似文献   

13.
在卡尔维诺的《树上的男爵》中,读者可以看到:自然、人、人与自然,在令人震惊的“树上世界”上演了一幕幕神奇的活剧。作家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对人类的关怀之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之情巧妙而和谐地糅舍在一起,由此启迪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弄清“我们将如何生活”。  相似文献   

14.
宋小宏  杨健  工是 《化学教学》2023,(3):3-4+33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化学教学应该十分重视渗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教育,才能更好地为完成“两全”历史使命服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教育具有深远意义,阐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教育的内涵,呈现化学领域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案例,介绍化学教学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及化学教学中开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教育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不仅提出了“人的本质对象化”的命题,同时也提出了与此相对应的“自然的本质”和“自然力”的命题。从马克思的人与自然辩证和谐统一的整体性思想来看,应该还蕴涵着宇宙自然的本质力量自由创化的道理。由于宇宙自然的本质力量自由创化,产生了宇宙自然界千差万别的万事万物,体现了自由超越性的创造本原,不自觉地为后来形成的人类提供了享用、观赏和摹仿以及再创造的对象。这就是自然美的根源和本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比了美国超验主义文学与魏晋山水田园诗对自然的定义,探讨两者之间种种契合以及差异之处,阐明美国超验主义与体现在魏晋山水诗中的老庄思想存在共鸣:两者都提倡人与自然的合谐相处,都把万物的本源归结为一个精神本体——“道”或“超灵”。但两者的出发点却迥然不同:玄学的自然观重“道”,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侧重点仍在自然。而超验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的存在是因为它要作为“超灵”向人类灵魂说话的工具,在自然与人的关系上它注重的是人。  相似文献   

17.
回报     
考生以“回报”为主题.以文言的形式深入说理。言辞得当,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这在考场上是不多见的。文章多处对比.增强了说理的力量。如把“古之众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把“世人”与“一童子”对比等等。既有引用的材料.又有新材料黄舸事例的运用,说理透彻.  相似文献   

18.
人生存于自然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伴随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文明之前的原始社会是人类发展的幼年期,这时人类还未脱离自然的襁褓,只能被动地依赖大自然的直接给予而生存.这是人与自然浑然未分的时代。农业文明的出现表明人类开始了依靠自身力量的生存斗争,从此人与自然的矛盾直接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19.
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分配理论的发展研究中,目前主要出现了用多要素创造价值来解释分配和认为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无关的两种思路。而这两种思路都还不能对现实进行科学、有效的解释。从经典著作看,劳动价值论的分配理论首先是指“生产决定分配”原理。这一原理是从“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进行揭示的。这是分配的第一原理。而在人类生活的社会历史发展有赖于生产力(类的力量)的提高过程,并表现为生产力的“类化”即社会化过程。社会化过程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必然转化为“人与人”的关系来表征和由此付诸实践,并导致分工、所有制及其分配方式的产生,从而形成了“所有制决定分配”的关系。“所有制决定分配”是“生产决定分配”历史运动的辩证形式。一般地,人类社会分配的内在发展表现为上述两种决定关系的辩证运动,这是马克思揭示分配辩证发展的理论内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分配理论包括上述两个原理及其辨证关系的内容。中国的经济改革在分配问题上的理论阐述应坚持这一立场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正>主题内涵“自然”通常是指整个物质世界,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土地、阳光、空气、水。在人类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过程中,“自然”成为一种哲学概念,意为恒久、稳定而有规律的状态。“自然”还是一种境界,人与自然亲密互动,诞生了人化的自然和自然化的人。自然化的人天真烂漫,代表了人最纯真的一面。人与自然也会发生冲突,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