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间长诗包括民间抒情长诗与民间叙事长诗.分析彝族《我的幺表妹》、《妈妈的女儿》、《逃到甜蜜的地方》,壮族排歌《见哥情重又回生》、《嘹歌》、《特华之歌》,上海汉族《哭丧歌》、《哭嫁歌》,布依族《月亮歌》,傈僳族《逃婚调》,白族《串枝莲》,纳西族《游悲》,蒙古族《铁牛》,傣族《傣家人之歌》等作品,探索民间抒情长诗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
民间叙事长诗作为反映民族生活与民族心理的重要文学种类,黎族民间叙事长诗的发生与传承机制与其他壮侗语族民间叙事长诗发生与传承机制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自己的地域特色。通过各自特色的比较,找出他们相似之处,同时也指出他们所包含的各自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3.
民间长诗包括民间抒情长诗与民间叙事长诗。分析彝族《我的幺表妹》、《妈妈的女儿》、《逃到甜蜜的地方》,壮族排歌《见哥情重又回生》、《嘹歌》、《特华之歌》,上海汉族《哭丧歌》、《哭嫁歌》,布依族《月亮歌》,傈僳族《逃婚调》,白族《串枝莲》,纳西族《游悲》,蒙古族《铁粒牛》,傣族《傣家人之歌》等作品,探索民间抒情长诗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4.
<嘹歌>是中国最长的民间抒情长歌,是壮族的民间文化瑰宝.文章探索了<嘹歌>的采录翻译史和研究史,评介了诸家的论点.与彝族、傈僳族、侗族的民间抒情长诗,壮族的<达稳之歌>、<特华之歌>等抒情长诗相比较,论证<嘹歌>的抒情长诗特点,批评了"叙事长诗说"、"史诗说"、"文人之作流入民间说".论证<嘹歌>之抢救与田野考察民间传唱<嘹歌>的民俗环境和民俗文化特点.探索壮语民歌汉译的"信、达、雅"和"达意传神"、"保持原民歌的诗意"等主张.  相似文献   

5.
著名诗人李瑛精心构制的政治抒情长诗<我的中国>出版一年来,佳评如潮,但评者往往都忽略了其艺术上的创新.本文从宏大而严谨的艺术结构、活跃而丰厚的意象化诗歌语言、个体化的抒情方式三个方面论述其艺术构成要素,以及它对后世政治抒情长诗可能产生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广西民间长诗是广西民歌的重要类别。据现有资料,300行以上的民间长诗作品共63首。广西民间长诗的特点有:各民族分布不均匀、各类别分布不均匀、各地区分布不均匀、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交流密切、叙述本民族人物事件的作品占比过半数、用汉语西南官话方言演唱的作品近半数。同时,在演唱上具有体例多样、比喻起兴、重复排比、夸张双关、乐器伴唱的特性。其传承多为小众传承,主要为师徒传承、口口相传为主,活态传承将越来越困难。因此,抢救性记录现有民间叙事长诗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以《萨里哈与萨曼》、《巴合提亚尔的四十枝系》等作品为代表的叙事长诗的繁荣,是哈萨克族民间文学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哈萨克叙事长诗所表现出高超的叙事技巧、浓郁的抒情特色、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表明哈萨克民间诗人在诗歌艺术表现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拙木豪格的诗歌非常善于抒情,然而又不止于抒情,他的诗,尤其是长诗与组诗,常常在浓郁的抒情之外有一种对苦难意识的主动探寻,一种对悲剧性感受的承担与表达,一种对生命的具有宗教性质的关怀,从而呈现给读者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凝重的精神风景.  相似文献   

9.
读女孩     
女孩是一首抒情长诗。女孩是一道英丽的风景。女孩在作家笔下或梨花带雨。多愁善感,或玫瑰带刺,热情泼辣。  相似文献   

10.
《柳州师专学报》2016,(6):77-80
广西壮族诗人韦文俊的叙事长诗《莫一大王之歌》,一举打破诗坛叙事长诗长久的荒寂局面。文章阐述了该作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重点论述了其艺术特色:继承、发展壮族民间关于莫一大王的神话传说;具有"抒情中叙事、叙事中抒情"的叙述特色;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方色彩;创造性地运用广西山歌形式;大量运用赋、比、兴、夸张、谐音等手法等。  相似文献   

11.
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不仅编织了一个催人泪下的悲剧故事 ,而且充盈着浓厚的抒情色彩 :寓爱憎于人物形象的刻画 ,寓抒情与环境、风物的描写 ,直抒胸臆 ,不平则鸣 ,达到抒情与叙事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2.
武当山民间叙事长诗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丰富精深的文化内涵和崇高的艺术魅力,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海子“太阳”系列长诗与其诗学理念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太阳”系列长诗见证了海子后期长诗刨作感应先锋诗潮所作的多种技巧、多种形式的尝试与实验,见证了其脱离前期乡村抒情歌手式的创作风格的转型,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西方文化发生激烈碰撞、当代诗坛从有序走向无序的时代大势和海子在此背景下所发生的诗学理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柯尔克孜族在共同缔造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和优良文学传统的历史过程中作出了积极贡献,也创造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族历史文化和丰富文学遗产。《雅格拉卡尔汗碑》、《喀拉曲勒碑》等碑铭石刻构成了柯尔克孜族古代书面史传记实文学的奠基作品。至迟于公元九、十世纪之交,柯尔克孜族已有了作为民族文学基本形态的韵文书面文学作品。从他们关于宇宙和人类起源的创世神话传说,以及关于氏族、部落起源、民族迁徙、人神人鬼斗争等丰富独特的幻想色彩和神话传说故事、英雄史诗、叙事长诗和民间故事来看,柯尔克孜族的民间口头文学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内涵丰厚而形态多样。柯尔克孜族民间艺术家们不断创造并丰富发展了本民族的民间文学遗产,也丰富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化宝库。民族英雄史诗和民间叙事长诗构成了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的主体,成为其基本形态。  相似文献   

15.
《妈妈的女儿》是一首凉山彝族地区广为流传的民间叙事长诗。长诗为我们叙述了彝族传统包办婚姻制度下"女儿"的自叹和悲惨情景。本文主要从艺术手法的运用方面浅析长诗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6.
《王贵与李香香》和《漳河水》两部民歌体叙事长诗既有很多共同之处,又风格各异。前者重叙事,突出“信天游”的原汁原味,地域特色浓厚,人物刻画类型鲜明;后者重抒情,有歌剧味道。强调思想教育性,在民歌运用上有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昌耀的自传性长诗与意识形态话语紧密纠结并且在不同时期呈现迥异的表现形态。80年代初期,宗教修辞的运用使长诗中主人公个人政治性的苦难得以升华,从而使这一时期的长诗充满悲剧意识和崇高感;80年代后期的长诗总体上表现为生存的荒诞情景;90年代以来,在昌耀的长诗中,现实的焦虑取代了诗意的冥思,他直接的意识形态表达表现出诗人道德理念与历史经验的断裂。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长诗创作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对话,有的人强调长诗写作的崇高感和包容力,有的人则对一味追求“大诗”式的创作提出批评,还有的人提出了“小长诗”这一命题。以这些争论为背景,陈亮的新作《桃花园记》非常值得关注。这部作品不仅在艺术借鉴、情节结构、人物塑造等方面都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而且还契合了当前人们关于诗歌——尤其是长诗创作的艺术反思,有助于人们深入思考当代长诗的文体特征和艺术可能,从而校准当代长诗创作的致力方向。  相似文献   

19.
民间叙事长诗是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创作并一代代传唱的叙事性歌谣,歌谣当中既包涵了人民群众对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人民百姓的集体审美情趣。其中通过对叙事长诗的深度分析,我们还可以从长诗中看出人民群众对社会性别的不同定位。其中哈萨克族民间叙事长诗不仅在哈萨克族文学中,同时也在哈萨克族人民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位置。本文选取叙事长诗《查姆斯娅》,并从性别的角度进行分析,希望能对这一文本有更深层次的解读。  相似文献   

20.
<边城>是沈从文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它是沈从文创作的一首美好的抒情长诗、一幅秀丽的风景名画,一支理想的田园牧歌,也是支撑他所构筑的湘西世界的坚实基石,更是他人性美、人情美理想化的情爱天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