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快农村金融发展,必须站在统筹城乡金融协调发展的高度,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着力解决城乡金融发展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调整金融资源在城乡的分配格局,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金融供给,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适应农村经济形势发展的新要求,尽快转变乡镇职能,从适应中寻找突破,从市场中寻找服务,从经济发展中寻找定位,从改革中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与此同时,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这一突出矛盾,已经成为党和人民关注的焦点。文章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的现状、问题和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整理归纳,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加快农村发展产业化,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城市反哺农村,扶持农村的政策,实现城乡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的切实缩小。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实现我国全面繁荣的重要途径,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但存在质量较低、投入不足、人力资源市场不完善、体制障碍等问题,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必须是多层次、全面的开发,主要可从加大改革力度、政府支持、多元投入、完善市场、建立学习型农村、加速建立农村社保等措施全面促进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4.
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科学开发不仅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通过对湖北省荆门市彭墩村进行实地调研和查阅大量关于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青年就业创业的资料,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下彭墩村的农村青年就业创业,为新农村建设进言献策。  相似文献   

5.
熊剑平 《科技广场》2012,(2):177-180
本文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及其在农村市场中发展滞后的原因,阐述了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要建设一个不同于城乡金融"一盘棋"的城乡"二元金融"结构,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金崇芳 《资源科学》2012,34(7):1369-1374
从资源经济学角度来看, 人力资源的质量, 即人力资本, 是影响劳动力效率的重要因素。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之一, 为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本文采取耕地劳动比例法对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进行了估算, 并对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力资本质量现状进行了简单地实证研究。分析显示, 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人力资本方面目前主要存在如下问题:①陕西地区存在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且总体数量呈增长趋势;②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力资本质量较低;③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力资本结构明显不尽合理。因此, 改变陕西乃至全国经济过去多年形成的城乡发展不均衡局面, 全面提高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力资本的教育投资, 既是体现社会公平、和谐发展的一项主要内容, 同时更是实现陕西及全国未来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大策。促进陕西经济的发展必须从加强农村教育入手, 积极通过公共政策有效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健康水平、受教育程度及劳动技能, 充分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社会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7.
成都从2003年起就试图从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两个"改点"上去打破城乡二元体制,一年前的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成都、重庆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项战略布署要求两地"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这对成都而言,不能不说是重担在肩、众望所系。5年来一直围绕"统筹"这两个字向着农村改革的纵深区突进,成为新一轮农村改革的"急先锋"。十七届三中全会之后,统筹城乡发展开始被提上政府工作日程,成都实践也不失为其他各省市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白阳  李延龄 《科技风》2014,(24):204-204
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劳动力多,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多。就业问题在我国成为了一个难题,想回避都回避不了。如果就业问题解决好了,就能有效地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把我国巨大的农村人口压力转变为资源优势。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这都需要加强职业教育,只有提高了农村整体的劳动力的素质、技能。才能让广大农民参与现代化进程中去,实现广大农民共同富裕。在我国目前存在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低,大多没有进行职业教育。致使农民工就业偏低、就业收入偏低。只有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强培训,才能让广大农民尽快适应工业化、城镇化,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
孙黄初 《今日科苑》2006,(10):73-74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也是资源大省,城镇化发展相对落后,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黑龙江城乡经济发展应该选择发展小城镇,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发展资源性城市,提高城市化水平,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10.
土地利用是影响城乡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从优化城乡土地利用和土地资源管理的角度,探讨统筹城乡发展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对海南省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揭示出城乡土地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城乡土地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特征。提出海南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土地利用优化与管理创新策略是:①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趋势,革新理念和管理体制,探索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土地资源管理创新途径;②通过完善土地市场配置机制,确立农民作为土地产权的主体身份,保证农民土地交易和经营的合法利益,提升农村生产力;③政府应通过加大农村土地整理力度,扶持农村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部分,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稳定器"、"减震器"的作用。该制度的建立对农村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对消除农村贫困、促进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有重要的作用,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的内在要求。通过分析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结合中国的国情,力图给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当前,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着政府管理职能发挥不足问题,因此,明确地方政府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职能定位,有效优化政府的管理职能,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着重探讨政府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发挥的积极作用,通过建立开发模式,制订各种有利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及措施,将我国农村的人口压力转变成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13.
王星致 《科技风》2012,(15):274+277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当前,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着政府管理职能发挥不足问题,因此,明确地方政府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职能定位,有效优化政府的管理职能,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着重探讨政府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发挥的积极作用,通过建立开发模式,制订各种有利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及措施,将我国农村的人口压力转变成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14.
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着眼点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全面和谐。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中的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发展,通过加大对农村的公共财政投入,全面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黑龙江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通过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使黑龙江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能在政府的指导下有序地进行,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黑龙江的"三农"问题,提升黑龙江的整体竞争力,最终达到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充分发挥科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钢 《华夏星火》2008,(4):9-11
前不久,中央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发布了2008年一号文件,对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推动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解决农村民生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等提出了要求,并强调要"着力强化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基本支撑"。这是继党的十七大之后,中  相似文献   

17.
高淑云 《科技风》2012,(19):259-260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被称为农村发展的第二次革命,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是中原经济区建设新型城镇化作引领的战略基点。  相似文献   

18.
城乡交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是助力乡村振兴和交通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能够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基础性支撑.从管理体制的"二元结构",公路立法滞后以及城乡公共客运票价、财税政策的二元市场混同结构问题入手,并针对公路设计标准与交通能力不匹配、城乡客运市场特征的显著差异性与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归属不顺及投资...  相似文献   

19.
尚鹤睿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0):166-168,175
在实现教育“三步跨越”的进程中,未来50年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呈现学龄人口的峰值出现在21世纪前10年、从业人员接受继续教育与培训层次呈递增的趋势;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中,人力资源开发在第三产业中占有突出位置的三大变化特点。研究认为,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提高和全社会的发展进步,有赖于农村教育工作的崛起。人力资源开发必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时代特征,以制度创新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建立城乡统筹体系,推动农民市民迈向“平等就业”。发挥第三产业的发展作用,是接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及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可持续转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软科学》2015,(8)
从经济主体行为出发,讨论了城乡收入差距与要素流动的内在关系,结合新经济地理学分析范式,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最后,以重庆为例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和STR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与人口城镇化存在倒"U"关系,要素流动和政府参与度对缩小差距存在时滞性和时变性,城乡差距正向影响经济增长,但作用逐步放缓,且具有非线性转换特征。基于此,应加强区域化分工,促进要素合理流动;继续深化户籍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调整财政支出和农地流转政策,激活农村要素市场,保障农村经济长效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