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村民自治是农村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成果,村民自治的进一步深入推广标志着中国的民主化进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而加强农民在村民自治过程中的民主参与,是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的重要内容。当前,民主参与的发展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如制度缺失、农民素质文化偏低和政治参与能力不够高等等。因此,要发展民主参与,就必须完善民主参与的相关制度,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政治素养。  相似文献   

2.
村民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扩大农村基层民主的关键。村民民主选举虽然已经普遍展开,但还存在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规范和完善行政指导规则,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政治参与意识,同时还要转变村干部的工作作风。  相似文献   

3.
村务公开在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建设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村务公开为依托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形成了"恩施模式"。对此,笔者对该模式在示范地区的实施情况展开了评估调查,以期为进一步加深对农村基层民主治理的了解,为村务公开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村民自治是国家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对西部民族地区藏族村村民在特殊地域和文化背景下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来实现村民自治的现实途径分析,总结经验和发现问题,并提出经济发展、制度完善、发展教育在西部民族地区村民自治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瑶族宗族势力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程中,呈现出隐含性、持续性、变形性等特点,在瑶族社区现实生活中仍然发挥作用,这必然与推行村民自治制度有一定冲突,致使在瑶族社区实施村民自治难见成效。然而真正导致这样结果的原因不同于前人在汉族社区研究的结论,而和文化多元性有关。因而在瑶族社区真正实现村民自治,是一个稳步渐进过程,关键是诱导瑶族传统文化朝有利于吸纳村民自治的方向发展,弱化宗族势力。  相似文献   

6.
为弘扬本土文化,彰显地方特色,突出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思想,本刊决定从2008年起,增建地方文化特色栏目——“鄂东文化研究”。其内容主要包括鄂东本土历史文化遗产,如“禅宗文化”、“东坡文化”、“毕升、李时珍古代科技文化”、“黄冈红色文化”等。  相似文献   

7.
社会学视野中的“三农”问题(笔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农"问题一直横亘在我们心中,拂之而不能去。用社会学视野观察之,是想让具有乡土情结的人"倾听它的声响"。本期论坛主要讨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进行体制改革、如何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尊重和依靠农民跳出历史周期律、"组合竞选"谁与之争峰以及影响农民职业流动的因素。陆学艺教授认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打破"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体制格局。郭书田研究员认为,突破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必须在十四个方面予以改革;石山老先生认为,应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尊重和依靠农民跳出历史周期律;辛秋水研究员认为,在村民自治中创造的"组合竞选制"模式具有科学规范、公平合理、简便易行等优点,值得推广;同春芬博士则在全面评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中国农民职业流动的制度因素、社会因素和人力资本因素。  相似文献   

8.
被非法撤免的村官在维权中存在着制度空白、维权时间跨度大、维权成本高等困难,因此,要加强制度建设,为村官维权提供有效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9.
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过程,分析其效能优势,是解释其历史必然性的重要侧面。对青岛莱西市东庄头村老年协会参与乡村治理的主要做法进行实践考察显示: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有利于提高村民的致富能力和效率,有利于提高村民的自治水平、村民的文明程度、农村党的组织建设和群众工作水平,还有利于提升农村社会公共服务品质。在当代中国,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不仅可以获得体制内的认同,而且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体现了独特的效能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推动村民自治研究的深化 ,也为了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倡导一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证的学风 ,《华中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继在 1998年第 2期“村民自治研究”专栏刊发三篇文章后 ,又在19 99年第 2期同一专栏中发表了四篇论文 ,仔细阅读这四篇文章 ,发现该专栏在内容、写作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有以下特色。一、关注“我们正在做的事情”该专栏的四篇文章以村民自治为主题 ,虽然每篇文章都是从一个侧面探讨村民自治中的一个或几个问题 ,但它们共同关注村民自治这一“我们正在做的事情” ,共同展开对村治实践中提出的种种实…  相似文献   

11.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作为村民自治的基本法律,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相应的时代诉求。在当下村民自治制度走向纵深发展、制度体系已突破传统村委会框架的情景下,2010年10月颁布实施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村民自治法的理念,但其制度设计上仍存在差距。未来立法有必要遵循村民自治权作为村民自治制度逻辑起点的立场,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结构予以必要的完善,使之符合村民自治法的立法定位和实质精神。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学界关于村民自治对中国社会变动之影响的研究颇多,而对于村落社会结构对村民自治制度如何作用的关注较少.村落作为村民自治制度实施的一个基本载体,其结构要素对这一制度实施产生的功能作用如何直接关系到制度实施的成败,甚至关系到村落这个"小"社会系统的稳定与平衡.文章通过对东北4个村的一项社会学的实证调查后指出:在村落系统中,国家一村组织一村民这三个结构要素在村民自治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功能作用极不平衡是导致本项制度实施容易流于形式的一个根本原因.并且,如果各结构要素的作用力发生激变,有可能导致村落社会系统处于极不稳定状态而失谐.  相似文献   

13.
笔者通过调查内蒙古自治区自治条例制定过程,结合其他自治区至今没有出台自治条例的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内因和外因,针对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见解,以推动自治区自治条例尽早出台,为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提供具体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4.
化解村民自治在"后选举时代"的民主监督缺失问题是一个紧迫的课题。针对这一问题可以从基层党的领导体制、村庄内部关联和外部联系入手,在技术层面上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通过改善基层尤其是农村党的领导体制,促进村民组织化,使农村外部力量内化等措施来构建"共同参与民主制",实现村民自治中民主监督的制度建设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政府与社区的矛盾凸显,城市社区运行从人、财和事三个方面受制于政府,主要表现为专业人才缺乏,资金来源受限,服务行政化。为了促进社区良性运行,必须从政府与社区关系的着手重建社区运行机制,加强社区队伍建设,拓宽社区资金来源渠道,明确社区与政府职责,构建双方良性互动机制,推动社区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16.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三级课程"的结构。在对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要义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同时参考了大量的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的有关理论和成果,针对湖北省罗田县地区特色,调查农村校本课程开发可行性。通过调查和分析罗田地区初中生物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和初中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以及学生对身边生物素材的了解程度,发现初中生都偏向活动课型,大部分学生对罗田板栗比较熟悉。根据调查,在罗田地区,农村地区校本课程的开发符合初中现阶段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储备,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某乡村村委会选举为个案,通过对村委会民主选举过程进行的深入调查研究,揭示了在我国现阶段村民自治中普遍存在的村委会民主选举中的形变现象。形变现象不仅是对国家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行政规范和民主程序的违反。出现了竞选村干部动机利益化、竞选手段复杂化、违规操作等现象,而且也是普通村民的政治社会化程度较低、参政意识淡漠的反映。本文试图从村干部角色地位的转变,村民缺乏社区认同感、法制意识、公民意识淡薄,选举程序简单化以及对村干部的监督不力四个方面来剖析村委会选举发生形变的原因,并由此提出相应的可操作性建议,为促进我国社会基层民主化提供实证性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政府加大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力度,进一步实施惠农政策,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各地政府立足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跳出传统的种植模式,依托独特的区位、资源、气候等优势,大力培育高效种植、特色养殖,农村养殖区异军突起,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需要加以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农村社会管理从传统社会到转型期社会,其管理主体、性质和功能都发生了变化;农村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后,村民自治使村级组织不再是政权组织,而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以霍山县落儿岭村为例分析得出,农村社会管理有两方面途径:一个是切实贯彻村民自治制度,强化农村正式组织即村党委和村委会的管理;另一个是发展农村社会组织,发挥农村社会组织即村民自治对农村社会管理的作用。一个强有力的农村正式组织需要从几个方面建立,即发展村级经济重塑农村正式组织的权威,村级社会管理需要精英治理,村级社会管理需要制度化。  相似文献   

20.
邢捷  谭兰 《新课程研究》2010,(1):93-94,97
农村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农村教育的成败决定中国的未来。通过对恩施自治州农村中小学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出,在党和国家各级政府对该州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关心和大力扶持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大大缓解了农村教育经费和教育投入不足问题,促进了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该州中小学教育稳步前进。但仍然存在教育经费不足、学校硬件差、办学软件不良、教育支出结构不合理、家长对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失学现象普遍等问题。总之,加强学校硬件建设、合理支配教育经费、利用种种渠道引进人力财力物力、大力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效控制失学、加强示范教育、重视家庭教育等一系列举措有助于进一步加快与提高我国中小学农村教育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