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莉  张荣余 《培训与研究》2008,25(11):65-69
性别平等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尺度.是推进一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由于历史文化因素、社会公共政策及法律因素、女性自身素质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诸多原因引起了许多性别不平等的现象,因此,我们要加强基本国策的宣传教育,采取一切措施以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社会关系呈现出利益主体多元化、差别显著化的特征,各种社会矛盾逐渐突出.在这一形势下,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这对解决矛盾,促进社会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社会公平,性别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性别平等与公正的实现,才能最终实现和谐社会.文章从性别政治的视角来阐述性别平等与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家庭等方面揭示社会转型期存在的严重性别不公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科学的社会性别平等教育对和谐社会的建设至关重要。师范院校因其示范性、人文性、延续性的特点,在加强大学生性别平等教育方面责无旁贷。要从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性别意识着手,把科学的性别平等意识纳入课程、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中,对师范生进行全方位的性别教育,努力做好性别平等工作,推进社会正常、有序、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中国改革和发展的主题之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重要内涵之一是男女两性的平等和谐。以倡导男女平等和谐为目标的社会性别研究,是拉祜族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检索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拉祜族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社会性别分析研究,呈现拉祜族社会性别研究的理论和发展脉络,引发人们对少数民族社会性别多样性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性别正义追求男女两性尤其是女性根据自身特点获得平等机会与和谐发展的社会正义价值。文章尝试将社会性别纳入和谐社会视角,在全面理解性别正义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意义的前提下,充分认识和谐社会建设中面临的性别正义缺失问题,并就推进性别正义的现实途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奋斗目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人类社会是男女共同构成的,构建和谐社会我们不能忽视占人口半教的女性的贡献。可是,我国当前的社会性别平等意识相对薄弱,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实现社会性别平等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社会存在性别差异与性别不平等,其不平等形成并延续的主要因素是简单的生产方式、陈腐的意识形态和紊乱的性秩序;要最终达到社会性别平等的目的,就要是实施社会性别主流化;阐述了社会性别差异对性别不平等的表现,指出了性别不等所形成机制,并指出了促进社会性别主流化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教育平等是现代社会追求的理想,性别平等则始终是西方女权运动的中心理念,教育性别平等随着女性主义的发展已成为女性主义教育研究者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社会性别角度对我国女性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平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9.
于曦瑶 《家教世界》2013,(4):198-199
男女性别平等和公平是两性和谐的基础,也是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男女教育平等问题从近代起开始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虽然现在男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早已得到认可,但在现实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不和谐的因素。这些都阻碍着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党艳芳 《文教资料》2009,(30):165-166
在高等教育的实践中,存在着两性的不平等,其原因不在于男女两性本质的差异,社会性别文化是高等教育中性别不平等的根源所在。高等教育是传递传统文化和意识的关键环节。也在有意无意地反映和复制着社会性别关系。用社会性别的视角来审视高等教育是实现高等教育性别平等的首要因素,更有赖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家庭各领域男女平等的整体实现。  相似文献   

11.
作为社会基本承载体的两性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两性和谐是实现社会公正、公平、和谐的前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实现妇女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妇女与社会的同步发展,女性与男性的平等和谐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生理性别是先天的,而社会性别是后天获得的。彝族俐侎人育儿习俗折射出社会群体的社会性别观念,对儿童建构社会性别有重要影响。文章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出发,观察俐侎人在育儿习俗中对待男女两性儿童的具体差异,探讨分析彝族俐侎人育儿习俗对儿童社会性别构建的功能,提出如何因势利导,合理发挥育儿习俗的作用以推进两性平等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性别和谐是性别关系平等、互补与合作,并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平等、公正、和谐的性别环境。然而数千年来,由于各种社会、文化和心理原因,汉语中存在一些针对女性的性别歧视语言。我们尝试从造字、构词、语义等方面分析汉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并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进行成因分析,希望对我们了解并最终消除汉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逐步实现性别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社会性别意识作为一种全新的概念被引入国内。当我们从社会性别意识的角度来研究妇女地位时,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依然存在。所以,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科学决策,对于提高妇女的地位、促进妇女的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在小学阶段进行全面性教育具有重要作用,社会性别平等教育是全面性教育中的重要内容。社会性别平等是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第2版)(以下简称《珍爱生命》)贯穿始终的关键教育议题之一,从内容安排,到文字描述,再到插图设计,都传达了社会性别平等的理念。重视小学全面性教育中的社会性别平等教育,对小学生性知识的掌握及正确性态度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毕婚族是高校中的一个新的族群。毕婚族中女大学生占多数的现象反映着我国社会性别制度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开始了从传统的男尊女卑向男女平等的社会性别制度的转变,但市场经济改革使这一转变面临着新的障碍。毕婚族的出现正是女大学生面对社会性别制度倒退的一种反应。解决毕婚族等现象的根本措施在于推进两性平等的社会性别制度的建立:发挥政府在社会性别制度建立中的决定性作用,普遍开展高校社会性别教育、培养大众媒体的社会性别意识。  相似文献   

17.
性别和谐是和谐社会之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别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本文通过大力倡导性别平等和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攀升两个方面对构建性别和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学校教育是新生一代学习社会性别文化、性别态度和性别行为的重要场所。要实现社会性别公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途径。但是,学校并非天然的性别公平环境:它既可能通过传递性别偏见、形成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歧视,从而成为产生性别不平等的重要根源;又可能通过传递性别平等的信息和观念、形成性别平等的信念和相互尊重的理性态度,从而成为促进社会性别公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教育平等是现代社会追求的理想,性别平等则始终是西方女权运动的中心理念,教育性别平等随着女性主义的发展已成为女性主义教育研究者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女性群体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我国女性教育中的性别平等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人是以性别身份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从性别视角来看,女性无疑是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而社会保障本质的内涵就是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对促进男女平等、保护女性合法权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三期山东省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结果表明,山东在社会保障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仍存在社会保障覆盖面还较窄、女性权益得不到充分保护的现象。因此,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关注女性群体、关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女性性别利益,对于提升我国社会关系的质量、促进社会整体的发展、构建公正合理的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