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而"疑"并非人人拥有,也非即刻产生,只有在细致的观察与比较中才会对具体事物有所发现,这发现需要存储到头脑中,因为有所思才会有所疑。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字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一个月之内,相对于新的环境,新的老师,不熟悉学校各方面的规章制度,比较肆无忌惮  相似文献   

2.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认知冲突,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努力探索,在探索中去发现、去创新。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郑红卫 《考试周刊》2011,(86):224-224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多问的人将多得。”发现问题正表明他对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认真地思考过了,因此,学生的问题都极具价值。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在教学中,要建设和谐课堂,就要让学生主动提问。  相似文献   

4.
李万江 《山东教育》2004,(28):41-42
学贵知疑。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爱因斯坦也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  相似文献   

5.
学生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让学生在质疑中建构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背景与理念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古人言:“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无疑则不进。”有疑问是学习新知识、产生新思想、发现新观点的起点,正确的质疑往往还是成功的开始。纵观科学史,每一次重大发现几乎都是从质疑开始的。正如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这个‘疑’字我当重用它。”质疑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是知识技能的运用,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则需要有创造性的思维。  相似文献   

7.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有所疑,才会学有所思、有所得,才会产生兴趣,形成动力。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总是更重要。  相似文献   

8.
人们常说观察是发现之母,但并非所有观察都有所发现.古人云:“疑者,觉悟之机也,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提出新的问题需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这充分说明质疑的重要意义.因此,在力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质疑的一般方法,设置  相似文献   

9.
学贵知疑.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于是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爱因斯坦也曾提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  相似文献   

10.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在学习中,有了质疑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在反复思考碰撞的过程中才能有所发现,从而有所创新,所以质疑是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开始。孔子也曾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人的思维往往从质疑开始的,推行创新教育,更是起始于质疑,收获于质疑。  相似文献   

11.
李飞 《新疆教育》2013,(9):18-18
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发现问题提出来,即是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也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从问题开始。每发现一个小问号,这个小问号就像一个小钩儿勾住学生的好奇心。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12.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中,中小学教师感到困惑的是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强,难以找到合适的研究课题,许多学校往往只能由教师提供题目让学生选择,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可以说,科学研究是从问题开始的,即“学问”是从“问”开始的,所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的目标。对研究性学习来说,学生发现不了问题、缺乏问题意识就是最大的“问题”。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解决的难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师生公共设疑、质疑、释疑的过程,是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展开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践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也说过:“数学的真正组成部分是问题和解.问题才是数学的心脏。”  相似文献   

14.
叶月霞  曾敏玲 《辅导员》2009,(17):28-28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一个科学上的实验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仓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以及从新的角度看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疑是创造之母,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下面笔者就来谈谈在阅读教学中“激疑生趣”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南宋大学问家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这里,三位都说到了学习者贵在有“问题意识”。“问题”起于“疑”、解于“问”和“答”、终于“获”。教学中的“问”有学生的自问、学生间的互问,更多时候是老师的提问。问题教学法是这样的一种教学方法,即从课程的丰富内涵中找到聚焦点或突破口,以老师提问题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并分步骤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以促成学生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认知空间和升华学生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16.
张芳 《河北教育》2001,(4):41-42
质疑问题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应当说善于提出问题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明朝科学家陈宪章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著名美籍科学家李政道说“最重要的是会不会提出正确的问题”,可见善于提出问题的重要性。事实上,学生是否具备提出问题的能力,不仅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成效,而且也影响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活动过程吕,教师不仅要善于设问,而且更要满腔热情地促使学生发问。  相似文献   

17.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会提问是多么重要。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引领下,在构建“两个有效”课堂的背景下,我认为,让学生学会提问,是在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际教学中教会学生生疑、质疑、解疑,而不是由教师越俎代庖,把由教师提出的问题逐渐变为让学生来提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发展他们的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才能使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使老师由“教”过渡到“不教”。  相似文献   

18.
林国富 《现代语文》2008,(11):91-92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科学上的实验技巧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及以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我们要使自己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最首要的是学会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19.
郑汉友 《教师》2011,(27):97-97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的问题,而提出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要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思维。因此我认为一堂成功的化学课,  相似文献   

20.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能提出问题说明其思维活跃,学习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生疑、质疑,激起学生的创新欲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