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是多方面的。美国教育家罗帕特·特技费斯认为,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教师是“表演”艺术家。教师的这种表演实质上是”传道、授业、解惑”和传递认知、情感信息的过程。课堂上,语文老师的“表演”离不开四种“语言”,即口头语、体态语、板书语和科技语。本文试就这四种“语文”抒一己管见,以就正于方家。一、口头语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主要语言是口头语。教师的口头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语文教学对教师的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的语言不仅要具有示范性,而且要…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也是一门语言应用课程,在教学中老师主要以课堂语言作为依托,来向学生传授相关的语文知识。在此过程中,不仅老师的教学方式会对教学效率产生影响,同样老师的语言运用也会潜移默化地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中学语文老师需要在教学中,把握语言艺 术,来提升语文教学水平。本文试图从语文教师课堂语言的准确性、流畅性、情感性、趣味性、文学性五个方面,对中学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进行整体的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3.
何宏林 《学语文》2003,(3):53-53,52
“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粘东西”,一个语文老师要想用语言“粘”住学生,牢牢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使自己的课堂活跃充实,别开生面,真正实现多维的、立体的师生互动教学,就要努力追求语言情感效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方面,许多语文名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上海的于漪老师语言生动,词采丰富,感染力极强;辽宁的魏书生老师,语言自然流畅,幽默生动,富于哲理;北京的宁鸿彬老师,语言亲切自然,层次清楚;上海的钱梦龙老师,引章摘句妙语连珠,让人回味无穷……。这就是语言艺术的魅力。人们都想掌握和使用好语言这个工具,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更应掌握好这个工具,提高课堂的语言素质,为学生创造一个活泼轻松的学习环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优秀的语言素质就在于能够在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5.
从小学语文课来看,课堂中教师的语言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生本身正是学习语言的打基础阶段,所谓“牙牙学语”,教师的语言除了担负传授知识的重任以外,也正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因此,我认为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中特别要注意语言的修养。一、课堂语言要选用适当的语调、语气和语速;二、课堂语言要精练简洁;三、课堂语言要富于感情色彩:四、课堂语言要有表现力。  相似文献   

6.
“语文味”指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在把握语文这一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那么,如何让“语文味”的清香弥漫课堂呢?陈钟梁教授说得好:语文课是美的.它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要上得朴素、自然,向学生传递的是语言深处的美。”可见,我们应加强语言学习,回归语文教学本位,充分运用语言抓手.“抓”出课堂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7.
<正>语文味的课堂应该是聚焦语言的课堂,于永正老师曾说过语文教学的目标其实就是六个字:"学语言,用语言。"凌驾于课堂之上的语文老师是语言文字的发现者、加工者,甚至是创造者,而学生是语言课堂的主体,他们在老师的熏陶和引领下丰富语文的积累,熟练掌握各项语言活动技能,对语言的敏感力不断增强,渐以提高语文素养。对语言的敏感力因人而异,在语言交流中对词与  相似文献   

8.
教师所说的“很好”、“不错”之类的话,已经不能够完全讨得学生的“欢心”了。这太单调,也太模糊。学生对老师语言上的要求很高,这种高,主要是对语文教师在语言的操纵能力方面的提升。一个不断上进的语文教师,光有“无边”的知识作为后盾,同样会显得力不从心。同一件事,如何组织语言?同一句话,如何说得更富感染力?语文教师要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也得从此出发,使自己的语言赏其心、悦其耳。我们试把语文教师课堂上的语言分为:气氛语言、衔接语言、切入语言、即兴语言、评论语言、情境语言、表情“语言”、动作“语言”。一、气氛…  相似文献   

9.
对于语文来说,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在语文课堂之上的学习效率。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艺术对于每一个语文老师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具有魅力的课堂语言能够使得学生很快学会学习的方法,并且能够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新课程标准下,语文老师应该避免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走入一些教学误区,对于语文课堂的语言艺术要进行提升,努力使自己课堂的语言魅力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助力。  相似文献   

10.
李吉林老师说:“语文园地有两座山挡住了小学语文发展的出路,并压得小学生喘不过气来。”这其中的一座山就是课堂上的“问答式的分析”。正是老师这如山的分析,剥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阻碍了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如何搬掉这座山 ?我们不妨听听叶老是怎么说的。叶圣陶老先生说:“上课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是一味听讲,在老师是指导和订正,不是一味的讲解。”这就是说,课堂上老师要还给学生“报告和讨论”的权力。用学生的读、议、练来代替老师不必要的讲解分析,唯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一、以读代讲   《…  相似文献   

11.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文科老师在课堂上总是语言幽默,口若悬河.而理科老师尤其是数学老师在多数学生的印象中总是一副老学究的模样,语言讲究逻辑性,总是显得刻板单调.其实教师在课堂上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上好一节课,需要教师用有趣、简明、扼要、精确的语言去开启学生的心扉,引导学生的思维,组织课堂的各个教学环节,总结归纳知识要点.正如曾繁雄老师所说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艺术主要是语言艺术,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是取得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不但语文教师需要修炼语言基本功,数学教师也需要修炼语言基本功.  相似文献   

12.
一忌:堆砌辞藻,华而不“适”。 一提起“语文味儿”的课堂评价,很多老师便认为只要语言堆砌了华丽的辞藻,显得“诗意流淌”,就是有“语文味儿”了,却丝毫不考虑这样的评价是否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水平,是否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推进。  相似文献   

13.
【评析】随着新课程理念在我们语文课堂中的推进,出现了一种怪现象:训练似乎代表了旧理念、旧方法,语文老师在课堂中不敢越“训练”一步,惟恐被视为落伍。其实,对学生进行切实的语言训练并不违背新课程的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陈金芝 《现代语文》2008,(12):70-71
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语言和文学的艺术。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努力做到课堂生动,教法灵活,知识丰富,要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不能把鲜活的语文课上死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适当的“留白”,给学生的思想留下一个自由驰骋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5.
崔峦老师曾说过: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朴实、真实、扎实。所以,语文教学要删繁就简,返璞归真。通过执教《美丽的丹顶鹤》一文,我对语文教学的“真实、扎实、朴实”有了更深的体会:简化,但不简单。只有真实、扎实、朴实的课堂,才能让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阅读中去.才能提高学生掌握语言的能力,才能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6.
一位优秀语文教师,总会在语文课堂中贯彻“一切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并且有效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探究文本内蕴,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次“中语杯”研讨活动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精神. 立足学生疑难,展开语文言语实践活动.16节高中研讨课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老师们对学情的把握,对课堂中生本对话程度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苗晓丽 《成才之路》2013,(29):20-21
在“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大环境下,目前的语文教学深深陷入困境当中。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多多少少遇到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某学生语文成绩一直拖着其他科目的后腿但是还是打死不学。即便学习也是敷衍应付,学不进去。课堂上打瞌睡的、聊天的、甚至写其他科目作业的,比比皆是。究其原因,有的学生很是直截了当:根本听不进去也不想听。老师的语言毫无色彩,千篇一律。这种情况和目前实行的新课改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18.
说明文因其内容的科学性、语言的准确性、结构的逻辑性,成为“老师不爱,学生不喜”的文体,但老师如果能立足教材特点、紧扣教材语言、遵循“生本理念”设计课堂活动,让每一节课都能使学生获得一些带得走的语文经验,这对学生来说,才是最有价值的!这应该成为包括说明文教学在内的所有语文课堂教学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专家们也指出“让学生真正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真谛”。其实这些经典的理念在很早以前就被丁有宽先生以“读写结合”的观点诠释了.然而在以往漫长的教学历程中,它却始终没能有效地扎根于课堂。原因很简单,老师们担心“动笔写”的环节会让课堂变得沉闷.担心“动笔写”的环节会打破整体教学思路、打断孩子们的学习思路.于是只好让“写”徘徊在课堂之外。  相似文献   

20.
“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一千多年前,韩愈就为我们指出了“师道”的理想境界:教学相长,共同成长。遗憾的是,螺蛳壳里做道场,细读文本,剖字析句,老师牵着学生走的“高控型”课堂,却是今天语文课堂的主流。既要当研读文本的文艺理论家,又要当口才出众的演讲家,还要当调控学生情感的表演艺术家,兼班主任的更要成为管理学家——做语文老师,难!做语文老师,累!“我们在课堂上争论、思辨,分不清是老师教学生,还是学生教老师。课内与课外、教与学交织在一起”,“用上课的时间读课本以外的书,还有一群不用付钱的‘小老师’天天指教我,做这样的老师真是幸福”——韩兴娥老师的另类课堂,值得一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