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工程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本文以工程教育非技术能力中的终身学习为例,通过政策分析、文献梳理、专家访谈、层次分析等方法对工程教育中的终身指标进行表征,探索构建工程教育非技术能力中终身学习的三级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价面向工程教育的培养提供参考,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终身学习理念下社区教育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身学习"理念将学习与生活一体化,使得它成为社区教育的指导性思想,这种理念与社区教育的结合,促使社区教育由"行政型"转向"社会型"。因此,构建社区教育体系,必须在"终身学习"理念指导下,优化社区资源配置,建立社区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以广播电视大学为依托中心,拓展远程开放式教育空间;创建社区学院,设立社区教学站;建设社区志愿者队伍,完善社区志愿者服务网络。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技术学科教育实践为例,提出思教、科教、创教、产教"四融合"新工程教育体系的基本思路和实践路径."四融合"新工程教育体系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育人特色,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使工程教育以强烈的责任和使命担当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核心理念。高等工程教育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需要秉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既能满足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个体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目前中国高校工程教育教师专业能力现状和存在问题,发现可持续性缺失是高等工程教育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遇到的现实问题,表现在制度、环境和个体等三个方面。需要在高等工程教育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目标、机制和动力的可持续性方面寻求对策,以期持续推动高等工程教育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推进高等工程教育内涵建设。  相似文献   

5.
如何将通识教育融入工程教育,是美国工程教育史上的重要议题。工程师的职业建构是形塑通识教育的重要力量。20世纪上半叶,为提升工程师的社会地位,工程院校不断加强通识教育,以英文、历史为主的博雅课程以及经济与商业类课程占据着重要地位。二战后,工程师服务于人类公共福祉的社会责任转化为一系列通识课程,通识课程也受工程院校地位竞争和组织发展的影响。以MIT为代表的研究型大学在二战后进一步强化了博雅课程,以推进精英院校的身份构建,然而通识课程陷入了数量膨胀、通专融合乏力的困境。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专业或课程层次上实行通专整合的教育成为通识课程改革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6.
全面工程教育是我国立足全球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的发展与工程实践变革的新形势对工程教育改革提出的最新设想。本文希望通过实际探索从另一个角度对全工程教育理解。  相似文献   

7.
单莹 《成人教育》2014,(3):18-20
分析了教育信息化、企业大学、e-Learning的范畴和现状,提出了基于教育信息化实现数字化终身学习的理念和策略,全面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彭青春 《教师》2014,(6):12-12
通识,一般生活之准备也;专识,特种事业之准备也。通识之用,不止润身而已,亦所以自通于人也。信如此论,则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  相似文献   

9.
新工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作为新工科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新工科适应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起着基础的支撑作用.本文以国家战略及产业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要求的新工科建设人才培养需求导向为背景,以OBE理念为指导,阐述构建新工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应然与实然的内在属性,以吉林大学的前期实践体认为...  相似文献   

10.
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师教育体系,是新时代新形势下提升我国教育质量、推进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公平的客观需要,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为加强和改进教师队伍建设,我国有关部门相继提出改革意见,实现教师教育体系基本建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进一步健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师教育体系,一是有利于提升国家教育质量,二是有利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三是有利于促进区域教育公平。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师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对此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优化措施,旨在为有关高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苏州大学冶金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为背景,论述了学科交叉融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构建了以冶金基本原理为核心,以工艺开发、设备认知、检测技术、控制技术、模型算法、工程管理为辅助的课程体系,强化虚拟仿真、工程实践和融合训练,"头脑风暴"贯穿教育全过程,着力培养厚基础、宽领域、重应用、懂管理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2.
新工科建设正在引领高等工程教育的深刻变革.未来的工程教育应以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驱动,整合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以培养具有前瞻交叉思维、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为目标,适应和引领未来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文首先对“跨学科”的概念及内涵进行了概述,其次介绍了国内外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最后针对跨学科课...  相似文献   

13.
面向终身教育的课程体系是通向学习型社会的路径和基石。课程体系设计包括:课程选择、课程组织、学习路径规划。文章基于灵活性、开放性和衔接性的设计原则,结合国家开放大学的工学科机械类专业建设,研究学科、专业和课程之间的关系,设计模块化、多入口、多出口、多层次、多通道的工科远程课程体系和学习路径,并形成与之配套的证书规则和选课规则,适应工程技术人才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为构建国家终身学习体系提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4.
通识教育以人格塑造、人文精神培养为目标,以知识整合为特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等旅游教育以培养高级旅游人才为己任,旅游学的学科特点、旅游行业特点以及社会发展都呼唤高等旅游教育中的通识教育。建构适合旅游专业实际的通识教育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正确处理通识教育与旅游专业教育的关系、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实施通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CDIO的教学理念,以机械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为例,把以学生为中心的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统筹规划,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融合在一体化的教育过程和课程实施中,在教学方式、教学安排和教学过程做了相应改革,以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及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探索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本土化CDIO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6.
德国传统的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是两个相对独立和分隔的教育领域,两者在渗透性教育体系建设背景下逐渐走向沟通、融合和一体化设计的融通状态。由整个融通历程来看,教育领域之间的渗透性蕴含着许多创新的可能性,创建出更多汲取原先教育领域优势的教育形式,形成新的教育秩序。两者融通的实现离不开相应策略的设计,如建设支撑终身学习的制度基础、开发统一的能力描述语言、设计跨教育领域合作机制、提供系统完备的职业指导及持续消除政策与经济障碍等。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均不可或缺,通过增强两者的渗透性来应对个人和社会对教育体系的期许与不断变化的需求,才能使教育体系更具有竞争优势,解决教育体系供给与学习者、劳动世界需求之间的不匹配问题。  相似文献   

17.
居峰 《成人教育》2012,(11):18-20
终身教育思想自上个世纪60年代被提出以后,便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在终身教育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终身学习"概念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大有取代"终身教育"之势。然而"终身学习"的提倡是否就是理论上的进步,从而在实践中有利于终身教育的推进呢?尤其对于教师教育来讲,是否更有利于教师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及教师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化发展呢?文章认为对待"终身教育"向"终身学习"的转化应做进一步的思考,在重视学习者主体性的同时更要强调政府的职责。  相似文献   

18.
推进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于1998年提出"创新教育"的理念,并开展"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反响,有力推动了教育改革。"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的经验主要包括: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开发多样化的课程与有创新价值的学习内容;倡导自主合作学习,不断探究创新;开展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活动;不拘一格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打好基础。其在实践层面产生的效果包括:转变了教师观念,提升了教师水平;促进了课程和教学的改革;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有所提高;提高了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9.
在高职教育中,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等方面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中阐述了高职英语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关系,树立终身教育,终生学习和建立学习化社会的新观念及其教学体系改革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20.
我国远程学习平台的建设大致经历了初步启动、完善发展和改革创新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国内的远程学习平台由于其需求、用途及技术水平不同等,主要存在五种类型。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根据其办学实际及发展方向,在总结和分析目前各类远程学习平台的基础上,开展了多个远程学习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并在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框架下,提出逐步建设终身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架构及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