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撇豁蘸抓漪哪浴雌.;斜搏生黔黯郑鬓}瓣鬃斋)馨爵蒸燃汤滚七轰摇紧夔号哥,摆嘴茫}馨)「鬓嗜翼蹂婴蒸巍黝嚣巍墨袋刻粼终纂篡篷蒸嘿鳖翼薰鬓黔监摄男绍黔翌爵电居谈禺卿然泻盗维夔韶悉燕淞瀚潞道黔形尝墨聋l,麟甜矍聚纂一暴{戮  相似文献   

3.
大林寺桃花     
<正>~~  相似文献   

4.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解说:人间四月鲜花已经凋谢,大林寺里桃花刚刚盛开。我常恨春天走了找也找不到,没想到它转到这里来了。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 @沙白  相似文献   

5.
大林寺桃花     
护几夕。嗡人河四月芳非尽,夔馨鬓瓢扮、。“‘浅履教八叠墨以,。仑矍羹矍翼毛资犷卜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范处,我终于找到你了!召不知转入此中来。 下磐们这奋都是东北人,掩们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胡军  相似文献   

6.
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元和十一年的秋天,诗人第一次游庐山,就被这里奇峰耸峙、佛殿云拥的优美风景所吸引,并决定在这里构筑草堂。元和十二年春天,草堂落成,诗人搬进草堂,欣喜之余,挥笔写下了《庐山草堂记》,文中说:“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就在这年初夏的一天,诗人和一些朋友畅游庐山,来到大林寺,看到一片盛开的桃花,高兴得击节  相似文献   

7.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这是一首纪游诗。短短四句,似乎没有什么深奥难解的地方;然而,你只要细心品读,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新颖灵动,意境深邃,启人神思,是唐人绝句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相似文献   

8.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这首诗作于唐代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当时白居易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任上。这是一首纪游诗,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  相似文献   

9.
[原文]余与河南元集虚①辈,自遗爱草堂历②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大林穷远③,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惟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是④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⑤,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⑥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⑦一世界者。因口号⑧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⑨,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⑩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李补阙渤紒紜矠三人姓名诗句。因与集虚辈叹,且曰:“此地实匡庐紒紝矠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紒紞矠无半日程。自萧…  相似文献   

10.
不老的春光     
这里是知识的源泉,这里是欢笑的暮年。是谁在不倦地求索,是谁在不息的奋斗?是我们——在美丽的宁波老年大学的  相似文献   

11.
七言律诗《钱塘湖春行》,大约作于中唐长庆三年或四年(公元823年或824年)的一个早春,当时诗人正任杭州刺史。围绕“春”字工笔绘景,紧扣“行”字细腻着墨,善于从动态中捕捉盎然的春意,是这首赏春名诗的主要特色。“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首联二句主要写西湖。第一句点明西湖的方位:在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面。这里  相似文献   

12.
统编教材注重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在其编排中增加了大量古诗文。教师要主动与教材编者对话,以教材古诗文为主进行拓展延伸,在助力学生举一反三的同时,也能帮助他们有效提升语文素养。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大林寺桃花》一课为例,浅析其拓展延伸策略。  相似文献   

13.
白居易《卖炭翁》讲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卖炭翁》是一篇脍灸人口的名作,写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当时白居易在京城做左拾遗。《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中的第三十二首。诗的原题下有小序:“苦宫市也。”可见此诗是讽刺朝廷“宫市”的。所谓“宫市”,是唐朝中期盛行的一种特殊的剥削方式。当时皇宫所用的物品,不需官府承办,而由宦官直接向市场“购买”,随便给点钱,或者一文不给。这种宫市早在  相似文献   

14.
白居易《琵琶行》一诗,历来脍炙人口。“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白诗不仅中原、西域一带不胫而走,而且在日本、朝鲜、越南等地广泛流传,诚如元稹所说的“自篇章以来,未有如是流传之广者”。“毛泽东也是非常喜欢白诗的。他在《注释唐诗三百首》中《琵琶行》一诗的天头写下一段批注:“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在天涯,作者与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白诗高处在此不在他处,其然岂其然乎?”并在诗题上连画三个大圈,  相似文献   

15.
<正>~~  相似文献   

16.
贬官江州是白居易思想的重要转折时期,他的愤激不平、孤独寂寞、委运顺化、思念家园等心态,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都有鲜明的体现;而《琵琶行》则特别集中地反映了作者这一时期的思想。分析诗人复杂的感情,有助于解读《琵琶行》,有助于我们理解诗人思想转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作者杜牧,字牧之,著名文学家、诗人。陕西西安人,生于803年,卒于852年。他与同时期擅长抒情诗的李商隐,被人比作盛唐时期的李(白)杜(甫),因此被称作晚唐时期的“小李社“。杜牧的写景小诗《山行》,把秋天的美景勾画得非常明丽生动,给人以进取的力量。诗题“山行”,在山路上行走或傍山而行。前两句写诗人乍到山麓,仰视所见的秋景。“寒  相似文献   

18.
《新作文》2007,(9)
零距离阅读这是一个发生在中国抗(kàn)日战争时期的童话故事。这个童话故事的主人公是大林和小林。他们是一对亲兄弟,可各自的人生却完全不一样。这个故事发生在……  相似文献   

19.
推荐理由:本书是二十世纪中国最优秀的民族童话精品之一。这本书奇特的构思,夸张的手法,大胆的想象,曲折的情节,让人爱不释手,很容易被它深深吸引。一对孪生兄弟因为各自不同的经历变成了完全不同的人。一个成了肥胖愚蠢的寄生虫,一个成了真正的劳动者。作品传达了以儿童的兴趣和理解力为基础表达方式的社会内容。其新奇的  相似文献   

20.
早就听说西塞山的风光秀丽无比,恰逢春季来临,我决心前往一饱眼福。今天是个细雨绵绵的日子,我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了湖州西面的西塞山。站在山脚下,只见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山峰,连绵起伏。山间云雾缭绕,几只白鹭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不时发出几声欢快的鸣叫声,清脆、悦耳,在山间回荡,宛如天宫里传来的仙乐一般。一条清澈的溪水,曲折蜿蜒,顺着山脚潺潺流过,澄清的溪水拍打着滑溜溜的鹅卵石。黄绿色的鳜鱼在水里摆动着尾巴,欢快地游着。岸边新生的草,绿茵茵的一片,在风中轻柔地摇摆着身子。丛生的芦苇也随着风儿轻轻摇曳着,发出悦耳的沙沙声,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