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德国女版画家凯绥·珂勒惠支的作品 ,在鲁迅先生主编的《北斗》、《奔流》两份杂志上曾刊登过。鲁迅说 :“在女性的艺术家中 ,震动了世界的现在几乎无出于凯绥·珂勒惠支之上。”一位评论家说过 ,假若说 ,高尔基的《母亲》是把两种最美好的东西———劳动者的母爱和无产阶级的党性结合在一起 ,从而产生了动人心弦的力量的话 ,那么 ,珂勒惠支一生的版画艺术 ,则是塑造了一些处在历史重压下 ,为捍卫劳动者而献出了自己一切的伟大的母性形象 ,从而在这些形象中看到了她自己的影子。这一幅石版画《面包》 ,即是这许许多多母性形象中的一个。珂勒…  相似文献   

2.
一九三一年九月二十日,左联机关刊物《北斗》创刊号扉页上刊出德国进步版画家珂勒惠支的木刻《牺牲》。这是鲁迅先生对柔石烈士的纪念。一九三六年,鲁迅在编选珂勒惠支版画集时,回忆到了这件事情: “这幅木刻是我寄去的,算是柔石遇害的纪念。”(《写于深夜里》) 可是,当年《北斗》编者丁玲同志的回忆却与上录文字小有出入。她说,在筹备创办《北斗》时,“除了文章,我想还应该有图画。我请求鲁迅先生支持,他叫我到他家去挑选。这是我和鲁迅先生来往的开始。我选了一张木刻,就是凯绥·珂勒惠支的《牺  相似文献   

3.
丁玲同志在《关于左联的片断回忆》中说:“除了文章,我想还应该有图画。我请求鲁迅先生支持,他叫我到他家去挑选。这是我和鲁迅来往的开始。我选了一张木刻,就是凯绥·珂勒惠支的《牺牲》,内容是一个母亲将自己的孩子交出去,这是为纪念柔石而选的。这幅画,刊登在《北斗》创刊号。”(《新文学史料》一九八○年第一期)。《辽宁师院学报》一九八○年第四期,发表了宗谌同志的《木刻<牺牲>是寄给<北斗>的吗?》,作了分析考证,认为木刻《牺牲》为丁玲所选接近事实。我对丁、宗二文,却不以为然。写出些意见和丁、宗两同志讨论,并求教于鲁迅研究专家们。  相似文献   

4.
“中国”一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所指对象的不同,有着不同的含义。有时指京师为“中国”,如《诗·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传:“中国,京师也。”也有的指华  相似文献   

5.
“中国”这个词由来已久。春秋时所说的中国,有的是指京城。如《诗经·大雅·民劳》中,“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有的是指华夏族、汉族地区。古人认为四方为夷,四夷之中的国家为“中国”。如《诗经·小雅·六月序》;“四夷交侵,中国微矣。”四夷之中的国家,以前指河南省一带。后来指华夏族、汉族所居的黄河南北和中  相似文献   

6.
正趁着这个特殊的节日给你家宝宝来个感恩教育吧!问问宝宝,他最想感恩的人是谁呢?让宝宝表达一下自己的感恩之情有很多种方式,这次,让我们和宝宝一起给他画个画像吧。还记得他长什么样子吗?宝宝可以把他画出来吗?今天带着宝宝跟随德国著名艺术家凯绥·珂勒惠支一起画出他心中最想感恩的那个人吧!  相似文献   

7.
1931年 2月 7日左联五作家在上海龙华遇害,这一事件对鲁迅的思想感情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可谓一石激起千重浪,悲哀、愤怒、痛苦一起在他心中交织、翻腾。为了揭露国民党政府的暴行,为了悼念死难烈士的英灵,鲁迅在一片白色恐怖中,冒着生命危险,参与创办了左联的新刊物《前哨》,推出“纪念战死者专号”,亲自撰写了《中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和前驱的血》;在美国的进步杂志《新群众》上发表了《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他还把一首悼诗寄给了日本歌人,在《北斗》月刊上刊登了珂勒惠支夫人的木刻画《牺牲》 ……但所有这一切,依然未能…  相似文献   

8.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字不一定写得好,但必须得使人一看了就认识,年轻人现在都太忙了……他自己赶快胡乱写完了事,别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白,这费了多少工夫,他不管。反正这费的工夫不是他的。这存心是不太好的。”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珂勒惠支的画,鲁迅先生最佩服,同时也很佩服她的做人。珂勒惠支受希特勒的压迫,不准她做教授,不准她画画,鲁迅先生常讲到她。史沫特莱,鲁迅先生也讲到。她是美国女子,帮助印度独立运动,现在又在…  相似文献   

9.
车文静 《考试周刊》2008,(52):125-126
凯绥.珂勒惠支一生为反对饥饿、苦难、战争和法西斯主义而斗争,致力于创作对社会有益并易于为人们所理解的作品。对于人类苦难的感知,通过她戏剧性的艺术天才寻到了表达语言。生活犹如泪的河流和可悲的罪行,使她痛苦难安,也因而获得了自己独立的哲学上的判断,站在这一高度上,她得以明澈而饱含同情地观察他人,个人的气质和经验有力地支配着天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六世纪,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中国”一词。《诗经·大雅·民劳》中写道:“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我国古代,“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意思是先爱护京都的百姓,进而安抚四方。从这里不难看出,“中国”即“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中国”这个词专指帝王所在的国都。周代文献中,“中国”一词有五种含义:一指京师,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三指中原地区;四指国内、内地;五指华夏或汉族居住的地区和建立的国家。作为指称国家的“中国”一词,在战国诸子书中已屡见不鲜了。如《孟子·滕…  相似文献   

11.
娘姨 吴方言中称女佣为娘姨。柴萼《梵天庐丛录·清末南北称谓》:“吴人普称女佣曰娘姨。”鲁迅《且介亭杂文·阿金》:“她是一个女仆,上海叫娘姨,外国人叫阿妈。” 姨,其本义为妻的姐妹。《说文·女部》:“姨,妻之女弟同出为姨。”《尔雅·释亲》:“妻  相似文献   

12.
祠,是古代祭祠祈求的场所。《诗经·小雅·天保》便有“(礻龠)祠蒸尝”。所以。《周礼》的《春官·小宗伯》有注:“求福曰祷,得求曰祠”。可知,祠的建立,与祭祖有关。至今各地的宗祠及其派生的支祠仍有遗迹。如“陇西李氏宗祠”,“陇西李氏莲峰支祠”之类。在农村一姓聚居的村庄,还有祠在,俗称“祠堂”,“支祠”。这与《汉书·张安世传》所述:“赐茔杜东,将作穿复土,起冢祠堂,”的祭祀祖宗先人或贤能的庙堂一致。  相似文献   

13.
卡洛琳·凯莎在她的《叩响寂寞》一书的前言中坦白地承认:她的诗作受惠于阿瑟·韦利翻译的中国古诗。 凯莎正是从韦利的译诗中获取素材将其一组八首诗定名为“拟中国古诗”并题献给韦利。凯莎率直地承认,她从童年时代起就读韦利的译诗,并说:“像我的许多同时代人一样,我受他的恩惠和对他的热爱是不可计数的。 无可否认,由于卡洛琳·凯莎的“拟中国古诗”是基本上模仿阿瑟·韦利的译诗,要谈论中国诗本身给予她的影晌是因难的。  相似文献   

14.
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卡列宁”和约翰·高尔斯华绥的《福尔赛世家》中的“索米斯”两个人物形象存在有异同点。作者从客观的角度阐述了两个人在“唯名是图与唯利是图”、“麻木不仁与情利参半”两方面的不同点 ,并从“时代原因”和“思想倾向”这两个源于作者的因素分析了上述两个人物形象之所以不同的根源  相似文献   

15.
凯绥·柯勒惠支是20世纪德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柯勒惠支的艺术充满着一种对社会对人类的人道主义关怀,她的作品题材多以表现工人、农民的苦难、饥饿、疾病、死亡、挣扎和反抗、斗争,她的版画和素描,人物形象生动真实,用笔刚劲,单纯统一,富有感染力。  相似文献   

16.
“俗字”这一溉念,最早见于《说文》。大徐本《说文》收俗字15个,小徐本24个,段注本兼采大、小徐本,共收俗字20个。本文拟对段注本《说文》20个俗字一一进行梳理笺释。 豉 《尗部》:“(尗支),配盐幽示也。从尗支声。豉,俗(尗支)从豆。” “豉”、“(尗支)”声符同为“支”,意义一样。战国前“尗”指豆类植物,“豆”为盛食物的器皿。战国、秦汉时期,‘豆”才可指豆类。《战国策·韩策一》:“五谷所生,非麦而豆”“豆”指豆类后方有“鼓”字。《汗简·卷3·38》所收战国古文仍作  相似文献   

17.
周作人在《关于鲁迅之二》里曾介绍过鲁迅所接触过的外国作家,然后说:“这许多作家中间,豫才最喜欢的是安特来夫……。此外有迦尔询,其《四日》一篇已译登《域外小说集》中,又有《红花》,未及译。”从这里,我们可以间接看出俄国作家弗·米·迦尔询在鲁迅心目中的地位仅在安德列耶夫之后。  相似文献   

18.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集子里所写十篇“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文章中的第二篇。这是一篇专门回忆和纪念作者童年时的家中保姆——阿长的文章。在初一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狗·猫·鼠》《二十四孝图》《五猖会》(都收在《朝花夕拾》中 )等篇目里也多次提到了她。可见阿长给鲁迅的童年生活留下了多少难以磨灭的回忆 !《阿长与〈山海经〉》中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童年鲁迅与阿长相处的情景 :对“我”拔草翻石头的告发 ;夏夜挤“我”睡席的“大”相 ;元旦早起为“我”塞福橘 ;平日里给“我”讲“长毛”的故事 ;告…  相似文献   

19.
关于小调《第一叙事曲》诞生的背景,音乐史上一直存在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它是以波兰浪漫派诗人密茨凯维支的叙事诗《康拉德·瓦伦洛德》为文学脚本创作而成的。其中,美国音乐评论家詹姆士·纪本兹·休涅克的观点可说很有代表性。他在1900年写成的《肖邦:其人及其音乐》一书中认为“《第一叙事曲》是根据《康拉德·瓦伦洛德》而写的。”《康拉德·瓦伦洛德》是密茨凯维支在目睹了波兰革命的失败,并经历痛苦心路历程后所撰写的一部渗透着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叙事诗。那么,肖邦的《第一叙事曲》与密茨凯维支的叙事诗《康拉德·瓦伦洛德》是否就…  相似文献   

20.
西蒙·德·波伏娃是法国著名存在主义文学家,她的作品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存在主义哲学理论。本文以《人都是要死的》这部作品为例,探讨主人公雷蒙·福斯卡的经历与克尔凯郭尔的“孤独的个体”理论的契合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