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2003年和2004年的就业率情况以及2005年的目标2003年,全省共有毕业研究生3546名,本科毕业生29661名,专科毕业生25633名,高职毕业生24479名,截止6月30目的初次就业率分别为98%、91.7%、69.9%、79.2%。2004年,全省共有毕业研究生4694名,本科毕业生40894名,专科毕业生28685名,高职毕业生34927名,截止8月31日的初次就业率分别为98.02%、93.48%、8517%、92.56%。根据截止6月30日的统计数字,情况与2003年基本持平。2005年的目标是达到或接近上一年的就业率水平。  相似文献   

2.
时下,正值2008届毕业生为毕业去向而忙碌的时刻。继续深造,或是就业,都让他们忙得不亦乐乎。而从吉林、四川等地传来的消息表明,在有些地方,大学中就业出现了一种就业率与学历“倒挂”的现象,即学历越高,就业率反而越低。近日,吉林省教育厅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截至9月1日,吉林省2007届研究生就业率为78%,本科生为83%,研究生就业率低于本科生5个百分点。无独有偶,据四川省教育厅统计,截至今年8月,四川省本科生就业率为81.46%,专科生就业率为81.78%,专科生就业率高于本科生0.3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关于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职业能力要求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2004年,江苏省大学和大专毕业生总数已经达到22.3万人,达到历史新高,这些学生顺利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经过多方努力,大学和大专毕业生去年总就业率达到80.0%,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87.3%,本科生的就业率为82.0%,专科生的就业率为76.3%.  相似文献   

4.
一、高校专业学科的就业状况分析 我国高校共有哲学、经济学、法学、工学等12个学科门类,在各个学科门类中又分为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专业学科等。 当前,高校专业学科就业状况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不同层次毕业生的就业率高低不同。一般来说,学历层次越高的毕业生就业状况越好,截止到2004年9月1日,200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73%,其中研究生、本科生、高职(专科)生分别为93%、84%、61%;同一专业类别的毕业生,本科层次的比高职(专科)的就业要好。以2004年江西省内高校的工商管理  相似文献   

5.
锐话题     
研究生就业率三年低于本科生今年,我国研究生计划招生规模为584 416人,而在2003年,我国研究生招生总数仅为26万多人,十年间翻了一倍多。但是,研究生就业形势很不乐观,从2009年到2011年,硕士生的就业率已经连续三年低于本科生。对于很多中国大学生来说,读研既是为了增加就业筹码,也是一种"曲线就业"的方式。而从我国社会的人才需要结  相似文献   

6.
据广西教育厅2004年2月编发的<广西教育工作信息月报>(总第93、94期)公布的消息,截止2003年7月底,区内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为53.36%.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1.64%,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80.81%,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为40.24%.其中,我校就业率是属于较好的院校之一.从我校2003年716名毕业生就业率统计看,各专业就业率高低差异很大,低的只有26%,高的达到95.83,总体的就业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如果高职院校不能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去指导学生提高素质,积极参与就业竞争,其所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就会成为了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积极的职业指导无疑是突破这一瓶颈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7.
数据     
正96.81%2013年职业院校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持续向好,并且保持在较高水平。201 3年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是96.81%,是自2006年来第八年保持在95%以上。90.68%中国石油大学发布201 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学校201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0.68%,就业质量继续保持高水平。201 3届共有毕业生61 29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 28人,硕士研究生1 344人,全日制本科生4657人。截至201 3年7月1日,201 3届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为90.68%,其中博士研究生就业率为89.06%,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为90.10%,本科生就业率为90.89%。  相似文献   

8.
据教育部统计数字,2003年是我国高校扩招的大学生毕业的第一年,当年全国专科毕业生达到了108.2万人,总体就业率为68.6%;2004年,我国的高校毕业生达到280万人,总体就业率为82.3%,但是其中专科生就业质量不高,就业的稳定率和满意率较低。并据北京大学“高等教育和劳动力市场研究”课题组2004.年的调查显示,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提倡民主、人权和男女平等,1951年日本应届女大学生的就业率曾达到过85.6%。此后由于受能源危机的影响,女性就业率一直逐年下降,到1976年只有57.6%,形成日本社会女性就业困难的情况。近年来,日本女大学生就业情况有所好转,1984年女生就业率回升到70%,据日本文部省统计数字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人才市场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生颇为抢手,但女研究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统计资料显示,吉林省2007届研究生就业率为78%,其中女研究生就业率仅占36.5%,某些高等院校毕业研究生的就业数据显示,女研究生的就业率仅占总就业率的27.7%,情况的确堪忧.  相似文献   

11.
从2002年~200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已由145万增加到280万,平均就业率在70%左右,就业难的趋势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12.
据统计,2003年毕业生就业率实现了不低于2002年同期水平的预定目标.到9月初,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70%,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4%,本科生为83%,高职高专毕业生为55%.盘点2003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更为的是,一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对体育专业毕业生自2004年以来的就业率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发现近几年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率几乎呈直线下降趋势,针对这种形势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13年硕士研究生报名工作刚刚结束,据有关专家预计:今年研究生招生将延续"升温"势头,报名人数或将再创新高,达到1 80万左右,连续四年年增长人数达1 0万人以上.与此同时,关于研究生低就业率的报道也频频见诸报端,甚至有人感慨"上了研究生也白上".诸多报道无疑给研究生火热的招生形势泼了一盆冷水. 研究生就业率低并非空穴来风.据有关统计,2009年以来,硕士生的总体就业率不及本科生.如同本科生就业难一样,许多人将研究生就业不佳归咎于扩招政策.人招得多了,教育质量难免会下降,就业率低也就在所难免了.但以此否定研究生现有招生政策和培养方式,笔者并不完全赞同.  相似文献   

15.
自1999年高校实行扩招政策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初步迈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然而大学生的身价却因数量的激增而一落千丈,由人见人爱的“天之骄子”变为由用人单位挑来剔去的“商品”,专科生就业率仅有百分之三十左右,本科生就业率也只有百分之七十左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呈现出某种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从2002年~200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已由145万增加到280万,平均就业率在70%左右.就业难的趋势日益明显。面对市场压力,北京邮电大学始终坚持以就业为中心的发展观,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总结我校的就业工作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2004,考研“热潮”下的“寒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研热一年比一年高涨.近几年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增长,2000年比上一年增长27%,2001年增长35%,2002年研究生招生规模达到20万人,2003年达到27万人.有统计数字表明,1980年至1998年,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增长了两倍,研究生则增长了8倍.预计明年报考人数将首次超过100万人.如今,2004届毕业生早就已经开始"为考研消得人憔悴"了,但是待某日蓦然回首,理想中的明天是否已守候在灯火阑珊处呢?  相似文献   

18.
2003年湖北省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首次超过了本科生和研究生。2003年湖北省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83%,全省职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5%。2005年11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传出消息,上海职校毕业生就业率已连续三年超九成,在2004年中等专科学校、职业高中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8.32%。据统计,上海新增户籍劳动力总数中,60%以上由职业教育输送。职校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好过本科生。数据显示,2010年,四川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90所高校共有毕业生约30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仍然面临持续压力。截至2009年12月底,四川全省高校毕业生共签约8.78万人,签约率28.9%。其中,研究生签约率约26%,本科生签约率约25%,职业院校毕业生签约率高于本科生与研究生,约为32%。与上年同期相比,毕业生净增签约人数1万余人,增长1.8个百分点。对于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大于研究生和本科生的现象,成都人才市场副主任薛驰说:"职校毕业生对岗位、薪酬的心理预期比研究生、本科生更低,也更符合实际,而有些研究生、本科生在求职时会有好高骛远的情况,这就需要继续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引导。"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上世纪90年代下半期开始,大学生就业就开始成为难题,年复一年被各界热议。十多年过去了,难题没有缓解,反而越积越重。最近几年,各媒体频繁报道大学生人才招聘会人满为患、水泄不通的场面以及几千人竞争一个岗位的案例,给人们留下深刻的感性印象。而政府权威部门所发布的数据,也从理性层面印证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事实。尤其是08以来,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加深,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形势更加趋紧。当有的大学生得知自己应聘的单位共收到成千上万份报名简历的时候,在心头笼罩已久的就业阴影,真正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9.
2001年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共有65859人,其中毕业研究生5902人,本科毕业生43707人,专科毕业生16250人。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为82.21%,其中本科就业率为90.38%,专科为59.75%。从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省内社会需求(见附表)来看,2001年我省毕业生就业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研究生就业率渐趋下降,研究生总体就业状况堪忧,围绕"委托一代理"和"有效制度"两个核心理论,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硕士研究生就业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求解决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其中,除了高校自身存在的问题,研究生招生制度也存在着若干问题:一是学科专业结构与市场经济结构不匹配;二是研究生招生规模与社会需求不适应.针时研究生招生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