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实话,我是非常惧怕校长听我的课的,因为我刚刚参加工作时,校长曾经利用“听课”打击过我。 那年,我刚刚毕业被分配到一所乡村小学当老师。因为是学校里的“新手”,所以我对于“上课”这件事是诚惶诚恐。事实上,刚刚开始我是不太会上课的,在课堂上“不知所云”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2.
听课,也是教师同行学习观摩、切磋教学的重要途径;听课,是学校领导了解教学情况,实施教学过程管理的重要手段,当属“例行公事”。闯堂听课(也叫推门听课),是听课形式中的一种,其特点是事前不通知上课的老师,听课者或是课间秘密“潜”入教室,或是上课铃响随学生一同进入教室。有时甚至是在老师进入课堂开始上课的时候“公然”进入教室,给老师一个意外的“惊喜”。这种“闯堂听课”的做法,曾被人多次当经验做过介绍。分析其效果至少有如下两点:第一,事先不通知,老师没有防范,备课和上课情况能完全真实地展示出来,预防了作秀,有利于领导掌握教师工作的第一手资料。第二,这样“突然的光临”.给老师一种“防不胜防”的压力,从而鞭策他们常备不懈,  相似文献   

3.
王子鉴 《新作文》2011,(10):11-11
“下面请王老师给我们上课。”听303班的丁老师这么一说,我不禁紧张起来。今天是我第一次给三年级的同学上课,虽然我在自己的班里经常当小老师,给同学们上阅读课,可是面对这么多陌生的大哥哥大姐姐,这么多听课老师,我的心还是禁不住怦怦直跳。当好老师,还真不容易!  相似文献   

4.
“丁零零……”上课铃响了。老师脸上堆满微笑走进来,紧跟在后的有30多位来听课的老师。自我进入小学以来,这还是第一次。可是同学们好像没事一般,个个镇定自若。开始上课了,老师有声有色地讲着,可是我们呢,都无精打采。原来,为了迎接这堂公开课,我们整整排练了三遍。提问、回答、朗读、练习等都由班上的数学尖子“承包”了,我也成了“专业户”。这节课上得井然有序,随着一个个问题的提出,总有一只手配合默契地举起,而且总是回答得头头是道,天衣无缝,接着我们便听着从听课老师那里传出的一阵阵赞叹声。我的心飞出了教室,落在了充满欢笑的操…  相似文献   

5.
上午第三节课前,我到李老师班去听课,刚到教室门口,李老师就从教室走出来,紧张地把我堵在门口:“你要听课吗?”“对,听你一节语文课。”“哦,对不起,这节课我主要讲课后作业,没啥听的。”出于尊重,我没有执意进班听课。类似的情况,每学期我都遇上好多次。每学期开学初,学校制订行事历时,不少教师对公开课总是一再推诿,不愿接受,甚至坚决拒绝。回到办公室,我想起六年前与林蒙老师的一次对话以及他的成长历程。那是一天下午第二节课刚下课,我匆匆进入林蒙老师的教室。上课三分钟后,林老师突然发现我坐在教室后面,他急忙朝教室后面紧走几步,耸…  相似文献   

6.
先从一篇作文聊起我们的教育无视学生,已习以为常;我们的教师目中无人,也已司空见惯。以下是我珍藏的一篇中学生作文片段,很能说明问题。“叮铃铃……”上课铃声响了。老师脸上带着微笑走了进来。紧跟在后面的有30多位来听课的老师。在我进入中学以来,这还是第一次。可是同学们好像没事一般,个个“镇定自若”。开始上课了,老师有声有色地讲着。可是我们呢?都无精打采。这怪谁呢?原来,为了迎接这堂公开课,我们整整排练了三遍。提问、答问、朗读、练习等都由班上的尖子生“承包”。我也成了“专业户”了。课上得井然有序。随着一个个问题的提…  相似文献   

7.
尚军  于江美 《山东教育》2002,(34):48-49
课前谈话师:同学们以前来这儿上过课么?生:没有。师:第一次来这儿上课有什么感觉?生1:很兴奋。生2:我很激动。生3:听课的老师太多了,我有点紧张。师:听课的老师这么多,让我们来猜一猜大约有多少人?生1:大约有300人。生2:大约有150人。师:我知道这个会议室固定的座位有399个,同学们再猜一猜?(会场内座无虚席,走廊里也坐了10多位老师。)生3:约有400人。生4:大约有410人。生5:大约有420人。师:对这些老师你们想了解什么?生1:我想知道老师们是从哪里来的?生2:这些老师住在哪个宾馆?…  相似文献   

8.
北京,某校。上课铃声在校园里响起。铃声止息,所有的走廊都静悄悄。这是一所很好的学校。这是学校里一个很好的班,学生们坐得整整齐齐。今天,英美教育专家要来这个班听课。他们已经来了,陪同的还有中方教育部门的领导。大家坐定,教课的老师走进来了。同学们起立后坐下,老师侧立于黑板前。他的目光没有去巡视全班同学,而是望向窗外。老师的头上已有不少白发,黑板衬出他侧立的剪影……这时,老师转过身来从容说道:“现在开始上课。”老师语言精炼,没有废话。老师教态从容,板书时大家听到粉笔在黑板上行走的声音。板书非常漂亮,极有条理。老师提…  相似文献   

9.
王振刚 《山东教育》2004,(16):12-13
今天早上的第一节课是我的语文课,离上课还有七八分钟时,两位校长搬着椅子走进了教室。哦.这是校长在随堂听课。对于校长听课.自己一点也不紧张.因为认真备课,认真上课是我早已养成的良好习惯。可自己就是还有一点担心.担心孩子们课上“张牙舞爪”“得意忘形”。  相似文献   

10.
我以前在一所重点中学里读书在升入初中二年级后,来了一位姓杨的新老师,教我班的物理,教得不错,脾气也很随和我很喜欢这厂J功课,也很敬重他.但也正是这位我很敬重的老师,改变了我的命运.一次,我向前面的同学要回我的镜子;去接镜子时,刚好打了上课铃,阳光从镜子里反射到了正来上课的杨老师的眼睛上.当时我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听到一声:“谁照的!”在他给我们上课以来,听到这么大声还是第一次.同学们都吓坏了,我听了这句话顿时脸色苍白、心砰砰地跳……真是无巧不成书,偏偏全校最严厉的胜校长正从这儿经过.于是问杨老师…  相似文献   

11.
这学期一开始,学校录制了每位老师的一节课,然后再回放给本人和同科的老师看。老师们把这一活动叫做“微格教学”。领导说:“举行这一活动,是为了推行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效率。”在这次活动中,使我最难忘的是我的一堂录像课。   那是周三的下午,我同数学组的全体老师都早早地来到四楼会议室。坐在第一排的我心里还真有点紧张,就像第一次上讲台一样,总害怕在学生面前丢了丑。   播放开始了,学生立起向我致意,我鞠躬让同学们坐下。这是每天上课都要重复的动作,可从录像里一放出来,我却感到这种仪式是那么庄严,那么神圣,一下…  相似文献   

12.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老师的成长也离不开学生. 时间定格在1990年.那年我18岁,开始师范毕业前的实习.即将踏入社会,我像无根的小草刚扎进泥土,既感到新鲜、刺激,又感到懵懂、紧张. 我当时教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教学上指导老师的悉心教导让我备感亲切,课堂上学生的天真无邪令人如沐春风.令我永生难忘的是实习结束前一天的那节公开课.这可是我一个月实习生活的汇报,也是我教学生涯中的第一节公开课啊! 虽然备课时一次次默记注意事项,虽然上课前对着镜子试讲了五遍,虽然睡在被窝里又背了几遍教案……可是,到了课堂上,望着教室后面20多位听课老师,我仍不由得紧张起来,手心里全是汗,脸热得发烫,之前的准备全打了水漂——开场白忘了,课前的导入也十分生硬.  相似文献   

13.
一清早,敏敏来到幼儿园。一看,幼儿园里一个人也没有。“哈,我第一个!”不一会,小朋友们陆陆续续地来了。“我第一个到,我第一个到!”敏敏昂着兴,东跑西跳,逢人便讲,得意极了。上课了。老师走进教室,见教室里十分整齐干净,高兴地问:“小朋友,这是谁做的好事?”“老师老师,”大家争着说:“地是丽丽扫的。”“窗是小松擦的。”“桌椅是琳琳抹干净,毛毛排整齐的。”  相似文献   

14.
学生造句为何冲不出围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造句为何冲不出围城江苏王时福前不久,我到一所学校听课。课间,在办公室里随手翻阅小学高年级学生练习册,有一组“造句练习”引起了我的兴趣。这是一组用关联词“既然……就,哪怕……也”的造句练习,第一本上,学生这样写道:“既然老师交给了学习任务,我就应该...  相似文献   

15.
对于我来说,今天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我第一次在全校上一节公开课,学校的十几位老师将会听我的课。为此,我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来准备。这篇课文是《断臂的维纳斯》。上课了,一切都按我的预想进行着,学生们的状态也出奇地好,他们积极举手发言踊跃,和我配合默契。第一个问题很快讨论完了,第二个问题也引起了学生们的极大兴趣,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模拟出种种动作,教室里的气氛被一步步推向高潮。我看到坐在后排听课的老师们脸上露出了笑容,心想成功就要属于我了……课堂在我的引导下层层深入。“同学们,下面我们再来讨论一下,为什么说残缺也是一…  相似文献   

16.
<正>每一次去县城听课学习,我都为上课老师的精彩课堂所折服,更羡慕他们每个教室都有多媒体设备。什么时候我们也有此待遇呢?我们学校就一间多媒体教室,我是学校里最喜欢用课件上课的老师之一,要使用得提前"霸占"多媒体教室。为这,教师之间还引起不少"插曲"。国家的政策说来就来,这学期我们终于有了"班班通"多媒体设备,老师们第一天接触"班班通"时,激动和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我们迫不及待地接受了"班班通"白板使用及授课培训。通过培训,使我认识了"班班通"设备系统,知晓  相似文献   

17.
“这个老师简直是人渣,我恨!恨她一辈子。”这是一位初二女生在一篇作文中的句子。把老师看作“人渣”,闻所未闻。我从教二十余年,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句子,几乎惊呆了。继而,陷入深思。我是语文教师,要学生写作文能“笔尖带有感情”,写爱,写喜,写乐,写愁,写怒,当然也可以写恨。于是,就读到了一篇“恨”老师的作文。这位初二女生,在开学第一天,见到一位新的数学老师,居然就是在初一教过她的。冤家路窄,她感到毛骨悚然。这位教师,每次上课,总是把自己以为不认真听课的学生叫到课台前,“监视”全班同学,如发现有另外同学上课也不专心,就立即报出…  相似文献   

18.
走下讲台     
“课堂上,教师就是教师,学生就是学生!”我曾把这当作处理与学生关系的准则。直到有一天,一节课改变了我原有的看法。那天因为咽喉发炎,我嗓音沙哑。我担心坐在教室后面的学生,听不清我的话,于是就走到教室中间来讲课。好不容易撑到下课铃响,我疲惫地挥一下手,示意下课。几天后,在批阅学生的周记时,关于那天上课情景的两篇文章,引起我的注意。一个学生写道:“老师轻轻地走下了讲台,来到了我的身边,我好喜欢坐在老师身边听课。”另一个学生写道:“老师在下课时笑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老师在班上笑,感觉真亲切!”学生的几句…  相似文献   

19.
侍江 《青年教师》2010,(3):37-37
我教师生涯的第一堂课上于1991年9月24日。我中师毕业,被分配到西夹河小学当一名语文教师。西家河小学是一所村小,坐落在村子的北头。听说村子的小学来了新老师,乡村们就如“相亲”一样都跑到学校里来看我。老乡们一听说当天我就要给孩子上课,硬是不走了,说一定要留下来听听新老师是怎么上课的。  相似文献   

20.
史峰 《河北教育》2009,(3):28-29
说实话,我是非常惧怕校长听我的课的,因为我刚刚参加工作时,校长曾经利用"听课"打击过我.   那年,我刚刚毕业,被分配到一所乡村小学当老师.因为是学校里的"新手",所以我对于"上课"这件事是诚惶诚恐.事实上,刚刚开始我是不太会上课的,在课堂上"不知所云"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